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第一批「在家上学」的中产家庭,后悔了吗?

教育   2025-01-24 21:21   上海  














Education

【爸妈营说】


本文是爸妈营【教育专题】的一篇好文


关注“爸妈营”,在主菜单回复“教育

可查看超过200篇【教育专题】好文


作者:Andy妈妈

公众号:谷雨星球(ID:guyujihua2021)



东南亚的不太平,让不少原本打算带孩子去泰国读书的中产家庭陷入了两难:不喜欢或不适应传统学校,国内国际学校要不太贵,要不性价比不高,还能怎么办呢?
此时,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又成为了在体制内和国际化两条升学路径之外的第三条路,为不少人提供了一种对于教育新可能的想象。
在国内,所有孩子必须接受9年制义务教育。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2016年的民间调查,国内有意愿尝试在家上学的有5万人,真正实施的大约6000人,以每年30%的规模增长。
其实在美国,有200万人在家上学,约占学龄儿童的3%,homeschool早已成为成熟的教育体系之一。
国内的homeschool,则更像一个离群索居的小星球,内部的人紧紧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价值观一致的小社群,但在外部看来,他们的选择令人难以理解——
  • 这么小的孩子不去学校,社交怎么办,怎么融入社会?
  • 家长怎么能保证孩子学到完整的知识体系?
  • 孩子没有学历怎么养活自己?
  • 都是家长一厢情愿,不在乎孩子自己的想法
……
这就有一位很早就加入的Andy妈妈,曾花6年的时间带孩子在家上学,有一次分享自己的经历后,「炸」出了一批对homeschool好奇和「向往」的家长。
「为什么在家上学?」,这是所有人最初的困惑,紧接着则是,「还会回到学校吗?」
于是,我们邀请Andy妈妈,回顾了这一路走过的历程,走进了Homeschool充满争议且真实的一面。

图为Andy在雨崩户外徒步


以下为Andy妈妈自述。



每天最多学习5小时



我是Andy妈妈,孩子在家上学6年后,现在回归到了学校。
很多人都知道,在美国,有200万人在家上学,homeschool早已成为成熟的教育体系之一。尤其是有着完善的退出机制,如果家庭出现困难,孩子可以随时回到学校,也会评估孩子在家上学的质量,随时介入提供帮助。
而在很多人眼中,中国的homeschool群体主要有四类,也是很多年来最主流的家庭:
  • 有宗教信仰的家庭;
  • 崇尚国学经典的家庭;
  • 追求快乐教育对孩子没有学业要求的家庭;
  • 孩子因为自身问题在传统学校遇到困难的家庭。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技术进步和网络资源日益丰富,AI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新一代的homeschool已悄然出现——
希望与内卷的教育生态脱嵌,跳出既有的评价体系,为孩子寻求面向未来、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的家庭。
我属于这一类家长。
我的孩子Andy离开公立学校后,加入「魔法学校」——一个在家上学的自主学习中心,这是由十多个家庭组成的homeschool社群,家长们共同寻找一个空间,让孩子们一起学习和活动。

在国外有更多细分的homeschool种类


创办者也是一位家长,是最核心的全科老师,此外还有社会各领域优秀的志愿者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参与教学及日常工作。
魔法学校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原来的学校感觉不顺利才来的,所以很多是等孩子各方面好转了,又回到了体制内。
大多数离开是在小升初,只有少数是坚持较长时间。
而除了全日制在魔法学校学习的孩子,还有一些灵活参与的孩子,比如参与部分时间,或者在周末和假期参加魔法学校的活动。
每天安排时间表:

9:15 孩子们陆续到校;
9:30 开始学习,上午学习2小时,中间自由活动30分钟;
12:30 午餐(值日的孩子课间要负责买菜、帮厨和洗碗);
13:30-14:30 阅读或自由写作时间;
14:30-16:30 自由玩耍时间;
16:30 放学,放学后可以有半小时的电脑游戏时间,17:00离校。
在魔法学校,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所谓翻转课堂,是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能力和兴趣,制定专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利用匹配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课堂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退居学生身后陪伴并观察,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在适时的时候组织学习者进行讨论。

孩子们分享作文


孩子们的各科学习都是从全球搜罗的资源。

STEM方面,Andy五年级之前主要用可汗学院学习数学和计算机编程,五年级之后开始学习化学、物理、生物。
英语的学习一方面是使用美国加州语文教材和线上分级阅读资源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另一方面在使用可汗学院以及其他学习资源的同时,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运用。
语文的学习主要是自由阅读和自由写作,以及志愿者老师带领的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主题课程。

