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2025
HAPPY NEW YEA
恭
贺
新
春
新年的钟声敲响,似时光的礼炮,带我们跨越岁月长河。回首过去一年,欢笑与泪水交织的瞬间,如璀璨星辰照亮记忆。每一步成长、每份温暖陪伴,都成了人生旅途珍贵宝藏。此刻,让我们怀揣感恩与期待,一同回顾往昔,展望充满希望的新一年 。
01
新春快乐
HELLO 2025
蛇在新年的吉祥含义
HELLO 2025
今年是农历乙巳年,生肖为蛇,也被称为火命或木蛇年。蛇在生肖中代表着机智、灵活。属蛇的人被认为头脑聪明,应变能力强,能够冷静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里,蛇也有吉祥的寓意。传说中的女娲是人首蛇身,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是创造和守护人类的神灵形象,这也让蛇带有一种创世与守护的祥瑞之感。在一些地方的民俗文化中,人们会把蛇视为能够带来好运和财富的象征,比如在剪纸、年画等民间艺术作品中出现的蛇形象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2
新春快乐
HELLO 2025
春节习俗
HELLO 2025
节前准备
扫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尘”与“陈”谐音,有“除陈布新”之意,人们会打扫环境、清洗器具等,希望扫走穷运、晦气。
贴年红:包括贴春联、福字、门神等。贴春联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人们在红纸上写对联,表达祈求福运的心愿;福字倒贴,寓意“福到了”;贴门神可驱邪保平安,唐朝后常见秦叔宝和尉迟恭等武将形象。
除夕习俗
祭祖:各地风俗不同,一般会在除夕或初一等时间,摆上食物、供品去祠堂或家中祭祀先祖,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敬意。
守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通宵不眠,等待天明,迎接新年到来,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农历除夕的晚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菜肴,其中鱼通常会留一些,寓意“年年有余”。
给压岁钱:长辈会向晚辈赠送钱币,用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或用红纸包钱,据说可以压住邪祟,让晚辈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初一至十五习俗
拜年:正月初一开始,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须叩头致礼。现在也有书信、电话、短信、视频等多种拜年形式。
放鞭炮:除夕有封门炮,零点钟声敲响时放,寓意除旧岁;大年初一有开门炮,迎喜神;年初二迎财神,鞭炮越早放越好;年初五送穷神,放鞭炮蹦走穷运和晦气。
逛庙会:一般从初一到十五举行,庙会上有各种民俗表演、小吃美食、手工艺品等,人们可以逛庙会,感受热闹的节日氛围。
吃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吃元宵或汤圆的习俗,象征着团圆、甜蜜。
赏花灯:元宵节期间,各地会张灯结彩,举办花灯展览,人们会出门赏花灯、猜灯谜,增添节日乐趣。
03
新春快乐
HELLO 2025
春节起源
HELLO 2025
1.源于上古祭祀
原始信仰和祭祀文化是春节形成的重要基础。上古时期,人们认为神灵主宰万物,在自然节气变化、农事活动等重要日子会举行祭祀。年终岁末冬春之交,人们会举行盛大祭祀,感谢神灵庇佑,祈求来年丰收、平安。
据《尔雅·释天》记载,春节由虞舜兴起,那时就有在年终祭祀神灵的“腊祭”风俗。
2.与农业生产有关
古代以农业为主,人们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作息,“年”最初指农作物生长周期。在唐虞时代称“载”,夏朝称“岁”,商朝称“祀”,周朝称“年”。 西周初年就有一年一度庆祝丰收活动,人们借此酬谢自然神明,祈愿新的一年能得到更多的佑福。
3.与历法的演变相关
先秦时代历法多样,夏历正月初一、商历十二月初一、周历十一月初一、秦至汉代中期夏历十月初一都曾作为新年。
汉武帝太初元年颁行《太初历》,规定正月为岁首,使一年开始与二十四节气开端对应,“正月为岁首”的习俗沿用至今。
4.与传说故事有关
如“年”兽传说,太古时期“年”兽凶猛,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到人群聚居地觅食,人们算准其肆虐日期,在这一夜做好准备,逐渐形成了过年的习俗。
万年创建历法说中,万年测定日月运行规律,推算出准确时间,当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国君祖乙定此为“春节”。
春节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承,每一个习俗都是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从这个春节开始,多陪陪家人,传承传统习俗,把这份年味传递给身边的人。拿起手机,分享你的春节故事,让更多人感受这份浓浓的节日氛围。
编辑:团委宣调部 傅泉茗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校审:团委宣调部 刘灌谊 裴彦琦
终审:茹静 高荣
✬关注西交大城院团委✬
蛇年吉祥巳巳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