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突出“贫,吾家风”的张锳家训
张锳题写在兴义府官署大门上的对联
张之洞座右铭“三不争”
除名山大川、草原湖泊等自然景观之外,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的人文性,越发受到旅游爱好者重视。素有“加油之城”称谓的安龙,就是这样一座备受游客青睐的历史文化小城。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与魂。历史上,安龙除了曾有南明永历和清朝顺治、嘉庆三位皇帝三次为之命名、接纳南明永历王朝建都4年之久外,安龙的人文性当数清代中后期兴义府知府张锳,挤出俸禄购买桐油,在一个个书声琅琅的夜晚,十四年如一日为治下府城刻苦用功的学子“添灯油劝学”,事迹广受当地百姓赞颂、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在小城安龙,知府张锳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和尊敬的循吏,兴文重教、修路治水等事迹经过岁月洗礼、沉淀,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值得当地百姓深深的怀念与传颂,这与张锳廉洁奉公、勤于政事、严格治家密不可分,其史事过往才得以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飘香万里。
一
清雍正年间,朝廷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政治上废除土司、土官职务,改派流官治理。所谓流官,就是由朝廷委派外地人异地任职,加强地方统治的措施。
道光六年(1826),举人出身的张锳,以大挑一等的成绩拣选为候补知县,时年33岁走上了仕途,其实就是一名流官。接到朝廷任职文件后,张锳告别继母苏氏,千里迢迢只身前往贵州任职。
在贵阳拜会贵州巡抚嵩溥时,巡抚大堂门吏见张锳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候补知县,又初来乍到,有心为难他,向张锳索要贿赂,否则不准张锳入见巡抚。熟读圣贤书的张锳恪守家训,怒斥门吏:“君尝为吏耶,何吏事之习也!”门人被张锳一身正气所骇,只得让张锳进入大堂拜见了巡抚嵩溥。
嵩溥对张锳刚正不阿的性格心生好感,有心栽培,到1833年嵩溥离任贵州巡抚,7年时间张锳以一名候补知县,先后担任清平代理知县、镇远知县、威宁知州、贵筑知县等职,除了为人正直,政绩卓著,与嵩溥的赏识和提拔分不开。
清代中晚期,是一个权大于法的人治社会,上下级之间的等级观念无疑根深蒂固,官场送礼之风盛行,初入仕途的张锳身处喧嚣的官场,不被世俗陋习所染,秉持初心,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携丝毫礼品,恪守空灵无瑕的先天状态,以纯粹之敬意与忠诚前往拜会上级官员,义正词严谴责门吏索要贿赂,凭借自身才能与品德立足官场,如同一股时代清流,其清廉的品质为世人所传颂。
道光十三年(1833)正月,张锳任贵筑知县时,在贵阳六洞桥附近添置了房产,时常邀请幕僚、亲友聚会其中,饮酒赋诗,这一爱好被时任贵州监察御史刘梦兰上书弹劾,称其在贵阳“六洞桥买房,价值千余金”“大加改造,不时邀集幕僚好友宴会其中”。
朝廷彻查后,下达谕旨还张锳清白:“张锳素无奢靡等事,其任内交代仓谷,业经后任照数接收,依限结报,并未将房屋抵作交代。所奏著毋庸议”。
张锳被弹劾,朝廷调查清楚后下达谕旨,为张锳解开了心结,卸下了包袱,消除被告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其轻装上阵,继续担当作为,竭尽全力为民众谋福祉,特别是在任兴义府知府时功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敬仰,与朝廷下达谕旨给予其澄清正名,自己能端正思想、正视问题不无关系。
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从法律法规角度,对官员廉洁自律作了相关处罚规定,民间一些家族也通过家训等形式对子孙后代进行崇德向善、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告诫,关于个人拒贿典故更是不胜枚举。
清官廉吏是古代优秀文化的继承者、践行者和创造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治平之术,是官员廉洁奉公的主旋律,宋代张载又将其发展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境界。古代清官廉吏正是在这种崇高境界的影响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人生追求,体现于卓尔不群的思想言论、立场观点和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张锳入仕以后,精心治理辖地,社会秩序安定,其兴文重教、改善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勤政事例,其秉持廉洁奉公的品质不绝史书,在民间更是脍炙人口,口耳相传数百年,写就流芳百世的佳话,像一面面竖立的铜镜,映照出霄壤云泥的道德落差,不仅是封建社会为官的楷模,也为当今时代竖起了标杆,激励着见贤思齐的高尚追求,值得后来者景仰。
重责任、讲担当,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是君子人格的道德追求。张锳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引下,充溢着爱民恻隐之心与尽忠尽责的忧患意识,在农耕社会谨记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的道理,大力提倡农业生产,绘就风调雨顺的兴义府社稷图,极大地推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政绩卓著,被称之曰“能”。
