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期待的国色芳华开播了。
这部剧以唐朝为背景,讲述了商户之女何惟芳与天子近臣“花鸟使”蒋长扬相识后,组成“匠人与投资人”的组合,从培育牡丹起家,最终实现济世报国理想的励志传奇故事。
该剧已经播出,网上充斥了对杨紫演技和妆容的夸赞。
于是,咱也顺应潮流,去看了一把。
怎么说呢,只能说,我又要唱反调了!
不知道是我审美有点高,还是有点独特,看了杨紫的妆造,我这心里就跟猫爪子挠似的,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虽然整体发饰和衣裙貌似看着是大唐的风味,但是杨紫那张单薄的脸,真的没有大唐雍容华贵的气质!
我对大唐盛世美颜的启蒙,来自小时候的两部电视剧。
一部是精神世界一路领先的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
一部是为角色增肥50斤的林芳兵饰演的杨玉环。
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把武则天从青涩少女到霸气女皇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妆容上没有刻意去追求所谓的锥子脸,她的面容饱满,眼神中透着坚毅,穿上龙袍、戴上凤冠的那一刻,活脱脱就是历史中那位改写乾坤的女帝,让人不禁折服于大唐的雄浑气魄与女性力量。
林芳兵饰演的杨玉环,为了角色不惜增肥 50 斤。当她以圆润丰腴的体态、娇艳明媚的面容出现在荧幕上时,杨玉环的倾国倾城之感扑面而来。
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尽显大唐贵妃的雍容华贵,仿佛把观众带回了那个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的盛世,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唐朝以胖为美的独特魅力。
这应该就是高度适配的妆容带来的加持!
回过头来看看杨紫。
是,她变美了,符合现在的审美!
可是瘦削的脸庞,配上雍容的妆造,怎么看怎么像偷来的,有一种小孩子硬要打扮成大人样子的既视感。
瘦到有了凹陷的极致小脸,硬生生地把本该大气磅礴的古韵给割裂了。
原本该是一个从大唐盛世画卷里走出来的雍容女子,结果被这小脸衬得有股小家子气,那种大唐气度所需要的开阔、豪迈之感,全没了踪影,就好像是个穿越错了时代的现代美人,在唐朝的背景里迷失了方向。
把本来引以为傲的瘦脸搬到大唐,就像是把西餐的刀叉用来吃满汉全席,咋看咋别扭。
要知道,这可是大唐啊!
国力强盛,老百姓日子过得富足,女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自然养出这么一副圆润饱满的好面相。
而且当时的审美就是以丰腴为美,这是全社会从上到下都认可的事儿。
杨玉环为啥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除了才情出众,那圆润富态的模样,可不就正应了当时的审美潮流,活脱脱就是大唐盛世美的代言人。
咱就畅想一下,走在当时的长安街头,那得是怎样一番热闹繁华的景象。
从博物馆里的那些个壁画、陶俑瞅一瞅,唐朝的小姐姐们那可真是美得各有千秋。
她们大多面若满月,圆润润的脸蛋,看着就喜庆、健康,满满的富态相。
那眉毛画得弯弯上扬,眼睛亮晶晶的,再配上一身华丽得闪瞎眼的衣裳,还有头上那些精致到让人惊叹的发簪步摇,一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整个人散发出来的雍容华贵之气,隔着千年时光都能把咱给震住。
这股子贵气啊,它不是凭空来的,那是大唐盛世的底气给养出来的。
可为啥现在还有这么多人执着于锥子脸呢?
一方面,可能是受一些西方审美观念的影响。西方时尚界之前流行那种超模脸,立体的五官、尖尖的下巴,这股风刮到咱们这儿,就有人盲目跟风,觉得这就是高级美、国际范。
殊不知,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审美宝库,那里面的宝贝够咱们挖掘几辈子的。
另一方面,娱乐圈的一些导向也有问题。
有些导演、制片人就认定了锥子脸上镜好看,选演员的时候非这个标准不可。
这就导致一大批怀揣演员梦的年轻人,为了迎合这个标准,不惜去动刀整容,把自己原本各具特色的脸蛋整成千篇一律的锥子脸。
结果呢,到了戏里,不管演啥角色,都少了那份独特的韵味,因为脸都长得差不多,观众看着也容易审美疲劳。
咱们作为普通观众,也得醒醒神了。
不能再被这种单一审美牵着鼻子走,要多去发现不同的美。
说到底,审美这事儿,就该像大自然一样丰富多彩。
咱家有那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先秦的古朴、秦汉的大气,到唐宋的繁华、明清的典雅,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美等咱们去发现、去传承。
别再让锥子脸霸屏,让美回归多元,这样咱们不管是看剧、看时尚秀,还是走在大街上看形形色色的人,都能感受到美的力量,那才是真正的赏心悦目啊!
总之,希望以后真心希望在以后的电视剧中,能看到丰富多彩的美,和谐的美,健康的美!
而不是被单一审美搅了兴致。
一个自嗨自律自我救赎的空间!
一个不甘不忿又舒展自在的人!
谢谢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