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如炬,照亮前行之路;老一辈建设者如磐,奠定发展之基;当代青年如风,吹响创新之号。
在国庆节来临之际,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罗免镇组织推出“头雁说变化 雏雁谈发展”专栏。邀请5名村党总支书记作为老同志代表,聊变化、谈发展,讲述他们怀抱理想历经艰苦奋斗,如何带领村民致富、修路、建设美丽乡村,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记忆回顾75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鄢顺忠
高仓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62岁,党龄30年
我于2004年4月到高仓村任职,不知不觉在高仓村工作已二十年,这二十年来,我通过“用脚量、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思、用心干”的方法,走遍了高仓村的沟沟岔岔,访遍了高仓村的困难群众,听遍了群众的所需所盼,想遍了高仓村致富增收的办法,在村内一没技术、二缺资金、三无市场的现状下,2004年起通过招商引资,陆续引入7家企业,逐步改变了过去高仓村内无企业支撑、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差、村集体经济收入入不敷出等问题,促进了本村人才回流,引导群众就近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家家户户盖上了楼房、开上了汽车,种不出粮食的贫瘠土地结出了工业硕果,这便是高仓村从农业薄弱村发展成为工业示范村的起源。产业兴旺后,高仓村党总支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2024年正式升格为高仓村党委。
李加轶
则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64岁,党龄32年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成立75周年华诞。记得39年前的今天,我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建设家乡的决心来到了则核村担任副主任。几十年来,跟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则核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村民,到现在吃得精穿得好,家家户户通了水电,不用再去到数百米外的水源挑水喝,也不用再点煤油灯照亮;从土基房到砖房,从蜿蜒泥泞的土路到道畅路洁的水泥路,从垃圾满地到使用垃圾房......大家都过上了温暖、舒适、富裕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能够服务农村、助力乡村振兴,我倍感自豪。
李正贵
西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64岁,党龄40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四十六个年头。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家乡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西核村穷乡僻壤,温饱问题无法解决,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1992年我回乡带头试点种植了10余亩杨梅,1997年时开始试花挂果,正式拉开了富民杨梅向浙江引种的先例,2023年西核飞机果成功创建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前杨梅年产量约229吨,可实现139万元产值,西核村民依靠杨梅闯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如今的西核在杨梅产业的带动下持续推动绿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开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乡村振兴事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西核村也在2023年被评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李 文
石板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62岁,党龄25年
我出生于60年代初,见证了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全面脱贫等一项项伟大成就,75年来,一个繁荣昌盛、日新月异的泱泱大国不断向世界呈现精彩。石板沟村与全国一样,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自2005年开始,先后修建了石板沟水库、长田村三面沟、石板沟光伏提水工程等水利工程,改善了几十年来千家万户人畜饮水困难;新建了村民健身活动场所、儿童之家、图书室等文化场所,村民精神生活更加富裕。此外,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按照“春季种植豌豆,夏春两季种植烤烟,冬季种植萝卜,亩均产值可达到1万元以上”的致富思路,逐渐改变了村内一穷二白面貌。举办花山节、火把节等系列民俗活动,不仅加深了各族同胞的交流交融,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传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汪 福
糯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62岁,党龄14年
糯支村是一个彝族、苗族为主的高寒少数民族村,三十年前的糯支村一寸水泥公路也没有,出门爬坡,人背马驼,一个大村组只有几间小瓦房,其余都是茅草房、木板房、土墙房,因民族习惯而引发矛盾纠纷层出不穷。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通过村“两委”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糯支村有了崭新的面貌,秉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流转土地2000亩发展高原苹果种植,2023年苹果产值达1360万元,群众每亩增收2-4万元;与垦业畜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实施蛋鸡养殖项目,每年实现项目产值11.2万,带动近150名群众增收致富。通过“产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模式,糯支村的村民人均收益提高到1.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1.1万元到2023的22.88万元,实现了跨域式增长,谱写了新时代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篇章。
文字 | 姜龙美
一审/排版 | 杨金怡
二审 | 蔡良君
终审 | 关绍明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