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社交平台等编造、发送虚假信息,设下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从心理学层面分析,诈骗分子利用的是受害人的贪心、好奇、恐惧和轻信等心理。
1."杀猪盘":"自己人效应"
这是一种利用情感交流的"恋爱类诈骗"。诈骗分子通常把受害人称为"猪",交友工具是"猪槽",聊天剧本是"猪饲料",恋爱叫"养猪",诈骗叫"杀猪"。骗子借助婚恋中介网站或交友软件寻找目标,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包装,营造出"高富帅"、成功人士的人设。他们对受害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直至确定"恋爱"关系。获取信任后,以投资赚钱为诱饵诱使受害人在虚假平台上投资。这时候,大多数人会尝试小额投入。骗子通过操控后台让小额投入实现"盈利",令诈骗对象放松警惕。待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后,骗子转移资金,卷款消失,最终导致受害人人财两空。
在这类案件中,骗子运用了"首因效应""自我展示效应"和"自己人效应"。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识,45秒钟内就能形成第一印象。诈骗分子事先立好人设,钻研所扮演的角色,并了解目标群体,一旦接触,往往能够很快打动对方--"首因效应"使受害人先入为主。接着,骗子开始"自我展示",将自己"私密的感情失败经历或不幸的童年"向受害人倾诉。面对如此"坦诚"地向自己披露"隐私"的人,受害人的本能反应是"他如此信任我,我不必防范他、怀疑他",从而不自觉地产生好感,进而轻信对方。随后,骗子开始运用"自己人效应"--双方的关系越好,一方就越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和立场,甚至对于对方提出的令自己为难的要求,也不太容易拒绝。
2.刷单返利:"内爆现象"和"群体效应"
这类诈骗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逐步演变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形式的电信网络诈骗相互融合,成为"电诈"的主要形式。
诈骗分子在社交软件群里发布"点赞单兼职"信息,以"工作轻松、工资日结、报酬丰厚"为诱饵,吸引受害人关注。一旦有人前来询问,他们就立即将其拉入"做任务"的刷单群。受害人入群后,骗子就打着"无需本金、不用垫付"等幌子,让受害人先小赚几笔,以此获取信任。随后,诈骗分子声称"有更大的任务可以赚大钱",诱导受害人参与。这时,"点赞任务"就升级为需要垫付资金的"刷单任务"。受害人之前确实赚到了钱,此时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钻进圈套,按照要求转账汇款。之后,骗子会以"补单""任务升级""做连单"等为由,"花式"诱导受害人不断转账汇款。受害人为了拿回本金并获取返利,往往会陷入"不停亏损又不停刷单"的恶性循环。
在这类案件中,骗子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主要在于运用了"公开承诺""内爆现象"和"群体效应"等心理学技巧。
首先,骗子通常会群发一些"口号""演讲"或"承诺",并让群内成员统一使用"暴富家族一某某""赚上100万一某某"等有目标性的昵称。随着群主不断进行暗示,这种"公开承诺"潜移默化地扎根在群成员的心中。受害人为了支持自己的行动,会在思想上变得越来越坚定。接着,所谓的"派单员""客服"会"点对点"地向受害人提供"服务",目的是阻止受害人与群外的人交流,让他们与社会支持系统逐渐分离。在完成上述步骤后,诈骗群会出现"内爆现象":与外部的联系减弱,每一名成员都只与骗子联系。骗子往往不会单独行动,有人扮演赌徒的角色,不断发信息称"盈利了",从而怂恿、鼓动被诈骗人继续加大投入。在这种"群体效应"的影响下,受害人最终可能会赔光所有家当。
3.贷款类诈骗:"得寸进尺效应"
这种诈骗形式被称为"纯骗贷"。诈骗分子先拨打被诈骗者的电话,或在QQ、微信上发送"无抵押贷款"的诱导性广告,诱骗受害人在虚假网贷平台上注册个人信息,申请贷款,然后以"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
骗子首次收取的费用往往仅为数百元,当受害人转账后,骗子就变着花样不断要求支付各种名目的费用,让受害人继续转账。很多人认为,把钱打到自己的账户中是安全的。殊不知,骗子索要被诈骗人的银行卡账号和短信验证码后,就可以通过盗刷或者网上购物,将所谓"验资款"占为己有。
在这类案件中,骗子运用了心理学中的"得寸进尺效应",也叫"登门槛效应"。人们实施的每个行动都有其最初的目标。由于动机是复杂的,人们在许多场合常常面临对各种不同行动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的情况下,那些相对简单的目标更容易让人接受。具体来说,某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给对方"前后一致"的印象,后续就可能接受难以满足的要求。即使别人的要求越来越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致性,也会继续表示同意。
了解了"电诈"的心理学原理,我们可以切实提高防诈意识和识诈能力。在上网过程中,尤其在涉及金钱往来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落入圈套。
END
稿件来源:警苑心语
终审:苏峰
复审:孟欣
初审:孙龙
编辑:赵孟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