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举行。如何贯彻落实“新春第一会”精神?今天(2月9日),《湖北日报》刊发专访宜昌市委书记熊征宇的报道《扛牢“三个重要”新使命 干出“奋勇争先”新作为》。
锚定主攻方向
推动高质量发展整体提升
问:今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宜昌努力打造成为汉襄宜“金三角”的重要支撑、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宜昌打算从哪些方面发力?
答:省委、省政府聚焦加快建成支点,赋予宜昌“三个重要”新使命,为宜昌高质量发展确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任务。我们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传达贯彻、部署落实。2月6日,市委、市政府又在新春第一会上,对扛牢“三个重要”新定位、落实“六个奋勇争先”新要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我们将进一步聚焦聚力支点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推动城市能级、发展质效和城市竞争力、区域带动力加快跃升,为全省加快建成支点提供宜昌发展支撑、为世界展示美丽长江彰显宜昌作为、为中部地区崛起注入宜昌强劲动能。
一是聚力提升发展能级。2024年,宜昌经济总量跨越6000亿,进入了登高望远、跨越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将抢抓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三大发展战略,做大经济总量、城市体量,加速向万亿级规模迈进。
二是聚力提升发展速度。全市上下瞄准更快、更好、更强的目标,在把质量放在优先位置的前提下,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速,力争2025年GDP增速达7%以上。实际工作中,我们将按照7.5%的目标进行调度,确保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延续高于全国、好于全省、排位靠前的竞进态势。
三是聚力提升发展质效。坚决扛牢“立规之地”的政治责任,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统筹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着力构建“12520”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是聚力提升发展后劲。今年,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年”“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坚持主城引领,加快建设城市新中心、高铁新城、东部产业新区、点军科教城等重点发展片区,推动宜都、枝江百强县进位,支持当阳冲刺百强,培育壮大一批百强城区、百强乡镇。
强化“五个协同”
打造“金三角”核心增长极
襄荆高铁跨浩吉铁路特大桥29号墩、30号墩连续梁同步顺时针旋转30度后,成功上跨浩吉铁路。(图源:湖北日报)
问: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力”,其中包括提升区域协同力,要求推进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这个过程中,宜昌如何发挥独特优势?
答: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既要发挥独特优势,干好一域促全局;也要着眼全省所需,站位全局谋一域。接下来主要聚焦“高质量”“一体化”两大关键,做强自身实力、发挥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五个协同”。
一是强化规划协同。以编制实施“十五五”规划为契机,与武汉、襄阳协同谋划重大项目,共同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二是强化产业协同。以宜昌东部产业新区为依托,做大做强“宜荆荆”磷化工、“荆襄宜十”绿色循环电池等优势产业集群,推进“当枝松宜东”百强聚集区建设,夯实“金三角”发展根基。
三是强化创新协同。借力武汉科教优势,创新资源布局、加强要素整合,促进平台共建、人才共育、产业共联。
四是强化开放协同。积极推动自贸片区、综保区联动发展,合力打好外贸稳增长、内外贸一体化、开放枢纽功能提升三大攻坚战。
五是强化生态协同。深入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引江补汉等重点工程,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
坚持聚链成群
推动五大产业集群成势见效
抢抓历史机遇
放大重大工程“乘数效应”
来源丨湖北日报
编辑丨郑郑 编审丨龙怡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