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书写文旅融合全域华章

政务   2025-01-10 19:21   安徽  



六安,南拥大别山、北依淮河,红色资源丰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2024年,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逐步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全市共接待游客68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9%。


系统思维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为新时代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市文旅局局长秦国伟说:“我市聚焦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目标任务,在深度调研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全面谋划和布局文旅产业发展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六安市红绿融合高质量发展规划暨文旅强市建设规划(2025—2030年)》,坚持‘全景式规划、全时段体验、全业态融合、全要素集聚、全领域覆盖’,系统出台交旅、水旅、农旅等10个融合发展实施意见,重点打造大别山、江淮分水岭、主城区、淮河水乡四大片区,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努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
蓝图已经绘就,加快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
我市聚力实施重点项目牵引、市场主体培育、业态产品优化、文旅消费促进、营商环境提升等五大行动,以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跃升来推动规划落实,不断营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拓展新服务、形成新动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淮河岸边的霍邱县是粮食大县、畜牧大县、水产大县,也是农产品加工大县,拥有农产品120多种。该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通过农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切实感受到“大河大湖大霍邱,美食美景美生活”的无穷魅力。霍邱县文旅体局局长马为民表示,“霍邱县作为全市四大文化旅游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结合实际,主动作为,深挖淮河文化、非遗文化、工业文化等优势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提质升级,不断提升‘淮畔明珠 水韵蓼城’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赓续公园紧邻淠河,占地2116亩,作为淠河畔的一座大型公园,这里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效果。“赓续公园二、三、四区几处驿站和部分空地都已招租出去,正在打造蛇年新春市集。”市文旅投资公司总经理杨爱琴介绍,“未来的赓续公园将集聚多业态,可以承接研学、团建等,还会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成为城市休闲度假的新型文化空间。”

据了解,我市加大文旅产业“双招双引”力度,定期编制《六安市文旅产业招商项目册》并开展线上线下精准推介,着力营造宜商宜业的投资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用情暖心的政策环境,项目落地取得显著成效,已纳入省“双招双引”平台文旅项目167个,金额254.46亿元,位居全省前列,这为六安文旅产业提质扩容注入持续的发展动能。


优化供给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源泉,我市精心策划、重磅推出,一场场群众文化活动如缤纷烟火在城市与乡村的各个角落绽放。
市文化馆主动拓展国际视野,积极融入中俄、中波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交响乐音乐会、古典舞、天鹅湖芭蕾舞剧等跨文化合作,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文明互鉴,促进相知相亲,营造出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推动高雅艺术贴近群众生活。
在市图书馆,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平携最新力作《换届》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分享在现实题材文学创作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及深刻感悟,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在乡村,六安“四季村晚”办得红红火火,730余场演出热闹非凡。金寨县大湾村荣耀入选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六安市“村晚”工作更是荣登央视新闻联播,向全国展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六安样本。《咱们村里有村晚》《为梦想打上追光》凭借独特魅力,成功登上文旅部、央视南北小年夜“村晚”的华丽舞台,将六安的乡村风情与奋进力量传递给千家万户。

2024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22家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人气旺盛,接待客流量达516.8万人次,位居全省前列。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4.5万余场,线上线下累计服务群众1500余万人次,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传承创新 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


我市紧紧抓住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契机,提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度建设水平,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力度,新发现文物276处,新发现比例居于全省前列。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实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18个,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加强传承利用,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文化和旅游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我市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找准文化和旅游的契合处,围绕“何以六安”等系列课题深入开展历史文化研究。线上线下展览丰富,“红漫大别山——上海、六安红色文化文物展”“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等令人目不暇接。加速文创产品研发,完成200件文物数据提取,皋陶、獬豸、铜镜、青铜鼎等系列文创设计别出心裁。
红色文化作为六安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革命精神,是文旅产业独具特色的闪光点与强大驱动力。我市深入挖掘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创新打造“研学大别山 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旅游品牌,推进研学旅游全域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获评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9个、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74个。2024年以来,全市接待研学游客2850万人次,同比增长26%。
“‘山水旅游+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主攻方向,今年我们已接待研学旅行团队超4万人次,有效促进了六安红色资源的活化运用。”市政协委员王燕表示。
大型抗战实景剧《大别山传奇》通过实景科技和表演艺术相结合的形式,真实展现战争年代的枪林弹雨,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自2022年7月首演以来,已演出1000余场次,观演70余万人次,营收超6000万元,成为拉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强劲引擎。红色演艺戏剧《立夏》入选全国文化元宇宙特色案例、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2024年以来,演出175场次,接待游客10000余人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传统文化的活态载体,是彰显城市独特魅力、延续文化血脉的关键力量。我市持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根据非遗项目存续、传承实际选择合理保护方式,健全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动态管理制度。出台《六安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人,评定第七批市级非遗传承人47人。

2024年,我市投入非遗专项资金300余万元,持续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积极选调非遗产品、项目参加国内外非遗展示活动,皋陶祭典、大别山风景道上的非遗之旅、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创意迭出,九仙尊石斛文博园、霍山迎驾酒文化博物馆等基地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六安非遗和文旅融合的魅力愈发彰显。


