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创新,或许是过去几年所有行业从业者对海辰储能这家行业明星企业的最大感受。自2019年正式成立之后,这家致力于成为“全球储能电池第一品牌”的初创型企业,不仅推动着国内外储能电池市场的发展,也在新技术路线领域不断探索。2024年12月12日,以“能源自由·新世界” 为主题的第二届海辰储能生态日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在线上线下能源企业代表、行业同仁的共同见证下,其全球首款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Cell N162Ah隆重亮相。海辰储能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Cell N162Ah该产品循环寿命超过20000次(70%SOH),在10C超大倍率条件下进行放电,容量保持率高达85%。同时,具有高热稳定性的技术路线及电池化学体系的优化,以及0V超长货架期存储的特性。基于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海辰储能坚信,未来钠电储能成本回归是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呼吁通过大规模量产和技术降本打通钠电储能的商业化逻辑。“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是掣肘钠电储能规模化发展的两大‘顽疾’,而高安全和全生命周期低成本则是钠电储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海辰储能研发钠电系列产品的底层逻辑。”海辰储能电池研究院院长郑建明博士及钠电项目负责人认为,“钠电的成本有望于未来三年比肩锂电,未来五年优于锂电”。作为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Cell N162Ah预计于2025年Q4量产。随着该产品的量产配套,将为储能市场提供更多高安全、全生命周期低成本、高兼容且满足多元化的钠电储能电池解决方案。与其他纷纷推出钠电储能产品的企业一样,海辰储能也是瞄准了钠电的千亿蓝海,并认为该领域发展空间巨大。郑建明博士表示,自然界中钠储量丰富,其地壳丰度是锂元素的400倍以上,如果将其1%做成钠电池,按照全球储能每年新增1TWh计算,可满足150亿年的储能需求。而随着储能领域的需求从GWh 到 TWh 的推进,成为了钠电在储能领域高速发展的新契机。根据《中国钠离子电池产业技术路线图》预计,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将突破1GWh,2025年规划产能将达到60GWh。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预测更为乐观,预计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超1.5GWh,同比增长达200%。2025年出货量超4.5GWh,2030年出货量有望超30GWh。具体到项目层面,根据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4年1-5月,钠离子电池(包括电芯、电池PACK)产能规划建设超过70GWh,总投资额超400亿元。在政策层面,从工信部再到地方各相关部门陆续出台的诸如《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中,也都明确和强调了推动钠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以提升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此外,钠储示范项目超百兆瓦时的项目也都相继落地。2024年5月,我国首个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广西南宁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正式建成投运,该项目总容量超过100MWh;同月,我国首个百兆瓦时级别的钠电池储能项目——湖北大唐100MW/200MWh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一期工程也建成投运,投产规模达到50MW/100MWh;2024年6月,广州发展集团在湖北洪湖市亦开工建设了一座100MW/200MWh的钠离子储能示范项目等等。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钠电储能产业已经逐渐成势。不过,“繁荣”的背后亦有隐忧。钠电池之所以会成为电池领域的大热“赛道”,离不开曾经疯狂飙涨的碳酸锂价格。2022年11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度突破60万元/吨大关,彼时,众多厂家纷纷宣布布局钠电,又因为成本价格优势,钠电替代锂电的呼声四起。然而,成也价格,败也价格。因碳酸锂高价而被持续关注的钠电池赛道,随着2023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崩塌,也随之失去了市场的高关注度。甚至在碳酸锂价格跌破10万元/吨大关后,还有部分企业发布公告称延缓推迟钠电相关产能和产品。那么,在市场较为低迷的情况下,海辰储能缘何选择此时推出钠电储能新品?“钠电是一条数千亿级长坡厚雪的大赛道,不能只看眼前,要用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眼光看待问题。我们希望借助现在这个机会呼吁业内同仁,一定要在周期起伏中保持坚定信心、在产业攻坚时充分预计困难、在差异竞争中努力团结互助。”郑建明告诉「储能100人」,“虽然有部分企业暂时选择退出,但也有更多企业加入”。事实的确如此。早在钠电开年“遇冷”时,业内头部电池企业就一直在逆势挺进。目前已有超过30多家钠离子电池企业进入中试阶段。另外,宁德时代、比亚迪、中科海钠、鹏辉能源等企业也纷纷发布钠离子电池产品,并宣称大额订单在手或具备量产供货能力。在海辰储能看来,钠电未能实现产业化应用,是因为钠电没有找到真正大规模应用的大众场景。而储能是最有可能实现应用突破的大众场景,推出∞Cell N162Ah钠电储能新品,亦是顺势而为。“我们想提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即电力储能是钠电匹配度非常高的应用场景。同时也向大家分享我们的技术路线,希望大家一起把规模做起来,规模上来了,成本自然就下去了”。海辰储能钠电项目负责人进一步补充到,“钠电储能更像是一个有补充作用的产品,而非是直接取代锂电池的技术。二者有不同的适应场景,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厦门总部基地钠电的技术路线有很多种,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技术路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模化量产进程。