北安市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指示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职能,主动抢前抓早、联动各方力量,创新监督模式,聚焦“四强化”激发执法监督活力,走出北安特色的行政执法监督路径。
一、聚焦强化制度建设,执法监督体系更健全
年初印发《北安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若干措施(2023-2025)实施方案》,制定《北安市2024年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计划》,明晰阶段性和年度重点工作,细化监督措施,提升执法监督效能。制定《北安市行行衔接工作制度》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新模式,明确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之间案件线索告知、协作监督、交流通报、资源共享等各项工作机制,打通案件信息交流互通渠道。制定《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范》,规范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行为。编印《行政执法案例汇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规范执法。
二、聚焦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执法监督效能再提升
紧盯行政执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创新监督方式,优化监督措施。对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重点执法领域,强化监管力度,开展“伴随式”行政执法监督实地督察,切实提升执法监督规范化水平。改进方式方法,推动执法监督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提醒预防转变,让执法关口前移、下移。紧紧围绕涉企重点领域执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等落实情况,有重点、针对性开展了专项实地调研,分析执法突出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及时纠正执法不规范问题。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案卷评查、现场座谈,纠正执法问题8项目。开展问卷调查5次,涉企执法满意度达98.5%。
三、聚焦强化队伍建设,人才根基再夯实
北安市司法局协调编办为市司法局加挂“北安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牌子,15个基层司法局加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 ”牌子。由主管局长、各所所长兼任市、乡镇(街道)两级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负责人。申请新增行政执法监督股室1个,配备司法专项编制专职监督人员2名。紧扣行政执法工作需求,创新行政执法培训方式,高标准完成北安市行政执法人员全员轮训。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作用,开通行政执法人员网上培训平台,建立学习资源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培训要求,创新府院联动方式,邀请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北安市行政复议局局长为执法单位分管领导 、业务骨干120余人现场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解读》实务课程,切实做到以一线执法需求为导向,双向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在全市行政执法部门中择优选聘20名来自执法一线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和专业特长的大队长、副队长和法制科长组成行政执法专家顾问导师团,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专家促行政执法质量大提升的关键作用。本年度累计召开执法专家联席会2次,提出意见8条,采纳6条。
四、聚焦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执法监督提质增效
构建“行政执法监督+N”机制,形成行政执法监督“多角度”工作格局,与纪委监委建立协同推进、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等工作机制,强化互联互通,凝聚监督合力。构建“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创新“行行衔接”新模式充分实现主动监督工作格局 。构建“行政执法监督+12345热线”合作机制,拓宽执法监督渠道。主动对接沟通协调、数据分析、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筛选涉行政执法诉求事项23件,推进投诉举报执法事项及时有效办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监督点的监督联络作用,全年累计提出意见3条,采纳2条。
下一步,北安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将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强化监督力度,提升监督能力,积极整改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持续增强行政执法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扎扎实实谋划和落实好体系建设及“三年行动计划”的“后半篇文章”。
来源:北安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