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马亲家”民族团结互助传统习俗的生成基础
▲ 哈尼族群众在梯田春耕。调研组摄
生产生活基础。生产生活互惠互助,是结成“牛马亲家”的生计基础。耕牛在红河州各族群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去,依靠耕牛耙田犁地,个体农户往往无力购买耕牛等大牲畜。各族群众自愿结成“牛马亲家”,共担饲养成本、共用耕牛劳作、共享养殖收益,既节约了耕牛购买及使用成本,又提高了养殖收益,还增进了彼此间的情谊。
传统习俗蕴含的时代价值
“牛马亲家”民族团结互助传统习俗打破了地理与族际界线,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推动交往。“牛马亲家”促使多民族的两个或多个家庭及成员之间相互了解、接纳,结亲以后交往更加密切,情感更加相亲,风俗习惯更加交融。这种跨民族的“亲家”关系,对后代产生重要影响,培养了年轻一代开放包容的心态,提升了他们的交往能力。例如,在红河县迤萨镇龙街村,大多数傣族、汉族村民都与居住在半山腰的哈尼族、彝族村民存在“牛马亲家”关系。龙街村现已推广机械化生产,但亲家关系依然密切,是代代相传的情感联系。
增进认同。在“牛马亲家”关系中,牛、马不仅是各族群众进行生产生活的必要生产资料,也是促进各民族交流互助的纽带。“牛马亲家”的友好关系逐步从个体家庭之间的相互帮扶和互惠互利扩展到家族、村落,深化了各族群众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增进了情感和认同,进一步夯实了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心理和情感基础。
▲ 各族群众共赴哈尼长街宴。调研组摄
促进团结。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需要内驱力,要借助相应的载体,以共同利益为联结,让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各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习惯,并从中受益。“牛马亲家”基于牛、马这类重要生产资料,促进了各族群众交流往来,联结了共同利益,强化了情感联系,是各民族守望相助的生动实践。而这种深入的利益联结、生产互帮、生活互助、情感互融,也从利益、意识、情感等维度实现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稿件来源:中国民族报
终审:苏峰
复审:孟欣
初审:孙龙
编辑:赵孟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