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刻苦+听劝:面试准备的主打歌

职场   职场   2024-08-12 08:44   北京  

签卡上岸了,终于拥抱自己的梦中情岗。在兴奋之余,收获了很多转友的祝福,也有几位转友咨询我,如何做好面试准备工作?
诚惶诚恐之余,我对半年来的面试准备,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深深感到:我最大的幸运,来自黄寺学习小组组织的模拟面试;最多的收获,来自梦回十几位老转手把手的指导帮带;最强的体会,应该是“刻苦+听劝”。
面试没有时间窗口,需要的是提前准备。相比笔试长达半年的战备周期,面试准备似乎没有那么迫在眉睫。然而,从一开始,梦回老转就在大课里反复强调:“笔试敲门砖、面试定生死。”“面试准备,要和笔试备考同时开始”。有老转在线下指导时,专门指出,从笔试结束到出分→报岗→面试,可能只有2周时间,根本来不及准备面试。

我们小组是听劝的、幸运的,线下模拟面试和笔试刷题同步推进, 线上面试打卡一直坚持。有时刷题刷累了,大家就几个人临时组队,每人选择一个岗位,轮流充当考官,练上一遍。为了确保线上打卡效果,我们还专门邀请老转入群坐镇,对每日出题解题进行指导。有时针对一道人际关系题的答案,大家甚至争论到面红耳赤,讨论得热火朝天。
回头看这些场景,我们的答案或许青涩、稚嫩,我们的想法或许幼稚、可笑,但只要敢于开口、勤于输出、善于思考,就迈出了面试“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事实证明,练与不练、大不一样,从一开始的磕磕巴巴、胡说尬聊,到熟练后的要点式、条理化、逻辑化叙事,前后的差异,有如脱胎换骨、云泥之别。与此同时,练多练少,也不一样。有的同学只参加了一两次,就大受挫折,从此只当观众、不再上台,然而,“台下围观一百遍,不如上台来一面”,练过四五轮的转友,在输出时显然更加自信、更加流畅。

面试没有固定模式,需要的是反复请教。关于面试训练,我和所有转友一样,从一开始就是陌生的。参加第一次模拟面试时,就被梦回老转问得坐立不安:“请用三个关键词形容一下我们公司”“有人说没有准备就是准备失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请以董事长秘书的身份,起草一份公司向董事会成员的半年报。”虽然磕磕巴巴答完,但有些回答显然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事后老转专门针对我的回答,进行了深入点评,深刻指出了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痛定思痛、痛不可当。我好歹也是历经各级机关成长、具有多岗位任职经历,20多年摸爬滚打、点灯熬油,内心已经修炼到强大无比,脸皮早已练就铜墙铁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哪个题型弱、就有针对性地重点弥补——毕竟,自己已经41岁了、又是大龄技术转,想要逆风翻盘,就要抓住面试这根救命索。

幸运的是,半年来,前前后后有20多位梦回老转莅临学习小组,指导模拟面试。我先后参加了5轮有老转指导的模拟面试:每练完一次,就自己复盘一次;哪个应知应会没掌握好,赶紧记在本子上、回去查找;哪个题目没答好,就专门去请教考官:怎么答这个题才好?
我所接触的梦回老转,都是热情的、友善的、乐于助人的。我所有的疑惑、迷茫、不解,在老转们耐心的指导下一一化解,逐渐达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佳境。尤其是“普罗米修斯的火花”强调“军旅十问”后,我按照要求,结合自己的经历,精心准备了有故事、有做法、有启示的“军旅十二事”,先后发给“普罗米修斯的火花”“四火”“深蓝”等多位老转,根据他们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确保自己在踏入面试场前,手握精确制导的高能弹药。
面试没有标准答案,需要的是刻苦练习。关于面试答题,到底怎么样才能答准、答好,答到考官心坎上?这是很多转友都关心的问题。我的答案是苦练——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一路练出来的。

在面试准备过程中,我结合自己大龄转的特点,发挥多岗位历练、机关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早早准备好了自我介绍,并专门针对“为什么转业”“介绍优缺点”“具有哪些优势”等问题,工工整整地准备了答案。
后来,有老转指出,过于书面化的答案,不利于口语表达和交流。我在此基础之上,对自我介绍进行了4轮修改,直至在老转指导下,修改完善出了自己很满意、老转看了也认可的魔改5.0版。从此之后,只要一有时间,我就随机练习一段自我介绍,前前后后,练了大概70多遍,直至滚瓜烂熟、信手拈来。
为了更好地模拟面试真实场景,我们还特意邀请了4位央企的HR充当考官,进行企业专场模拟面试训练。一位平时不怎么参加训练的基建营房岗转友,在人岗匹配的情况下,自信、专业地展示自我,迸发出了超前的战斗力,被HR称赞为“全场表现最佳、展现了部队团以上领导干部的风采”。面试结束后,我们专门整理了面试录音,总结归纳出了“立足目标岗位准备应知应会”“重视军地差异”“自信很重要”“正确展开薪酬谈判”等面试诀窍。后来,我们又组织了“中直单位面试专场”“女转专场”座谈等,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回顾半年面试训练的心路历程,我深深地感到,“笔试敲门砖、面试定生死”,真的是至理名言。面试要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千锤百炼的面试训练,绝对是有价值的:只有经历过答不上来的被动、面红耳赤的尴尬、坐立不安的窘迫,只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自我较劲,才能在一次次“红蓝对抗”中成长提高。
“心怀热爱、奔赴山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如果面试场是一个舞台,“刻苦+听劝”,就是我奔向梦中情岗的主打歌。
再次感谢梦回众多老转对黄寺学习小组和我的指导帮带!







梦回连营
定位于有从军经历人员的综合类平台,聚焦北京地区转业军人,提供转业咨询、交流互助、职场生活等领域的优质内容;倡导阳光、敬业、有热爱的生活理念,致力于和有追求的战友一起提升自我,内外兼修,互助共享,传播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