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物体反射回来的光,通过瞳孔传递到眼球后面的视网膜上形成图像,这些图像被眼睛里的感光细胞所吸收,从而将光刺激转为神经刺激,然后传给大脑,大脑再复原出相应的图像,这些图像就是我们看到的东西。
而人眼可见光的波长是很小一部分,还有很多是人眼所看不到的。所以,每个人、每种生物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甚至无法确切知道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或许世界本身根本没有颜色。
物体振动产生声波,被我们的耳廓所收拢,传送到中耳引起鼓膜震动并传到听小骨,然后这些震动会被传送到内耳,耳蜗内的淋巴液流动,使听毛细胞运动,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些信号最终到达大脑成为我们听到的声音。
和视觉一样,人的听到的声波频率也有范围,一般介于20HZ-20000HZ之间,高于或低于这个区间的声音人类都听不到。
正因如此,每个人、每种生物对声音的理解也各不一样,声音只是人的器官以一种抽象的形式感知到了这种震动,或许在其他动物那里,这种震动是不同于声音的体验。
触觉是接触、滑动、压觉等机械刺激的总称。触觉的本质是遍布全身的触觉神经对压力、温度等现象的一种感知,而压力、温度在更深的层次上其实是微观粒子活动的表象,比如压力,其实是物体表层原子对皮肤表层原子的斥力,而温度则是物体电子活动的剧烈程度等等。
触觉感受器将感知到的信息转换为神经脉冲,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再由大脑对信息进行解析和还原,从而形成触觉。
舌头之所以能够尝到各种味道是因为舌头上的“舌乳头”受到相应的化学分子刺激之后,产生神经脉冲,经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于是我们知道了这个物体的味道。
鼻子气味来源,通常是空气中的挥发性化学分子吸入鼻腔,与嗅觉受体结合,改变受体的蛋白质构型,产生一连串讯息传递反应,进而活化嗅觉细胞,激发细胞膜上的电位改变,进而产生神经脉冲,然后通过神经系统把电信号传到大脑,于是闻到了各种各样的味道。
人类的感觉过程,可以用“电脑”来类比,比如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个景物放到电脑,电脑根据控制显示器像素点强弱的“数据”形成图像,而电脑本身并没有真正看到景物,它得到的只是“数据”而已。
同理,大脑得到的所有感觉,其实都是大脑根据神经传递的“电脉冲数据”,采用某种建模算法想象出来的,也就是说世界的本来面目我们根本无从得知。
既然感觉的本质是大脑对电脉冲数据的建模还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伪造数据,让大脑的感觉系统出错,比如将一张桌子感觉成一个蛋糕,或者直接制造虚假的感觉让大脑陷入虚拟世界无法自拔?经过多年的研究,科学家认为完全有可能。
最新活动
更多详情请添加
服务者一尘
文|AIAU团队 北京整理
咨询探讨入群可加小编微信:Vtaspot1314
文|AIAU团队 北京整理
咨询探讨入群可加小编微信:Vtaspot1314
▍版权声明:
○ 图片文字采集自网络或书籍,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欢迎加入我们
欢迎加入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最新活动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最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