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青年建筑
西藏地处“世界屋脊”,是中国文化版图中的一块高原圣土。首府拉萨是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因其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等特殊性和唯一性,长期以来一直是藏汉等各族人民共生共处的圣地,也是多民族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聚集地。然而直至2018年,由于地理环境严苛、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西藏仍是没有省级美术馆的地区。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喜马拉雅艺术的独特成就,在以韩书力为代表的驻藏艺术家群体的长期奔走呼吁下,西藏美术馆项目由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立项。
▲ 建筑与环境 (摄影:苏圣亮)
西藏美术馆是依托拉萨水泥厂旧址进行的再生改造工程,也是中国唯一采用工业遗产改造而成的省级美术馆。拉萨水泥厂始建于1960年,是西藏和平解放之后建立的最早、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它对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原有厂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建设西藏美术馆的初衷旨在承载西藏工业文明的延续和工业遗产的再生利用,打造一个集收藏、展览、研究、交流、教育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美术馆。
▲ 拉萨水泥厂的老照片
▲ 改造前和改造后
老水泥厂原有的水泥生产线保存较为完整,厂房建筑单体和各种设备散落分布于整个场地内部,设计团队在详尽地勘察厂区建筑及设备现状后,通过对新老空间的重构,重新编织空间完整和体验共享的新叙事。新的设计融合了工业遗产的分散布局,巧妙地将美术馆的主要功能分解为集中的主展馆与围绕主馆的三个配套附属区域,形成四大分区。
▲ 功能分区图 ©TJAD
A区是美术馆主展馆,依托联合储库的主厂房并向北扩建三层展厅。长120米的主厂房作为美术馆的中央大厅,适合举行大型开幕式活动以及举办当代艺术展览。在中央大厅西侧、北侧集中设置安检、寄存、票务、问询、管理、急救、景观电梯等配套设施。在主厂房屋架结构下吊挂观景长厅,可供休憩、交流、互动。美术馆一层还设有报告厅和贵宾接待室等交流接待用房,并设有独立的出入口。
▲ 中央大厅内景(摄影:苏圣亮)
▲ 东西贯通的中央大厅(摄影:苏圣亮)
▲ 屋架下悬挂的观景长厅(摄影:苏圣亮)
▲ 兼具水平性与垂直性的空间(摄影:苏圣亮)
▲ 坡道联通各层展厅(摄影:苏圣亮)
中央大厅北侧集中布置三层展厅,在每层展厅东侧设置周转库、备展区、货梯等辅助空间满足展品运输。在新建体量的地下一层设有典藏库,存放西藏地区各门类的艺术藏品。
▲ 自然采光的顶层展厅(摄影:苏圣亮)
B区是艺术互动体验区,通过新建的空中连桥和主展馆相接。这里充分利用回转窑和保留厂房及设备,改建成为不同门类的艺术体验空间以及青少年美育教室。
C区是艺术家驻留创作基地,以环形展廊串联筒仓和成品库,保留建筑改造为艺术家工作室以及餐厅、互动展览等交流场所,并配有厨房、办公等相关辅助用房,圆形庭院定义了一个将外部空间与内部融为一体的群落中心。
▲ C区筒仓改造(摄影:尹明)
▲ 筒仓改造为当代艺术展厅(摄影:苏圣亮)
▲ 筒仓内部空间(摄影:苏圣亮)
▲ 环形廊道串联起分散的建筑单体(摄影:苏圣亮)
▲ 环廊围合公共景观(摄影:苏圣亮)
D区是艺术长廊,通过覆盖ETFE膜的大跨钢结构串联起A区主展馆入口、筒仓改造的艺术书店以及由烧成窑尾等三栋建筑单体改造的文创中心、商店和艺术小剧场等,艺术长廊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可以向城市全时段开放的边缘空间。
▲ 主入口艺术长廊(摄影:苏圣亮)
▲ 南北贯穿的艺术长廊(摄影:苏圣亮)
▲ 从中央大厅看艺术长廊(摄影:苏圣亮)
▲ 艺术长廊与混凝土揽拌池(摄影:苏圣亮)
▲ 筒仓改造的书店内景(摄影:尹明)
通过研究拉萨的城市空间发展,我们发现拉萨的城市核心高度集聚于城市东部布达拉宫周围的区域,而老水泥厂所在的拉萨西部街区尺度宏大,道路网的密度要稀疏很多。因此,从作为未来拉萨城市西部重要的公共空间考量,我们以“喜马拉雅的钥匙”为概念,策划了城市尺度上可供人穿越的一系列室外及半室外公共流线。
▲ 遥望布达拉宮(摄影:苏圣亮)
混合与共生 (摄影:尹明)
室外下沉小剧场 (摄影:尹明)
从美术馆前广场过来的主要人流,通过艺术长廊的引导贯通南北,并通过主展馆的中央大厅以及回转窑管道所限定的室外雕塑展场通达东西。其中艺术长廊串联了A区和D区,极大地活跃了场地西侧边缘空间;而与A区主展馆东侧相连的环形展廊,则通过半室外的艺术展线有效整合了A、B、C等三个区域。
▲ 串联各单体的公共连廊(摄影:苏圣亮)
▲ 跨越回转窑的连廊(摄影:苏圣亮)
▲ 连廊串联A、B两区(摄影:苏圣亮)
▲ 串联水泥厂保留设施的公共廊道(摄影:苏圣亮)
在内部空间组织方面,充分利用工业建筑的空间特征和潜力,留存工业记忆并形成融合西藏地域文化的独特空间体验。公共流线在便捷地聚散人群的同时整合空间,改变了大型美术馆空间的常规模式,通过设置符合西藏气候条件的、丰富灵动的室外空间,将美术馆和周边社区的日常生活紧密联接在一起。
