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坐落于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
是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
也是国内唯一一座
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
原文献资料完好保存至今的百年老馆
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馆”
和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为了教育”
是它的初心
经过时间的磨砺始终未变
如今
依然能够被人们看见
树影在土黄色的砖墙上摇曳,白底黑字的牌匾透露出历史的沧桑。
缓缓推开北疆博物院墨绿色的大门,迎面一具保存完整的巨大师氏剑齿象化石悬挂在屋顶上方,四五米长的一对象牙向外伸展着,让人震撼。
在下方的落地玻璃展柜中,古中华野牛、布氏真枝角鹿、披毛犀、王氏水牛等各类大型古生物化石、地质学藏品整齐排列,诉说着远古生命的生存密码。
北疆博物院由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在1914年来华时创建,由主体建筑(北楼、陈列室、南楼)和附属建筑(桑志华旧居楼、天津工商学院旧址建筑群21号楼)组成,是中国最早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也是收藏中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最为丰富的博物馆,开创了我国古哺乳动物学研究的先河。
而这座博物馆的由来
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初心不变
“为了教育”
1912年,桑志华了解到中国北方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藏匿着人类古文明的未解之谜,从而激起桑志华的浓厚兴趣。后来,桑志华与人合著的《中国旧石器时代》里,将中国称为“世界的作坊”。
当时的中国和中国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蒙古腹地、西藏附近,人们对这里的地质和动植物区系还一无所知。
于是,桑志华决定来到中国。他在学习中文的同时开始规划自己在华的考察任务——在北方进行自然史方面的采集活动,对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动植物、古生物、地质矿物等做广泛的发掘和研究,并且筹建一座博物馆来研究和展示这些成果。
来华初期,桑志华把采集的标本放在位于天津法租界圣路易斯路的崇德堂。这是一座带地下室的两层小楼,有13间宽敞的房间。
几年后,随着考察规模的扩大和采集标本的增多,崇德堂堆得满满当当,连地下室都用上了,扩展规模成为当务之急,也就有了后来的北疆博物院。
1915年7月7日,桑志华在日记中写下:“也许,人们想象不到,我采集草本植物不是为了制药,收集动物皮张更不是为了制作皮衣,搜集昆虫也并不是为了赚钱,仅仅是为了观赏和研究,我最大的愿望是能让他们理解这是为了学校的教育。”
原来
北疆博物院自创建之初
目的就非常明确——为了教育
1928年
北疆博物院陈列室正式对外开放
取法文名字
“黄河白河博物馆”
其公开展出的藏品大部分是永久性的,以壁挂式展柜陈放方式展出。一楼包括地质学、古生物学、史前学和人种学;二楼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等。展品标签都使用法文书写,标题使用中文和英文书写,还编写并出版了法文《参观指南》。
桑志华来华的25年间,发现了甘肃庆阳、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北泥河湾和山西榆社四个地区的古哺乳动物化石群,中国第一件有确切地层记录的旧石器,中国第一件有科学记录的古人类化石——河套人牙齿化石……
最终
他将20余万件自然标本
历史民俗文物和约1.4万册文献
留在了天津北疆博物院
留在了这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发现地
中国
桑志华曾多次说过,“我不能掠夺在黄河白河博物馆中所收藏的,从各地花重金收集到的文物。我坚持的一贯原则是,所有被发现的这些世上仅有的古生物文物必须要留在发现地。”
正如他所言,桑志华1938年走的时候,也只是拎走了一个小皮箱。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迫于战事及经费枯竭等原因,北疆博物院各项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被天津市政府接收。
1991年,北疆博物院旧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
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暨桑志华来华科学考察100周年之际,北疆博物院修缮工程全面展开,恢复其原有的标本收藏、陈列展示、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的功能。
2015年底
修缮及复原陈列工程全部告竣。
2016年1月22日
北疆博物院北楼及陈列室重新对公众开放,展出各类生物标本及人文藏品近2万件。
2018年
2019年
北疆博物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
文物的“护航者”
作为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如今天津自然博物馆旧址展示区),北疆博物院和如今的文化中心主馆区被统一管理,藏品的保护工作由天津自然博物馆文保技术部负责。
这里的标本大多是动植物标本、化石。动植物标本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长虫子、发霉,所以工作人员平时做的多是查虫、查霉等预防性保护工作,通常要花费大量时间拿着镊子和手电筒一一排查。哪里是重点部位,哪种标本容易出现什么问题,要靠工作人员凭借经验去判断。
百年北疆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部门主任覃雪波想了个法儿——收集标本身上的尘土拿去化验,提前发现虫卵和微生物的存在。
以前,为了了解标本保存的环境状况,大家都是手持仪器测量温湿度及光照情况,或是打开展柜查看摆放的仪器数值,但问题也很明显,数值不准确以及频繁打开展柜对标本造成不良影响。
如今,天津自然博物馆通过实施北疆博物院可移动文物标本预防性保护项目,建立了文物标本保存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大伙儿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全天候“巡查”北疆博物院的展厅和库房。
此外,雾化机喷洒防虫药液可以解决动物标本虫害问题,三维扫描打印技术大大减少制作标本复制品时对文物的损害,实行新的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对“怕光”的标本友好了许多。
站在历史与现代的
交界处
北疆博物院的修缮工作保留了建筑原本的装修风格——窗户高而窄,玻璃镶嵌在钢筋水泥窗框中,兼顾了节约空间、保护藏品、提供采光、防水防沙等功能;展柜镶在墙上,节省空间而且防震;中心牛腿柱美观又能减轻墙壁承重;定滑轮吊装装置方便楼上楼下运输……
展厅中央并列的4个立柜中,是镇馆之宝——举世闻名的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它是当年最早的一批直接从原标本复制而成的模型,由于仿真度很高,在“北京人”化石原件丢失之后,就显得弥足珍贵,备受瞩目。
另一件重要展品,是一具完整的披毛犀骨骼化石。
当年,桑志华在萨拉乌苏河的河床上,看到泥土中露出一些“白色”的石头,经仔细察看,发现上面有纹路,他意识到这是动物的骨骼,于是开始进行深入挖掘,此次收获的披毛犀骨骼化石被送往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北疆博物院收藏。
让讲解员朗宁印象深刻的“特殊”游客——
历经沧桑,初心未改。如今北疆在保护和创新中不断释放活力,孕育科学、教育与文明交流的种子也已深耕百年,枝繁叶茂……
“关于北疆博物院
您有哪些特别的故事
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下期预告: 哪吒传说
有故事的宝子们记得私我!
想看故事的
记得来蹲~
往期回顾
【一城故事】城市秀带
喜欢就给小编点个“👍”吧
统筹:陈致宏
作者:王兆春
制作:李钊
编辑:赵钰萁 李钊
审核:郝培杰 刘航
部分图片来源于天津自然博物馆及网络
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津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