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鉴”玄武丨当青瓷遇上莲花

文化   2024-09-24 20:56   江苏  


1972年

南京东郊麒麟门外灵山

发现了一座南朝梁代大墓

墓中出土了一对青瓷器

其一残损,后经修复

另一件保存完好

现藏于六朝博物馆

它就是《遇“鉴”玄武》第五期

要为大家介绍的

“青瓷之王”——南朝•青瓷莲花尊




一件瓷器上,能有多少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来自长江路小学的杨牧之

漫步于六朝博物馆二层竹影荷香之间

古朴典雅的园林景观

不禁让他诗兴大发


杨牧之一边吟诗诵词

一边感慨古人对莲的钟爱

在他的身旁

青瓷、陶俑、墓志、石刻等

一件件六朝时期的艺术珍品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自古以来,人们常以莲花来托物言志、自我勉励。其实,在六朝博物馆,也有一件与莲花相关的文物”。“六朝青”志愿者吕世琳说着便将杨牧之带到了一个独立展柜前。


一片单独的空间

一个单独的展柜

C位摆放着来自南朝的

青瓷莲花尊

妥妥的“镇馆之宝”级待遇



随着吕世琳的进一步解说

青瓷莲花尊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


青瓷莲花尊可谓青瓷里的“颜值担当”,六朝博物馆这件青瓷莲花尊堪称“莲花图鉴”,它通高有85厘米,浑身上下,处处是莲,上有莲瓣形盖,宛若一朵盛放的莲花。腹部凸雕多层莲瓣,上半部分一朵向下盛开的覆莲,下半部分一朵向上盛开的仰莲,两朵莲花仿佛拼合在一起。底部的两层莲瓣,莲尖微微翘起,与腹部的莲花相呼应。莲花造型多样,层厚而均匀,胎釉结合牢固,埋藏千年而未脱分毫,其工艺之精湛可见一斑,故而有“青瓷之王”的美誉。



“为什么要雕刻这么多莲花

在一件瓷器上呢?

看到这里

相信你也会发出和杨牧之一样的疑问

这就要从青瓷莲花尊

出现和盛行的年代说起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已开始以高岭土为原料制成白陶。东汉时期,由于长期经验的积累、烧制条件的进一步完备,在浙江上虞一带首先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青釉瓷器。


东晋晚期,瓷器上开始出现简单的莲瓣纹,到了南北朝时期,佛学文化蔚然成风,莲花尊成了当时最流行的青瓷器型,于是各地纷纷开始,制作起莲花尊。



青瓷莲花尊也会撞衫?


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

是一个典型的“分裂”时期

南北方政权独立并存,相互敌对

但六朝博物馆的青瓷莲花尊

却在北方找到了多件“同款”



它们外表十分相似

细节却各有不同

而这些异同

又恰好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传播和演变

但是像六朝博物馆里这件

如此精致细巧的不多见

因此,它能卓立于六朝青瓷器之中

堪称“青瓷之王”



整个器物将刻划、浮雕、堆塑、模印、浅刻等多种技法施于一体,造型端庄宏伟,装饰华美瑰丽,显示了当时青瓷器烧造水平,这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莲花尊的真实身份是?


《说文解字》中记载

“尊,酒器也”

但“酒器”之说在它身上

似乎并不成立


首先它满身是莲,莲花是佛教的象征之一,瓷器上的菩提叶、忍冬、飞天等元素,也都与佛教有关。众所周知,“不饮酒”乃是佛家的戒律;其次,它的内壁没有进行抛光处理,十分粗糙,而生活中使用的酒具都会进行抛光处理,因此,专家推测它很可能是佛教礼器。



中国瓷文化

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缩影

是土与火的艺术

是匠心与智慧的结晶


青瓷莲花尊

华丽的纹饰,恢弘的气势

仅仅是在馆中凝神静观

便仿佛越过时空

感受到当时制瓷手工劳动者的心血与汗水

它,就在这里

静静地讲述六朝青瓷的故事!


一个小科普

六朝博物馆青少年志愿者“小青莲”这个名字的灵感就来源于这件青瓷莲花尊哦!


 -往期回顾-

   来源|玄武发布

审稿|陈雪媛

审核|蒋   澎

发布|蒋译桥



呦!玄武
青春与我们同行,伙伴在这里相遇。呦!原来你也在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