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从头甜到尾的一对儿就是宋莹和林武峰。
宋莹性格外向,心直口快,从不把委屈放在心里。
正是因为宋莹的泼辣,成功获得了厂子里的分房。
林武峰名牌大学毕业,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两口子有一个儿子林栋哲,从小就是个皮猴子,不爱读书,每天上蹿下跳。
林栋哲在邻居在庄超英的鞭策下,庄图南和庄筱婷的带动下,也考上了上海交大,成为正正经经的大学生。
这一家三口,几乎没有什么家庭矛盾,家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日子过得美滋滋。
隔壁的黄玲一家就不一样了。
孩子庄图南和庄筱婷非常的争气,从小就是小巷里孩子们的榜样,学习好、性格也好,当哥哥的会照顾妹妹,妹妹又是妈妈最贴心的小棉袄。
美中不足的是,这两口子在一起并不甜蜜,基本上已经到了各过各的地步。
庄超英整个一妈宝男,为了自己的爹妈弟弟妹妹,无底线地压榨黄玲和自己的孩子还不自知,觉得自己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
委屈巴巴地说:
“他们老了,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孩子们孝顺,你们怎么就不能理解呢?”
黄玲一句“宋莹这辈子的依靠没变过”,就让庄超英偃旗息鼓。
真是可笑至极!
就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在很多家庭上演。
庄超英这样的人,他不知道这些人情世故吗?他不知道到底是谁在牺牲吗?
他心里明镜一般,只不过他不心疼、不在意而已,因为他从没觉得自己作为丈夫,应该成为黄玲的依靠,应该也为妻子牺牲一点。
两个陌生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凭什么就能相伴一生呢?
不就是一辈子的互相扶持吗?
作家苏芩曾经说过:
“人到中年,婚姻多半已死。
只是困于责任、子女、以及眼前稳定的生活而捆绑在一起。谈离婚代价太大,谈爱情又像个笑话,渐渐地处成了只谈事不谈心的感觉。”
为什么走着走着本应亲密的两个人成了这个样子呢?
最核心的是看不到对方了。
就像庄超英看不见黄玲的付出。
他总觉得,不就是多付出一点,这都是应该的,不就是辛苦一点。
他从来也不想,为什么黄玲就必须付出而不配得到!
他自己的工资自己花,他不觉得有问题。
他自己能上桌吃饭,他不认为干了活儿,还不能上桌吃饭这件事对黄玲不公平。
他非常认同自己是爹妈的儿子,是弟弟妹妹的哥哥这个身份,需要付出。
但是她从来没想过,作为丈夫的身份,需要干什么。
庄超英说的这些希望,都是让自己妻子付出,但她却从不考虑妻子能得到什么。
妻子也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是人就会有自己的需求,他知道爹妈的需求是什么,知道弟妹的需求是什么,甚至知道侄子外甥的需求是什么,他却从不考虑自己的妻子的需求是什么。
他不考虑成为黄玲的依靠,他只看到黄玲还没有被压榨完的那部分,却看不到黄玲已经付出的所有。
作为丈夫,他太失职了,尤其跟隔壁林武峰对比,简直成了渣!
宋莹的厉害泼辣,林武峰有文化,在一般的印象中,文化人林武峰会成为拉住火暴脾气宋莹的那个,也许他还会觉得宋莹“厂霸”的名声不好,他应该是息事宁人的那个。
结果呢,林武峰从来都是递刀子的那个。
他从来都是看到了宋莹的辛苦,体会宋莹的不容易,在他能力范围内,就要让宋莹痛快的那个依靠。
宋莹为了房子,把儿子扔到了厂长家,成为“厂霸”,要到房子。林武峰不觉得宋莹不讲理,他知道宋莹这么干是为了他们这个家,知道宋莹这么闹,是牺牲了自己在厂里获得荣誉资格的。
宋莹为了儿子不被人说闲话,答应儿子买电视机,林武峰就会用五十斤粮食换一张电视机票,为了宋莹能开心,让儿子挺直腰杆。
隔壁邻居把院子的污水都往他们的院子排,宋莹为跟邻居大吵,没有解决问题,是林武峰用计淹了邻居一家,解决了问题。
宋莹跟着林武峰去了广州,各种不适应,要卖早点赚钱,林武峰也是二话不说就配合。
因为他明白宋莹为了他,才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熟悉的环境,她看到了宋莹的牺牲。
所以他懂得宋莹为什么非要这么辛苦地做早点,他愿意支持宋莹的任何决定,因为他知道这是她重新适应新生活的重要一步。
正是因为林武峰看到了宋莹付出的所有,所以他会心疼宋莹,会帮宋莹递刀子。
这样的爱人多么的难得。
演员李光洁对林武峰这个角色的总结就是:“一搭手,二搭话,三兜底”。
这不就是理想中爱人的样子吗?
好的亲密关系,就是一种深深地被看见,被重视,被理解。
黄玲这句“宋莹这辈子的依靠没变过”,估计不仅扎了庄超英的心,还扎了很多很多人的心。
来聊一聊你的另一半,是不是什么样子吧!
一个自嗨自律自我救赎的空间!
一个不甘不忿又舒展自在的人!
谢谢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