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岭南书香,阅见文明之光”,虽然年度变换,时序变迁,但南国书香节始终是关于读书的盛事,是遇见文学的盛会,2024年,南国书香节有幸邀请到了四位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为读者带来一系列文化讲座,引导读者走进文学的世界,探寻心灵的自由,一同品味读书的喜悦与滋味。
8月16日下午,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携新书《人间信》,和学者谢有顺、陈晓明展开对谈。“我把我的生命交给了文学,文学也给了我尊严”,谈及文学,麦家饱含深情地讲述了他与文学的链接和联系,“亲近文学、依靠文学,让我觉得写小说是一种生理需要”,麦家对文学的眷念,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从此,因为对书籍的热爱,读者和创作者的身份紧紧联系在一起,集于麦家身上。
谈及新作,谢友顺和陈晓明都认为,《人间信》让他们深受触动,“阅读时,常常会有想停下来缓一下情绪的时候”,麦家则表示这是一部“被内心推动”而写出的作品,通过真诚的写作,新作凝聚了麦家对人情冷暖的观察,对爱恨情仇的感受,也正因如此,《人间信》才格外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8月17日下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以“走进一条河流与一个民族的秘史”为题,为读者分享了《北上》的创作心得。徐则臣认为,河流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像人体的大动脉一样,从头到脚把中国连成了一个整体“,也承载了无数个个体隐秘的情感,延展了我们的感知。河流一路流淌,也带走一路故事,河流始终是流动的。童年时,徐则臣有时会往河里扔下一片树叶或一根树枝,想着下一秒、一个小时、一天会流向哪里,由此展开对世界最初的想象。
对河流的依靠,也激起了徐则臣对河流特殊的情感,童年时的河流,也自然而然地化身为大运河,流入《北上》的创作之中。为了讲好大运河的故事,徐则臣在创作期间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在沿线考察的旅途中,查阅了近七十本地方志、水利志等史料,并多次和有关专家求证、探讨,无数心血最终汇聚成《北上》一书。“我在写作中思考的问题直到今天仍在发酵,影响着我的写作、生活。”徐则臣坦言,这段经历至今让他受益匪浅。
8月18日上午,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和作家杜阳林、学者谢永顺一起展开对谈,在《尘埃落定》成书30年之际,回顾其背后的创作故事和心路历程。
阿来回忆起自己的创作契机:1989年,他刚出版了两部诗集,却还是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迷茫——是满足温饱,在家乡安心当一名教师;还是坚持自己的创作之路?最终,他发现自己还是无法放弃文学,于是下定决心,要写出一部前人从未写过,能代表自己家乡的书,“写完这部作品,我就可以安心离开家乡了,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对得起它了。”为此,阿来终日行走在故乡的山坡、草原、高山之上,通过细致的观察为未来的写作积蓄能量,“那时我就知道,你走过的一座座高山,看过的一片片白云,掠过的一片片树叶,都是有意义的。”最终,阿来将这片土地的种种样貌熟记于心,在书页间扬起命运的尘埃,铸成永恒的时代。
“写作让那些逝去的人和事重现”
8月18日下午,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乔叶与读者见面,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创作心得。故土是乔叶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谈及故土,乔叶回忆,自己对于乡村的印象是在与家乡分离后才逐渐获得的,“对我来说,乡村可能要在我内心潜伏很久,才能在作品中呈现。”在她看来,只有不断远离故乡,才能在精神层面和心灵层面越来越深地拥有故乡。
谈及故乡的亲人,乔叶认为,通过写作,她可以让亲人在辽阔的文字空间觅得休息的空间,让他们永驻于此,“写作会让我不断回顾往事,回顾已经去世的亲人,在逝去的人和事以文学的形式存在、重现,这就是为什么我那么爱写作。”在作者和读者的想象中,那些乔叶熟悉的人和事得到了一次次的重生,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不朽。
对于文学和写作,作家们怀有不同的理解,秉持不同的观点,但唯有一项是确定的,那就是对于文学他们怀着同样的真诚和热爱。生命虽然短暂,但通过文学,我们抵达了种种心境,遇见了更绚烂、辽阔的世界。
来源 / 南方+、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