自由阅读时光


不过,学科学习仅占魔法学校学习生活的三分之一

由于翻转课堂的自主学习效率很高,因此低年级的孩子每天用于学科学习的时间只有3小时,五年级之后增加了线上一对一英语课和科学的学习,每天的学习时长也只有4-5小时。
一天中更多的是孩子们自由玩耍、工作(买菜做饭、整理教室等)、兴趣探索以及电脑游戏(每天半小时)的时间。
这样的时间安排,可以让孩子们可以在早上精神饱满地起床,在大段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尽情的玩耍,放学后没有负担地做他喜欢的事,画画、踢球、弹琴、做手工。
学校每周三是户外活动日,只要天气好,就带上午餐去大自然中撒野:爬山、骑行、徒步……
每学期春夏秋冬至少有四次游学活动。无论是看展还是旅行,都可以错峰出行,既能避开人流,又不会错过最好的时节。

在漓江骑行


每月还有不定期的「社会课堂」主题教学,去呵护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思考的意愿。

比如有一期《纸》,跳出书本,去南京图书馆国学馆参观四库全书,听图书馆专家展示甲骨文,再在竹简上写下关于纸的典故,设想纸的未来。

亲自尝试古籍修复



比学校更真实的社交



很多人一听到homeschool,脑海里便浮现出一个孩子和一位家长孤孤单单在自家书房学习的画面。
其实homeschool并不局限于一个家庭,更不局限在自己家里。
很多homeschool是由数量不等的多个家庭组成学习小组甚至形成社群,在同一空间里,让孩子们一起学习和活动。老师可能由具备专长的家长担任,也可能是专门聘请有能力的老师,或两者结合。
诚然,即便不是独自在家,homeschool的规模往往也是非常小的。比如魔法学校全日制的学生在不同时期人数从4、5个到十几个不等。
那么homeschool真的无法解决孩子的社交问题吗?我的回答是:
Homeschool可以实现比传统学校更真实的社交。

孩子们合作做饭


传统学校里孩子按班级划分,大部分时间被固定在坐位上,课间时间很短,放学后各自回家,即便人数众多,孩子真正熟悉、关系密切、交往深入的能有几位同学呢?


相比之下,类似魔法学校这样小规模混龄的学习中心,孩子们每天密切接触的伙伴不仅只有同龄人。有一定年龄差距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空里学习、工作和玩耍,相互之间的影响自然发生。
小孩子有机会向大孩子学习,大孩子也有机会承担起更多责任。
因为每天都有大段的自由玩耍时间,除了保障安全以外,孩子们往往不需要成人界入太多,就能很有创造性地自由玩耍——发明各种玩法,商讨游戏规则,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比如,一个孩子可能会遇到不能融入几个孩子的游戏,或者感到不受欢迎。那他/她要么需要接受自己玩也挺好,或者想办法调整,比如改变自己以前不恰当的行事风格,或者自创更有趣的游戏吸引别人加入等等。
再比如,因为游戏规则不合理,导致玩不下去,大家争议很大,那么需要孩子们一起协商、相互妥协、修改规则,让游戏能继续下去。
每天大段时间的非结构化的自由玩耍,提供给孩子们反复学习和磨练社交技巧的绝佳时机,这种机会是传统学校无法提供的

联合国的研究多次强调,自由玩耍对于孩子的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


Homeschool因为自身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真实的社会。
比如利用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社会资源和公共空间作为学习的场所,借助家长链接到的资源接触各行各业和各具特色的人。
而游学更是让孩子们行万里路,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看到各式各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从不同地域、民族、身份的人的视角去感知世界,了解生活并非只有一种模板,价值也并非只有单一的度量。
孩子们一起学习、工作、游戏、旅行,长时间多维度的相处,关系非常紧密,往往比传统学校的浅交更为深入。
Homeschool的优势之一正是它的开放性。
它给到每个孩子每个家庭足够的自由度和时间在学校生活之外,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安排,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参加足球俱乐部、夏校、乐团等等,摆脱了传统学校在时间上的束缚,培养社交和合作能力的机会比比皆是。

自主学习是常态



升学上何去何从?