“岁在壬寅,家大人先守是郡,文风雅俗,焕然一新,固常与民同乐者也。”“题诗励士,把酒劝农,四境安恬,五谷垂颖者,则太守之真乐也。”道光二十八年(1848)七月,半山亭落成之时,从其子张之洞一气呵成写就的《半山亭记》不难看出,张锳在担任兴义府知府期间政绩卓著,字里行间都是张之洞自小就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并深受父亲广纳人才、刚正不阿、一心为民的为官之道所感染的印证。
二
“化宇重新多士无须忧跋涉、宏规肆啟高才从此看飞腾。”
走进兴义府试院,大门两旁上书的楹联,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知府张锳对治下兴义府教育的殷切期盼。
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府张锳到任兴义府,就秉持着“重教兴学、为国育才、以文化人”的勤政理念,不辞辛劳走村串户,将府属版图、交通、生产、教育、生活等情况沉甸甸地绘在心上,积极倡导文教和地方治理,政声不仅在张锳去世之后,任上就有了生动的反映。
“郡之旧试院,制庳陋,号舍少,不足以容多士。”张锳筹建兴义府试院,倡建珠泉书院、普安盘水书院、册亨书院、兴义笔山书院及增建城乡义学、解决书院义学膏火、聘请名师执教、资助贫寒学子等兴文重教;兴义府“墙垣卑,不足以严关防”,便加修城西门、南门、拱极亭、西便门,后被誉为“安顺府文庙,兴义府城墙”;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筹措银两修建府南路70余里,繁荣商贸和方便行人,道路东迄回龙广,南达广西百色,可直通广州,一时府城“贾商辐辏,货物骈臻”;为储粮备荒,知府张锳再建义仓九间,补足谷粮以备不时之需……
为纪念张鍈为兴义府做出的贡献,兴义府城民众勒石立碑,拔贡生严以正撰《修兴义府南路碑》:“……兴郡壤接两粤,僻处边疆,远通羊城,近达象郡,贾商辐辏,货物骈臻。由粤入郡之路,自坡脚经石门坎、三道沟、梅子口、打坐坡诸处,山路崎岖,石径险狭,行者苦之。观察张公制郡有年,建试院,修书院,严课试,增经费,培招堤,开水道,种种实政,昭人耳目。念南路之未平治也,奚集众捐修,都计费白金凡二千两有奇,又选郡人之能者量其事。路长七十余里,鸠工庀材,无间寒暑,越两载而告竣焉。郡人属予记其事,予虽不敏,弗敢辞……”从碑文上看,拔贡生严以正细数了张锳勤于政事的种种业绩,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土地。
入黔以来,特别是在兴义府任职期间,张锳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纪其务,一心扑在政务之上,对民生之事关怀备至,竭尽全力为民众谋福祉,积极推行利民之策,以文化人,促进农耕,盼望学子学有所悟所获,百姓衣食丰足,这种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做事的精神如璀璨星辰,尽显勤政爱民之风范,无疑是那个时代的勤政楷模。
勤于政事、严于律己的张锳,其务实风格在各个时代都值得传颂,在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与道德规范的同时,培养了大批社会治理人才,特别是从兴义府走出去的其子张之洞,赓续父亲张锳“重教兴学、为国育才、以文化人”的“加油”血脉,从担任湖北学政开始,在40余年的宦海沉浮中,穷其一生兴办新学,签署《奏定学堂章程》,结束中国1300多年的封建科举制度,为各个承载着国富民强梦想的实业培养人才,试图通过改革变法,为清王朝固本培元。
以人为鉴方知不足,见贤思齐才能进步。张锳在治下兴义府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称赞,得益于其严于律己、勤于政事的务实作风,让民众深深的怀念,并得以升华。
向先进学习、与楷模对标,不断自我完善,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有效路径。《论语·里仁》有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要向之学习与之看齐,见德行有亏或做事有误之人,要反省检视自身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严昌洪,认为张之洞“种豆得瓜”,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巩固清朝政权服务,但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无疑又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1856年8月24日,张锳病逝贵东兵备道任上,终年64岁。其子张之洞听闻父亲在军中去世的消息,悲痛中作《铜鼓歌》一首,以“剖符领郡三十载,不蓄长物甘萧条”总结张锳一生。1904年2月,在朝廷未批准的情况下,兴义府城民众自筹资金私立张锳遗爱祠,每年春秋致祭,以感怀张锳为兴义府做出的贡献。
三
“贫,吾家风,汝等当力学。”出生于官宦之家的张锳,恪守祖上“清介廉能”家训,以此告诫子女时既直白,又严厉。
这句话的意思是,贫困是我们家的传统或风尚,你们应当努力学习。这里的“穷”并非仅仅指物质上的贫穷,也可能包含着一种生活的朴素、节俭和不追求奢华的态度,是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要求,希望晚辈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现状、提升自我,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成就,而不是因为贫困而自暴自弃或安于现状。
