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营说】
本文是爸妈营【教育专题】的一篇好文
关注“爸妈营”,在主菜单回复“教育”
可查看超过200篇【教育专题】好文
作者:小树妈妈
公众号:小树妈妈(ID:tree2050)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好心给孩子提建议,结果孩子不领情、甚至闹情绪的经历。前几天看到黄执中一段视频里的观点,突然就明白了孩子的“情绪”出在了哪里。除非对方明确要求,否则我们所谓给当事人的建议,都是一种变相的指责。
但其实,你是在指责他,指责他平常没有区分轻重缓急。其实仔细想想,咱们平时跟伴侣、孩子沟通中,好像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时刻。
“如果孩子说不想活了
你会怎么回答?”
我想起北大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提过一个问题:
很多父母第一反应都是,孩子不应该这么想,生活多美好啊,应该积极乐观一点……林红医生的咨询室里就有个孩子,抑郁好几年了,突然病情加重,不想活了。
你是怎么想的?什么情况下不想活了?为什么不想活了?你不能这么自私,说不活就不活了,你说国家培养你花了多少钱。
这个社会为了你,学校为了你,家庭为了你,都怎么样怎么样,你怎么能说自己不想活了。这时候,孩子看了爸爸一眼,无奈的叹气“我都不想活了,想那么多干嘛。”
对于这对父子的关系,林红医生的评价是,他们完全在两个频道上。可想而知,爸爸在家庭里面的沟通,都是大道理,悬在天上的。用黄执中的观点理解,爸爸每句话的潜台词,其实都是在指责孩子,说他不懂事、不明事理、没有大局观。而这种所谓强者的“建议”,实际上是对弱者的“蔑视”,不仅对于解决孩子的问题,毫无帮助,还会让他更加难受。
建议无法安抚情绪
因为经验代替不了体验
林红医生的案例,让我想到了两个词:
很多时候,孩子也好,伴侣也好,谈起当下的困扰时,谈的是感受和情绪,要的也只是我们的感受和情绪。那么在对方眼里,就成了一场“鸡同鸭讲”的对话,毫无流动的感情可言。而且搞不好,因为这种类似“懂王”的行为,还会遭到他们的抵触和反感。之前有个博主发帖吐槽,说每次和父母聊完天都很憋闷,虽然知道他们是爱她的,为她好,但就是心里不舒服。因为聊着聊着,父母就会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总结,去教导她,有问题解决问题,没问题就别自我内耗。博主觉得,父母从来不会讨论她的感受和情绪,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是没有用的。那些高度总结、概括的“经验之谈”,虽然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却缺少“人”味儿,毫无“人”感,也起不到安抚的作用。在教育的很多瞬间,作为成年人的我们,经过常年工作的训练,惯性思维都变成了,一个问题,会抛出多个解决办法。这是大人世界的规则和处事方式,可我们却往往忽略了:其实情绪和感受能被安抚,最重要的原因,是能被看到、被理解、被共情、被懂得。可当父母只想提建议,而孩子希望在交流中让情感、情绪展开;那么,这场沟通注定是无疾而终的。
林红医生在访谈中提到:“家庭中,最重要的就是情绪价值。”
正是因为有了情绪和情感,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才会有价值。其实很多父母都有给孩子提建议的习惯,作为过来人,我们总想一股脑把经验灌输给孩子。但这种爱很容易带来副作用,就像经典的苹果和梨的故事一样。孩子要梨,我们偏偏给苹果,爱看起来很美,却其实是裹着糖衣的子弹。父母要学会问孩子一句话“我有一些经验,可能跟你这件事情比较相关,你愿意听一下吗?”先去征求孩子的意见,把选择权交给他,这时候,再提建议的效果就会翻很多倍。这大抵就是,给他需要的,而不是给你想给的,这样的爱才更有价值和意义。现在的父母和孩子其实都挺不容易的,父母每天快节奏的生活,加上繁忙的工作、琐碎的家务、养娃育娃;真的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去好好思考一件事,去仔细体察自我和他人的情绪。如果我们把和孩子每次的沟通,都当成一次放松心情,敞开心扉的时间,沟通效果可能就会好很多。作家金惟纯曾讲过,他以前也很容易给女儿们提建议,而且根本意识不到,总觉得是在提醒她们而已。金惟纯得出的经验是,关于感受和心得,只能分享,不能随便给建议。
因为是分享,所以谈话的内容,必须坦率和如实,要把父亲这个角色拿掉。这样,他和女儿们后来的交流对话,都是非常敞开、平等、有温度的。其实,我们与孩子沟通,无论是前面强调的共情,还是情绪价值,围绕的不过都是个“情”字。本能地去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感受是什么,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当孩子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无法完成一个拼图,并为此沮丧时,他们希望你说“这拼图确实太难了”,而不是我来帮你拼好这块。当孩子长大一点,在阅读时遇到困难,他们希望你说“学着识读真的很难,我像你这么大时也觉得很难”,而不是我来帮你读哪页;当孩子在上中学,因为友谊而苦恼时,他们希望你说“这下我明白你为什么不开心了”,而不是让他快给朋友发信息,把心里话说出来。
说白了,方法千千万万,根本的核心,还是给孩子理解和尊重。当孩子得到我们的支持时,他们自己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树妈妈,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tree2050。本文所涉图片如有版权,请及时告知,添加微信号:bmyqqq联系。
你好,我是Tinco
下面是我个人的视频号【爸妈营 Tin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