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保护——前沿技术

文摘   2024-07-13 20:01   北京  


长江大保护事关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事关母亲河的永续发展、生态安全和文明传承,事关人民福祉,5月24日下午,第六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举办了长江大保护——前沿技术专题论坛(召集人:尹炜 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亚松 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城市环境研究所主任工程师),论坛邀请了来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多名行业专家学者参会发言,围绕“溯源模拟”、“传输调控”和“治理修复”三个主题开展交流。


主持人:尹炜  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求稳提出目前太湖流域污染管控的主要难点是负荷管控不清晰、传统污染物与新兴污染物交织、水资源刚性需求限制,针对性提出基于水文模型耦合同位素的负荷来源解析方法,并提出太湖氮磷的负荷管理方案和技术。


河海大学教授李轶提出磷素微生物指纹信息河湖泥沙溯源技术,并提出利用微生物指纹信息进行磷溯源的四个关键环节:微生物群落是否存在差异性、指纹信息数据库构建、微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微生物指纹信息溯源追踪模型构建。同时分享了该方法在洞庭湖和太湖泥沙溯源的成功案例。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孙德智针对城镇面源对流域污染贡献不清的问题,提出“受纳水体质量守恒法-PMF模型-下垫面污染负荷核算法”的城镇面源污染源解析方法溯源方法,并分享了该方法在重庆的应用案例。同时孙教授提出可以利用三维荧光光谱/FT-ICR MS法解析受纳水体DOM贡献。


同济大学教授尹海龙分享了利用先进低成本传感技术实现区域时空的高频监测、利用算法进行智慧管控的思考,并介绍了智慧化管控平台在排水管网检测、分区水账核算、突发性排放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中建三局水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汤丁丁认为目前管网的两个问题是雨水排水不及时和污水收集率低,并结合中建三局在管网方面工作的经验,提出管网发展方向应是资产数字化、管理智慧化和更新维护智能化。同时分享了机器人在管网检测、清淤和修复等场景的应用。


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专业师张驰提出目前排水管网CCTV检测的最大问题是人工检测漏检率高,针对性提出基于AI视觉模型的排水管网缺陷检测技术,该技术具备面向管理需求、高效快速、高通量和可拓展性强等优点。同时他分享了该技术面向生产实践、应用研发和仿真孪生三个不同目标场景应用的思考。


中山大学教授马保松系统梳理了目前国内外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现状,对比了各种非开挖修复技术的优劣点,并指出LED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在修复速度等方面的优越性。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运林提出利用高光谱近感技术进行水质监测的原理和设备开发经验,通过算法开发迭代实现了绝大多数水质指标精度高于85%,同时分享了监测设备在全国30多个湖泊场景的应用经验。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霍守亮分享了铜负载玉米秸秆生物炭去除铜绿微囊藻效果及机制研究,将铜对蓝藻去除和生物炭对藻毒素吸附去除优势结合,揭示了铜负载生物炭在养分元素去除、生物炭遮蔽和细胞胁迫损伤等方面抑制藻类的机制,发现了2.5%铜负载生物炭抑制可100%去除藻胆蛋白。


中科院重庆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哲分享了对大型水库碳源-碳汇双向过程、双重属性的思考,提出需要用生命周期的视角看待水库碳源和汇的问题,发现三峡水库蓄水位提升有利于总碳排放降低,并建议通过提升CO2固定、增强有机碳持留力和减少非CO2温室气体排放可实现三峡水库增汇。


南京大学教授李爱民认为经过多级工艺处理的工业园区污水排入长江后仍会造成显著的生物毒性,分享了南京化工园区“三级控制-三级标准”的管控经验,并提出了“树脂吸附+水蒸气再生”等新污染物控制技术。


三峡集团努力推动共抓长江大保护纵深发展,积极探索并推动长江大保护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本次论坛立足于长江大保护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分享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聚焦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溯源模拟、传输调控和治理修复等关键技术领域,通过相关领域前沿技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享,推动长江大保护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从而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


往期精彩内容可点击下方报告合集查阅~





      编辑 | 吕熠、刘胜

审核 | 陈湘静

发布 | 胡雅俐


- END -

城科会水分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的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的专业分会,是该领域科学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促进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