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书转眼就忘,怎么才能印象深刻?

文摘   2024-07-09 23:56   广西  

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以前我也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发现了几个“笨办法”,却意外地有效,让我读书的效率都提高了许多。

1,

第一个办法就是联想法。想象一下,你的大脑是一个巨大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如果你直接把这些货物(也就是书中的知识)随便堆放,那么找起来自然困难重重。但如果你把这些货物分类,并且贴上标签,和已经熟悉的东西放在一起,是不是就容易找到了呢?

联想法就是这个道理,把新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或者经验联系起来,就像给新知识找到了一个“熟人”,自然就不容易忘了。

比如说,马伯庸在《长安的荔枝》这本书里,就是从“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出发,一步步构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我们不需要去记住每一个细节,只需要记住这个主线,就像抓住了一条珍珠项链的线,珍珠自然就不会散了。

第二个办法是演绎法。这个方法就像是看一场电影,你不是仅仅作为一个观众,而是把自己代入到电影中去,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

当你读到一本书的时候,不妨试着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主角,或者是一个旁观者,去经历书中的每一个场景,去感受每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这样,书中的内容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故事了。

第三个办法是构造思维殿堂。这个方法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很简单。你可以把自己的大脑想象成一个宫殿,每一个房间都代表着不同的知识领域。

当你读到一本新书的时候,就给它在宫殿里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把这个房间装修得漂漂亮亮的,放上你喜欢的家具和装饰品。这样,每当你需要用到这个知识的时候,你只需要走进这个房间,一切就都历历在目了。

2,

《庄子·天地》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去了南边的楚国旅游,玩完之后回晋国。路上,他经过汉水的南边,看到一个老爷爷在菜园子里忙得不亦乐乎。

这老爷爷挺有创意,挖了好些小隧道直接通到井边,然后抱着个大水罐一趟趟地浇水。看得出来,他挺拼的,可惜效率不怎么高,忙得不亦乐乎但成果不咋地。

子贡看了就纳闷了,走上前去,说:“老爷子,您这么辛苦,我有个好主意,能帮您轻松不少。有一种机械,一天能浇上百块地,用起来轻松,效率也高,您想不想试试?”

老爷爷抬头看了看他,好奇地问:“哦?什么办法?”

子贡得意地说:“就是做个木架子,一头重一头轻,提水就像抽水一样简单,快得跟倒掉的热汤一样,这个工具叫桔槔。”

老爷爷一听,脸色就变了,有点生气地笑了起来:“小伙子,我听我老师说过,依赖机械的人就会算计,一算计就会有狡诈之心。心里有了狡诈,就不那么纯洁了。不纯洁,心神就不稳,这样的人,是入不了道的。小伙子,不是我不知道你的办法好,我是觉得羞耻,不愿意那么做。”

子贡一听,满脸通红,惭愧地低下了头,无言以对。

子贡也好,老人也罢,其实都没错,只是他们的立场不同罢了,站在子贡的角度来讲方法对了能够“事半功倍”,而老人追求的是心神的纯净。

我们读书的时候完全不需要考虑得那么复杂,只要能帮助我们提升学习效率的经验,大可尝试一番。



脑洞趣味历史
每日一篇历史故事,故事有温度,历史有诗意,百般滋味,全在心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