虽然主流技术路线尚未确定,但产品基本绕不开钠电正极材料的三大技术路线: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以及普鲁士蓝(白)。负极材料则以硬碳和软碳为主,不同技术路线性能和成本差异较大,业内还存在争议。其中,聚阴离子类化合物呼声最高。高工产研钠电研究所(GGII)预计,未来这一技术路线有望成市场主流技术路线,预计2030年市占率可超45%,主要因为:1)循环寿命高,聚阴离子体系循环寿命基本在4000次以上,理论循环次数可达10000次;2)成本低廉,与层状氧化物钠电池相比,聚阴离子钠电池(磷酸铁钠、硫酸铁钠)成本低0.1-0.15元/Wh,且循环性能更好。海辰储能跟大家分享的正是聚阴离子技术路线。根据郑建明介绍,海辰储能长循环钠电技术专为储能而生,可以实现提升3个数量级电极电子电导率,≥97%能量效率。具体来看,此次推出的∞Cell N162Ah钠电新品,具备独创的长循环钠电平台,实现了长寿命(循环寿命高达20000次)、宽温域(-40℃放电容量保持率高达92%)、高倍率(10C大倍率放电,容量保持率85%化学体系支撑4C快充循环)、高能效(25℃ 0.5P能效达97.1%;5℃ 0.5P能效达 97.9%)、高安全(0V存储、0V运输、0V模组组装,实现极致安全)等特性。“我们不是心血来潮突然做钠电,而是为之准备了3年多,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研发团队,从材料、电解液、电芯设计等等都有专职研发人员。2023年初,公司还专门把钠电团队从研究院分离出来,就是为了不让其他业务干扰我们。”海辰储能钠电项目负责人坦言,“上述几种技术路线我们都研究过,别人踩过的坑我们也踩过,但基于储能场景需求,最终确定了聚阴离子技术路线,并且通过财务模型测试,在特定极寒极热高倍率场景下,在客户层面已经可以达到比锂电便宜。”众所周知,没有规模化就没有降本,而没有降本又很难实现规模化,所以当务之急是抓住机会,把应用场景打通,号召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包括前端材料,以及后端系统集成,先把量做起来,要形成完整的产业、商业闭环。而在降本方面,海辰储能的致胜法宝是:1.提升能量密度;2.规模化量产;3.高度复用磷酸铁锂全产业链。对于钠电储能未来的展望,海辰储能坚信,2025 年将成为钠电储能产业的拐点。1P及以上功率场景,钠电已具备经济性优势,随着规模化发展,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锂钠互补、锂钠齐飞的产业局面,未来3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量级。事实上,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Cell N162Ah只是其第二届生态日推出的新品之一。活动现场,海辰储能接连抛出了三款重磅产品,包括全球首发其∞Power 6.25MWh 2h/4h时空定制大容量储能系统、免安装家庭微网系统HeroES。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鹏程表示,三大创新产品,致力于让极端环境实现钠电选择自由、让电力储能实现时空定制自由、让亿万家庭实现能源智联自由,从而打开通往“能源自由·新世界”的大门。海辰储能能够持续优化产品功能,不断加快服务创新迭代,源于其自身深厚的技术实力。王鹏程介绍到,“海辰储能就是技术起家,高层都是深耕行业十几年的技术派,早就认识到技术实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自2019年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时刻不忘技术创新”。经过5年多的积累,海辰储能已经具有成熟的技术沉淀,培育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研发队伍。在厦门、重庆、深圳等地设有4个研发中心,研发人员1200+,申请专利知识产权3900 +。重庆制造基地生产线在多重实力加持下,海辰储能一直稳步前行。早在2022年电池出货量就已经高达5GWh,当年在行业内拿下中国储能电池交付项目数量及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双第一”。复盘即将过去的2024年,海辰储能始终沿着既定的产业方向,持续深耕、迭代,并取得了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出货前4的骄人成绩(Source:InfoLink数据库)。海辰储能创造的速度神话远不止于此。其位于重庆的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从初次见面洽谈到签约,仅用了48天。2022年11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4月项目一期一阶段建设单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12月实现投产运营。这创造了百亿级工业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次年投产的“海辰速度”。无论是屡次刷新海辰速度还是不断升级迭代产品和服务,背后折射出的是其高举高打的战略决策。成立伊始,作为一家初创企业,海辰储能却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颇为远大的目标——成为“全球储能第一品牌”。撑起这份雄心的除了深厚的技术底蕴还在于海辰储能精准的企业定位。其敏锐的发现了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底层需求的差异,从独立的认知高度把握储能赛道,聚焦储能专用电池方向。截至目前,海辰储能已在全球形成1个中心,4个制造基地,4个研发中心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全球出货量达40+GWh。此外,强化巩固上下游供应链体系,重视和对合作伙伴互惠互赢亦是海辰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成立5年以来,海辰储能已经整合了储能生命周期中的全部资源,希望在高度同质化的赛道上,为加入生态圈的伙伴提供独特的体验。随着储能电池进入大规模的制造时代,电池制造能力及交付能力都将成为电芯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是电池在未来10-20年里能否真正发挥全生命周期价值的基底。而海辰储能已经在国内的福建厦门、重庆铜梁、山东菏泽形成了3个制造基地,且厦门、铜梁均已经正式投产运营,这为海辰储能打造全球储能电池第一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钠电储能市场正处于从0到1的阶段,格局尚未形成,海辰储能作为储能领域第一阵营的代表企业,正在不断挖掘钠电储能发展的痛点,持续优化产品功能和服务,加强巩固行业地位,打开钠电储能应用的新世界,让极端环境实现钠电选择自由。联系微信:18611722885。添加请注明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