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0年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初生的新中国生根发芽,成为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
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发展完善,结出累累硕果。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新时代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坚实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1954年7月,开化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胜利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县的正式建立。1981年4月,开化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1998年3月作出《关于依法治县的决议》,2008年11月作出《设立开化“5.5生态日”的决定》,2019年5月作出《高质量建设新材料新装备产业园的决定》并连续四年开展监督助推;创设“代表茶座”,出台茶话民生等工作机制……
回眸开化县人大70年的发展历程,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踔厉奋发、硕果累累的精彩画卷。一个个决议决定、一份份意见建议,无不承载着全县人民的期盼关切;一场场审议表决、一项项视察调研,无不书写着服务发展大局的高分答卷;一次次改革创新、一组组详实数据,无不镌刻着全县人大干部和各级人大代表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
70载风雨兼程,70载春华秋实。开化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全力保障下,与人民同行、与发展并进、与改革共舞,持续推动工作机构日益健全、队伍力量逐步建强、制度体系日臻完善、民主载体更加多元。尤其是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工作实际,坚持围绕中心、融入大局,紧紧抓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个“牛鼻子”,以“1+4×4+1”工作体系为牵引,以“5+5+5”工作模式为重点,以系统化、乘数化效应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这是一条重大的政治原则。70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引领下,从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县正式建立,到十年文革民主法治破坏殆尽,再到1979年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81年设立常委会至今,历届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忠于宪法、不负人民,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不断凝聚了发展合力,推动解决了突出问题,丰富发展了民主实践,常委会及其机关自身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初期,机构不够健全,人员编制很少,机关工作人员忙于应付法定会议准备工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要求,根据中央精神和法律规定,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设立办公室,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增设法制、财政经济、教科文卫、城乡建设4个工作委员会,后经过不断发展调整,到目前共设有办公室、研究室2个办事机构,监察和司法、预算、经济、农业与农村、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民族华侨、代表、社会建设等8个工作机构;县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监察和司法、财政经济、社会建设3个专门委员会;乡镇人大配备主席、副主席,并在全县人大系统推行“工分+排名”“激励+倒逼”的“四维考评”体系,不断充实提升人员力量和履职水平,目前全县已形成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机关干部队伍。
经过近70年的实践发展,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彰显出巨大功效和显著优势,其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政治引领、理论武装,坚决维护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研究部署重大工作、谋划推进重点任务,有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43年来,开化县人大各项工作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程。
县人大常委会自设立开始,逐步探索建立各项履职制度。制定《开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制度》,出台《开化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并逐渐形成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实施办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代表工作制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免办法、乡镇人大工作指导意见……
▲2023年“两新”产业园建设情况专题询问
从2015年3月,首次探索运用刚性监督手段,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到2017年4月出台《专题询问办法》,推动刚性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再到2022年8月,在全市率先开展财政管理运行情况特定问题调查,作出加强全县财政管理运行的决议,推动财政管理提质增效。
▲2022年财政管理运行特定问题调查
这是我县探索以刚性监督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次饱含心血的探索,一份份弥足珍贵的成绩。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从制度建设入手,集中对议事规则、工作制度进行“立改废”,共涉及自身建设及议事规则、监督、决定、代表与选举任免、乡镇人大等5大方面,特别对专题询问、特定问题调查、人大选任干部述职等制度进行深度探索完善,修订出台包含49项制度的《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制度汇编》,优化程序环节,规范制度运行,构建监督闭环,有效提升开化人大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经过近70年的实践发展,历届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完善了人大制度规范、延伸了人大制度链条、弥补了县乡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弱项短板、做实了人大制度末端,推动人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有序,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大会主席团根据计票结果,按得票数从高到低确定以下十个项目为2017年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这十个项目是……”2017年2月,在开化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经190余位人大代表表决,产生涉及医疗、教育、养老、环保等方面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这是开化首次试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从此,民生实事项目由党委政府拍板变为人大代表票决,政府的“为民做主”也变成了“由民做主”。
代表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基础,70年来,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不断推动代表工作制度化、法治化、创新化发展。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70年来,开化县坚持充分发扬民主,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自1954年普选产生139名代表组成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到目前各级代表超1100名,且代表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县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代表工作的新机制,出台“1+4”代表管理监督制度体系,实施履职量化监测,推进县乡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深化代表向选民述职工作,不断做优代表服务保障,提升代表履职能力,规范代表依法履职。
▲开化县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
人大代表为民代言、为民履职。70年来,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广泛汇聚民智、反映民情,维护人民权益。一方面,不断拓展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高标准、特色化建设61个代表联络站室、21个“代表茶座”和15个基层单元特色品牌,成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民意窗”。另一方面,创新构建“一二三四五”工作体系,制度化开展“双联系”工作,发动全县各级代表深入开展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活动,有效发挥代表的监督助推、示范引领作用。
▲池淮镇基层单元
▲齐溪镇代表茶座
经过近70年的实践发展,历届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有力的举措,持续推进代表工作做得更深更实,有力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个方面,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实践路径。
回首过往,皆为序章;征程再起,砥砺前行。新征程上,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开创新时代我县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奋力打造现代化国家公园城市、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贡献更多的人大智慧、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