1841年初,张锳便要求4岁的张之洞拜师习字,13岁便一举考中秀才。为让张之洞从小接触社会、了解百姓生活,避免沾染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习气,在张之洞8岁的时候,张锳把他寄养在安龙城内一个普通士绅宋杰的家里。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张之洞,16岁在原籍参加顺天乡试高中第一名,顺利迈过许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科举苦旅。
因受太平天国运动、回乡守丧耽误,加之族兄张之万担任考官,张之洞两次回避,直到中举后第9年才得以进京参加会试,第二年才得以考中进士。最后的殿试时,28岁听政的慈禧,觉得张之洞应试策论直指利弊、难能可贵,又记起张之洞几个月前代河南巡抚所拟的漕务奏疏,联系到13岁进学、16岁领解的经历,父亲张锳死在任上、族兄张之万曾中状元的家风,隐隐觉得张之洞是一个可堪造就的人才,便提起朱笔,将张之洞的名字由第4名勾到第3名。从这一刻起,走入仕途的张之洞感谢慈禧的知遇之恩,一生忠于太后,忠于朝廷,鞠躬尽瘁,报效国家。
张锳还经常训示随其到兴义府求学的侄子等人,要求他们不能沾染纨绔习气,要与府学诸生友善、互学。在修缮兴义府公署时,亲为府署大堂题写对联,把为官、家庭教育的感悟蕴含在优美的联语中:“四境风恬,官好不如民寡讼;一庭日永,公余惟课子温书。”联语告诫官员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努力营造如“四境风恬”般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真正的政绩并非表面的浮华,而是体现在民众之间矛盾纷争的减少。
在“八小时”之外,张锳做到工作与生活平衡兼顾,以自身的行动担负起父亲的责任与使命,传承良好的家风家教,把时间用于教导子女读书学习,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学识,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张锳严格的家教下,张之洞一生秉持“清苦守节,廉白是务”的准则,自己成家立业后,不仅重视孩子们的启蒙教育,对成年后的子孙,也丝毫没有忽视对他们的引导。从1903年颁布由张之洞参与修订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可以看出,张之洞家风家教的许多观点,如“蒙养家教合一”“远于浅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轨范”“示以善良之事物,使则效之”等,这些都是张之洞接受家庭教育和自己教育子女经验的总结。
“今洋务最为当务之急,故拟令其至海外一游,或可开阔胸襟,增益不能。”1898年,张之洞的长子张仁权得中贡士,赐同进士出身,分到户部任职。春风得意马蹄疾,张之洞却要求张仁权到海外游学,更让世人惊诧的是,身为湖广总督、每年官派留学人数超百人的张之洞,却让儿子舍近求远,到广东巡抚鹿传霖处出国,并且在给鹿传霖的信上写明“该员自备资斧,不领薪水”。张之洞坚持让儿子自费出国留学,除了这样做可以“于公事毫无干涉,于他人毫无妨碍”之外,更在于他要让儿子懂得——为官,就得廉洁无私。
晚年的张之洞,对自己一生的理性思考和终极所悟,写出了“不与俗人争利、不与文人争名、不与无谓人争气”的座佑铭,告诫子孙争利不一定得利,争名也不一定得名,但争气一定会受气,徒生烦恼和伤悲。与其如此,不如静心为人、静气处事。“三不争”处世哲学强调内心的平和、修养以及对他人和环境的尊重与包容。
请客宴会、送礼赏赐,张之洞都是用自己的俸禄,以至于常常手头拮据,年关时还需拿东西去当铺以解燃眉之急,在湖广一带流传着“张之洞当皮箱过年——习以为常”的歇后语。张之洞把大部分积蓄用在了公益善举上,如赈灾及设书院、办学堂、创书局、刻图籍、置义庄、建祠宇等。他曾将慈禧太后的赐银及历年廉俸所余,用于在家乡办新式学堂。
张之洞的廉洁操守和公而忘私的精神,在晚清腐败的官场中实属难得,不仅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纠弊之功,对当下也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嫡孙女张厚粲追忆祖父,家族以耿直清廉为训,张之洞主张兴修铁路时,特意避开自己的家乡以明其廉。
跨越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个时代的张之洞,一生显宦高官,位极人臣,作为晚清最能花钱的官员之一,经手筹建众多官办新式企业,面对各种利益诱惑,能够守住做人的底线,恪守清廉之道,没有借机聚敛财富,所到各省,从不用门丁,不收门包,也不收馈赠礼物,到死都一贫如洗,去世后丧事都靠张之洞幕僚、门人众筹银两办理。清廷上谕中以“公忠体国,廉正无私”八字褒之。
“为官40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勿负国恩,勿坠家风……”《清史稿》记载,张之洞弥留之际,意似未尽,在为自己盖棺论定时,不忘告诫子女恪守正道、清白为官,赓续清正廉介、健康向上的家风。
也许,这正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密码。
来源:黔西南日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安龙新闻
投稿邮箱
altvy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