蓬勃发展 产业体系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全域旅游作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旅游发展新模式,能够进一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相关要素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构建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产业链效应,实现一、二、三产的耦合发展,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一年来,我市持续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在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中跨界融合发展,推动文旅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融合。同时持续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推进旅游业综合改革,创新景区、度假区产品体系,释放“文旅+N”融合效应,擦亮六安文旅融合品牌。
大别山国家风景道(霍山段)全长111.73千米,全线二级公路标准,是全国25条国家级旅游风景道之一,2024年更是入选了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该县大力推动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将驿站、观景台、自驾车房车营地、旅游标牌等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体现区域人文特征及旅游特色,打造交旅融合六安新样板。
2024年11月,裕安区成功创建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林水寨景区是裕安区全域旅游产品链上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金寨县将发展民宿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点和有力抓手,打响“春山”“夏清”“秋云”“冬晓”四季“宿”金寨品牌。金寨县文旅局副局长陈昌翠介绍,“我县改造闲置厂房、校舍、老粮站、老村部等公房,发展尚品·隐溪山居、秋云·粮仓、秋云·翔园揽山等16处高品质民宿,有效盘活国有资产。今年以来,全县民宿营业额70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650余万元。”
我市还精心培育漂流、溪降、温泉、滑雪、低空飞行、露营等100多个网红打卡点,打造出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旅游消费需求,实现全域旅游、全季美丽。除此之外,莲花山滑雪场、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2个户外高山滑雪旅游项目成为六安旅游新的增长点,中沏见山水、大别山房车营地等27处休闲露营地各具特色,全国群众登山健身赛、六安马拉松等大型体旅赛事吸引超20万游客……
当前的六安,“人人都是迎客松”志愿服务活动暖人心扉,典型人物与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案例熠熠生辉。景区景点、旅行社、旅游民宿、星级饭店品质与服务日益完善,这一切都源于我市2024年逐步探索并试点推广的“极致服务看六安”旅游安全服务体系化提升行动。

2024年以来,我市以“确保细致、坚持精致、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聚焦文旅市场本质安全提升、市场经营主体意识提升、旅游行业服务水平提升,出动文旅执法人员2.05万人次,检查文旅单位8700家次,牢牢守住了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文化赋能 文旅持续激发动力释放潜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
如何精准精彩地讲好六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打造鲜明独特的文旅品牌形象,形成持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是崭新的时代课题。
我市坚持系统思维,利用互联网全时段传播优势,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创新整合策略,多维度组织采风活动,精准化开展数字营销,加快构建“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红得久”的品牌形象。同时,注重活动引流,通过举办各类独具特色的旅游主题推广活动,让“老地方”时时都有“新花样”,扩大旅游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
如今的六安,围绕“一句话叫响一座城”,向游客递出了“春游江淮 花开六安”“清凉一夏 避暑六安”“璀璨金秋 丰收六安”“温泉滑雪 童话六安”四张主题分明的“文旅名片”,全方位展现其作为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研学大别山行走的思政课”“跟着系列主题游六安”“寻找六安的N种打开方式”等特色产品体系惊艳登场。
“山海情谊深 ‘锦’绣六安好”2024上海六安文旅对接会现场气氛热烈,通过发布大别山滑雪旅游度假区、陡沙河温泉等冰雪季特色旅游产品,吸引了在场嘉宾的浓厚兴趣。天堂寨景区、万佛湖景区、迎驾国旅与锦江旅游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地文旅企业合作迈出重要一步。围绕水门塘酒店、汤池镇温泉小镇、君颐温泉酒店、松源湖康养度假基地等项目展开详细推介,充分展示六安丰富的旅游投资潜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加快大别山(六安)温泉康养产业发展,扩大冬季文旅产品消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童话大别山 冬游来六安”安徽文旅“皖美冬日”营销推广季六安主场活动、第七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首届六安市滑雪嘉年华等大型主题活动和“冬韵、冬味、冬行、冬享”四类共700余场活动,整合大别山山水风光、冰雪休闲、温泉养生、中医药食等资源优势,为广大游客呈现一场精彩纷呈、流连忘返的温泉康养“六安之旅”。
2024年,市县携手奔赴合肥、上海等地,20场文旅资源推介会连番上演。710万元文旅消费券惠泽四方,带动消费约1.25亿元。“文旅融合看六安”央媒六安行活动浓墨重彩,“两微一抖”等新媒体矩阵精心雕琢,425万条城市旅游欢迎短信、300万条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广告目不暇接,新媒体与高速、高铁、机场等线下载体交相辉映,“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的知名度、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六安将持续建立与全域旅游发展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体系、产品供给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并着力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监管机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应急体系、旅游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打造优质旅游服务品牌,满足游客对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和审美追求,提高游客体验度、舒适度、满意度,奋力打造全国知名红绿交融文旅康养基地、长三角高品质休闲度假康养旅居目的地和上海市、合肥市最美‘后花园’,让文化和旅游业成为美好生活的标配。”市文旅局局长秦国伟对发展信心满满。


(张丽 张露露/文 黄敦明 周宜林 张玉良/图)





| 采编:刘进 | 校对:闵永燕

| 复审:周伟 | 核发:张春云

| 来源:六安文旅


主办 /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 / 市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中心
协办 / 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

点亮👍和❤️

分享给更多人👇

六安市人民政府发布
发布政府信息,解读政策文件,回应社会关切,推进政民互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