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我校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团要求,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各学院团工委分别围绕理论武装强基工程、基层组织聚力工程、成长成才助苗工程、校园文化创牌工程等方面,聚焦学生所需所愿,围绕“立德树人”目标,着力培养城院青年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学校基层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格局,努力推动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接下来,编者将按学院顺序对各学院团工委的一年共青团工作进行推送。
计算机学院团工委在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在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以四个“聚焦”,四项“工程”为核心,切实加强共青团的思想育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与服务育人,促使在青年成才成长的道路上一个不落,培养一环不少,关注一点不减,底色一点不变。
聚焦理论传播覆盖
1.实施强基工程,把牢青春航向
学院深入思考青年为什么要冲在前、为什么能冲在前、怎么样冲在前的实际问题,围绕“讲、学、悟”的培养模式,实现青年和理论的“双向奔赴”,引领青年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2.建立特色队伍,组织青年“讲”
学院特别成立青年宣讲队,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延安精神等多领域内容共计20余次,服务1000余人。以“团干部上讲台”为载体,深入开展“紧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弘扬时代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活动覆盖32个基层团支部,共计1276名团员青年积极参与。
3.构建传媒矩阵,便于青年“学”
学院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系列团课,发布学习心得体会20余篇。截至目前,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已达2967人,本年度共推送文章283篇,累计浏览量达到172728次。
4.丰富主题团日,助力青年“悟”
学院以“坚守初心启征程,团结奋斗建新功”为主题,采取了符合青年特点、易于青年接受的形式举办了80余场团日活动,吸引了1400余名团员及青年参与,占全院总人数的74.9%,并开展团日活动学习交流分享会。
聚焦组织建设体系
1.实施聚力工程,涵养青春底色
学院紧紧围绕“抓组织、抓团员、抓骨干、抓支部”的工作重点,以务实的作风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为动员引领广大团员和青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挺膺担当提供有力基层支撑和组织保证。
2.抓组织:以组织变革激发团组织“三力一度”
为深入开展共青团、学生会改革工作,现下设团工委3个职能部门,学生会精简为5个职能部门,并挂靠有3个学生社团,更有利于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3.抓团员:锻造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
为进一步加强团员队伍建设,规范团员发展程序,共发展37名新团员。学院公平、公开、公正地完成推优程序,向党组织推荐共113名团员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4.抓骨干:探索创新青年骨干培养模式机制
学院面向学生团干部、学生骨干、青年团员三类群体,打造“选+培+考”一站式培养模式机制,学生团干部换届选聘规范,学生会主席团通过学代会民主选举产生。学院通过实施青马工程、翱翔计划、春秋两季学生会培训以及青年夜校等多项培训活动,巩固人才培养的基础,并通过述职总结、思想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本年度共举办了10次培训,覆盖三类群体200余人次。
5.抓支部:夯实基层团务工作规范完善准确
严格执行共青团“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智慧团建专题学习率达到100%。截至目前,学社衔接率已达94.7%,升学衔接率为100%。现已完成团费缴纳和年度注册。
聚焦五育融合势能
1.实施助苗工程,彰显青春风采
学院始终坚持“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五育并举”大格局,充分发挥共青团独特优势,以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载体,聚焦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德育铸魂,塑造良好品质
本年度,志愿者人数达1957名,覆盖大一全体学生,开展32次志愿服务,累计7347.2小时。我院3名教师和121名学生参与西安马拉松赛服务中。小动物保护协会举办17次活动,共132人参与,救助558只小动物,服务298小时。
3.智育赋能,打造创新思维
学院加强学风建设,开展晨读打卡活动,共计打卡430人,打卡2300余次。“图灵社”本年度在“学创杯”、“蓝桥杯”中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1项。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赛事,本年度开展讲座、培训、分享共3次,共计1400余人。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国家级铜奖1项,第十二届“挑战杯”陕汽集团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金奖1项,铜奖1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共计申报157件参赛作品,并有多项进入校级决赛。
4.体育强志,促进身心健康
学院学生积极参加迎新晚会、冬季越野跑等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获得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道德风尚奖1项。学院学生会打造特色的品牌活动—计算机文化月活动,以“3赛2志1宣”为核心,让计算机学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促进文化与科技的共生共荣。
5.美育润心,提升人文素养
学院学生会举办了第五届最美笔记决赛暨颁奖仪式,累计收到作品共300余份,最终评选出“最美笔记”“优秀笔记”“人气笔记”共30份,在学院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打造榜样力量、优秀宿舍等推文20余篇,在全院内树立标兵,以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
6.劳育塑人,培养劳动技能
学院团工委响应“三下乡”活动号召,共有3名指导教师参与,共组建团队21支、建立实践基地6个,更是打造出“三‘抓’三‘促’”的工作新模式。本年度计算机学院团工委获得优秀组织单位,2支团队分别获校级一等奖、二等奖。同时,学院筑梦志愿服务队在校园内开展了“校园植树,共建家园”“打扫机房”等活动10余次。在进行劳动的同时,让“爱校”成为一种习惯。
聚焦用心用情服务
1.实施创牌工程,打造青春名片
学院学生会为进一步响应“我为同学做实事”活动的要求,根据自身学科背景,聚焦青少年需求,打造出了“软考帮扶”“智慧助老”“电脑义诊”等一批常态化特色项目品牌,引领计算机学院青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帮扶促学风,软考同进步
学院学生会立足“软考帮扶”,通过开展三种办公软件赛,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并结合软考帮扶课,助力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现已开展10次活动,并获得我校“我为同学做实事”优秀项目奖。
3.义诊在校园,电脑畅无忧
学院学生会弘扬“雷锋精神”,通过开展“电脑义诊”活动解决师生智能设备问题,本年度开展电脑义诊5次,共有118人参与,志愿服务时长789.22小时。
4.服务智能化,便利老年人
学院学生会通过调研出老人面对智能设备出现“不会用不愿用、想用不会用、会用不敢用”的三大问题,制定“梳—讲—教”一站式服务体系,共有215人参与,志愿服务时长778.97小时,先后获得我校2023年度志愿服务优秀项目、2024年度西安市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铜奖、我校“我为同学做实事”品牌项目奖。
总结
2024年,计算机学院团工委在学生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在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新的一年里,我院团工委将继续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学院学生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编辑:团委宣调部 张任远
图片:计算机学院
文字:计算机学院
校审:团委宣调部 刘灌谊
终审:茹静 高荣
✬关注西交大城院团委✬
团学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