在建造技术与材料选择上,由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氧气稀薄,施工较为困难,运输材料的成本较高,改造过程中尽量保留、利用原有结构构件。对于保留建筑,遵循可识别性的原则,通过结构复合加固、外立面整饬的办法,尽可能保留主体结构本来的面貌。
▲ 改造前后对比
A区主厂房原来的排架结构混凝土柱由于承载及抗震能力不足需要加固,原工字截面的柱体采用复合外包加固的方式:后翼缘为混凝土外包,前翼缘为槽型钢外包,同时在第二节柱外侧新立钢柱,并通过软钢阻尼器与前翼缘外包钢连接形成阻尼格构柱来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以此方式使加固后的结构具有新老辨识度,提高抗震性能并直接呈现,这种方法巧妙地利用了原有的厂房结构,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
▲ 排架柱加固
▲ 结构的新与旧(摄影:苏圣亮)
其他与水泥生产密切相关的回转窑、窑尾、窑头等多栋厂房单体均遵从类似的原则,即外观特征保持不变,通过功能和结构的重新定义使其适应现代美术馆的性能,以最小干预的原则实现工业遗产的再生利用。此外,拉萨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属于强震地区,地面设计地震加速度达到0.2g。为防止展馆内珍贵藏品在地震下变形破损,新建主展馆在地下室柱顶设置隔震层。隔震后地震下振动加速度降低50%以上,有效保护了藏品在地震下的安全性。
▲ 隔震支座
对于新建部分较为集中的A区,采用木模板清水混凝土和耐候钢板相结合打造“现代藏式新风格”。在屋面及立面多采用耐候钢,除了在色彩上贴近传统藏式建筑常用的赭石色之外,也增加了建筑整体的当代感。木模板清水混凝土的使用透露着粗犷淳朴的材料肌理,与西藏传统建筑“边玛墙”的材料质感相呼应,也与拉萨水泥厂曾经的生产职能相暗合,体现出一种工业基因的延续。同时,部分建筑室内地面采用了藏式传统材料“阿嘎土”,强调就地取材,呈现藏式传统建构的延续性。
▲ 混凝土与钢的组合(摄影:苏圣亮)
B区的两根回转窑通过开凿不同大小的圆形洞口打造色彩斑斓的体验空间。C区的环形室外展廊采用藏地特有的垒石砌筑工艺,通过斜向渐变的结构秩序和鲜艳的洞口施色赋予空间深度的光影变幻。D区艺术长廊的顶棚材料采用ETFE柔性充气薄膜,超轻质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结构荷载与建造成本。ETFE薄膜的物理性能相对稳定,适宜拉萨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同时,ETFE薄膜也可以屏蔽阳光直接进入建筑物,避免西藏高原强烈的日照对人体的伤害,使人在室外获得更为舒适的空间体验。
▲ 环廊光影(摄影:苏圣亮)
▲ 环廊的结构与空间秩序(摄影:苏圣亮)
木模板清水混凝土、耐候钢板、阿嘎土、垒石墙、ETFE薄膜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是简单地对于藏式传统风格的模仿,更多地是从可持续的角度去探究传统及常规材料的当代转译,以求材料表达和空间营造浑然一体,由此形成新旧分明、风格和谐、深具在地特征的现代建筑组群。拉萨的公共建筑创作无法回避藏地文化特色的传承表达,但西藏美术馆的建筑设计跳脱出对历史风格的符号化复制,通过体量、空间、材料和尺度的重新组合与拉萨独有的集体文化记忆寻找共鸣。
西藏美术馆坐落于海拔 3,700 米处,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极高海拔地区的大型美术馆。在建造过程中,同济大学设计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跨越疫情的建设周期内,倾力投入这项艰巨的工程,妥善处理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尊重西藏在地文化并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环境生态。
▲ 建筑嵌入自然(摄影:苏圣亮)
西藏美术馆的建筑和结构设计不仅满足了现代美术馆复杂的功能要求,而且将建筑艺术与传统藏地文化相结合,为未来的工业遗产改造利用提供了全新的范例。作为凝聚和呈现喜马拉雅艺术的重要建筑载体,西藏美术馆开放至今已举办多场大型艺术展览、艺术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成为西藏面向世界展示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公共设施,同时也成为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深度融入到拉萨以及周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 建筑与城市 (摄影:苏圣亮)
▲ 一座水泥厂的再生(摄影:苏圣亮)
设计图纸
▲ 总平面图 ©TJAD
▲ 首层平面图 ©TJAD
▲ 二层平面图 ©TJAD
-END
公众号文章转载自青年建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部分权属不清导致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将我们设为「星标★」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