在Andy七、八年级时,开始学习IGCSE课程并通过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五门核心课程的考试,并取得了4A*A的成绩。
参加IGCSE是魔法学校对学习者进行学术评估的一种方式。
这不仅可以得到全球通用的考试成绩、权威的学术水平认证,也是系统梳理和强化掌握学科知识的有效途径,还能为未来高中的学习作好衔接。
这时候,接下来何去何从的问题,也成为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发现,事实上,不少选择homeschool的家长自己也没想好,导致孩子的出路境遇差别极大,有人找到了志趣并开始养活自己,有人则深陷迷茫不知道喜欢什么,要干什么。
而对于我家来说,非常清楚地知道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力,实现目标后必须回到学校去上学

IGCSE是全球广泛认可的中学课程体系,主要面向14-16岁的学生,帮助他们为更高阶段的国际课程(如IB、A-Level)做好准备


因为要落学籍,Andy选在先在初一回到体制内,上完之后初二又回到魔法学校。那时考虑过申请体制外的9年级,他去考了一些知名的国际化学校,如平和IB,也都拿到了录取。
但后来综合多种因素,决定去年秋季回到体制内学校上九年级,准备参加中考。
回到体制内学校后,孩子说在学习方面的冲击其实不大。
因为之前数理化英都比同龄体制内学得超前,所以能很快适应,并且在学校的考试中也表现优异,语文、政治、历史等感觉难一些。
感触最大的反而是学校的氛围。
他观察到学校、老师对待同学的态度不太好,很同情同学们,觉得学校和老师很多时候不人性,对孩子不尊重。但也有非常好的老师,他的班主任和几个主科的老师都非常好,他很喜欢(今年圣诞假期还回校看望了老师)。
至少从Andy的学习成效来看,homeschool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让他能高效率地学习,有了自己的节奏。
如今Andy顺利进入了国内的高中,他可以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向作出自己的选择,不会受限于学习能力。

和塔吉克的朋友们交流音乐



一条有风险的路



我必须承认的是,homeschool虽看上去很美,现实却遥不可及,并不是一个适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选择,需要一个同频共振的团队和家长极其坚定的内核,对教育的深度认知,才能走下去。


对于我家来说,选择在家上学的核心原因,就是看到了创新教育的变化。就像朱永新教授的《未来学校》中,就畅想了「未来学习中心」的形式——
学习者从传统学校的围墙里解放出来,从千人一面的学习清单中解放出来,在更广阔的空间和资源中自由选择各种学习机会。
这各具特色的学习中心,可以是各种培训机构、运动俱乐部、兴趣社团甚至是个人,比如教育或某专业领域里的导师等等。
像一些学校可以实现的选课制一样,不同的是不局限在一所学校内,而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搭配最适合自己个性化成长的学习菜单。

全球最大的非盈利性教育平台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也出了一本新书《教育新语》论述了教育的变化

在变革发生之前,家长可以做什么?
首先,家长需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认知。了解教育的本质,厘清自己对孩子教育的目标,并且坚定信念。我想借用非常喜欢的一所学校,阿里创办的创新教学校「杭州云谷学校」的口号:「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与你共勉。
就像我听过的很多分享一样,无数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家长内心有力量,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天,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挑战就更大了。
其次,找到更多拥有相同教育理念的人,可以在身边,也可以通过网络,让同频的人成为你的「附近」,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单。
了解孩子,为他/她寻找适合的优质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形式多样,涵盖线上线下,机构、学校或个人。但切记学习资源是为孩子这一主体服务的,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从孩子兴趣和需求出发去进行匹配。
积极行动,勇敢尝试。改变发生在行动中,被动的等待外部环境转变,不如从自己开始,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破局。比如为孩子向学校争取更多的自由时间,自主安排孩子的部分学习内容。
教育里最重要的就是时间,这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孩子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的自主性、创造力和学习兴趣也没有生长的空间,再好的学习资源也无用武之地。
最重要的一点:相信孩子。
许多家长不相信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其实是我们没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甚至是被诸多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压制了。
Homeschool只是无数教育方式中的一种,现在也涌现出了诸多创新教育的共同体,创新学校、出国读书,以及旅居上学等方式。
而HomeSchoo比任何其他形式都更能体现家长与孩子共学共进的重要性。它需要家长深度参与到教育中,需要家长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成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伙伴。
我最害怕的一点,有的家长选择在家上学的原因并不是出自追求高性价比的个性化教育,而是怀着什么学校也看不上,觉得只有自己才能教好孩子的自信。
如果抱着追求完美的心态走入这条路,于家长来说是自恋的,于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本文授权转载自“谷雨星球’邀你一起做内卷下的教育长期主义者。本文所涉图片如有版权,请及时告知,添加微信号:bmyqqq联系。


你好,我是Tinco

下面是我个人的视频号【爸妈营 Tinco】


今天的视频,希望你喜欢。
点击观看
扫码入群
和tinco一起环游世界



爸妈营
0-16岁教育、旅行、购物,美好亲子生活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