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杨振
来源 |紫翘书桌
当今这个时代,很多年轻人沉溺游戏、抖音,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感觉活着没什么意思。
曾经有一个高中生给杨绛写信,请教人生的困惑。
杨绛的回信只有一句话: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想得太多,而读书太少。
然而,读书太少的人是无法理解读书的好处的,因为她没有尝到过读书的甜头。
读书到底有多好,爱读书的人才有发言权。
读书:是人生的避难所
阅读能够使人得到心灵的慰籍。
在迷茫,无助,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阅读中汲取力量。
阅读是和他人的深度链接,别人的故事会触发自己的灵魂。
触及真我,就能够感受到来自灵魂的力量。
存在主义心理大师欧文·亚隆,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
贫民窟里老鼠横行,爸爸忙于生意,母亲情绪不稳定。
为了逃避恶劣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他一头扎进书里。
10岁开始读小说,一本接着一本地读。
是书籍陪着他走过黑暗的童年,是书籍带给他心灵的力量,阅读成就了他的事业。
他把自己的事业定位为讲故事,讲治疗师与人相遇的故事,讲人和人建立联结的故事。
因此,他开创了独特的写作题材——教学小说。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主人翁安迪,在肖申克监狱里办了一个图书馆。
为枯燥的监狱生活,打造了一个精神的避难所。
安迪通过这所精神的避难所,坚持挖洞22年,终于越狱成功,获得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自由。
环境能够禁锢一个人的身体,但无法禁锢人的灵魂。
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有选择的自由。
阅读就是通往精神自由最简单的一条路。
感觉人生无趣,只是因为我们读书太少了。
读书:深刻地理解世界
杨绛说,读书是“隐形”的串门儿。
读书可以和世界上最杰出的人物见面,不需要打招呼。
随时可以去他家,也随时可以离开,来去自由。
有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还是需要点成本的。
而读万卷书成本相对较低,甚至可以免费,是最低成本的阅人无数。
杨绛从小就爱读书。
她说三天不读书就不好过,一周不读书,一周就白过了。
去清华之前,她在东吴大学读书。
东吴大学没有文学系,她选了政治系。
但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图书馆。
图书馆中外名著应有尽有。
杨绛如饥似渴,看了很多英文原版文学书,也为她的翻译打下良好基础。
杨绛和钱钟书都极爱读书。
在牛津大学的两年里,两个人经常泡图书馆。
文学、哲学、心理学、历史学,无不涉猎。
阅读滋养着他们和他们的爱情,她和钱钟书经常对坐读书,互相分享。
杨绛和钱钟书一直生活简朴。
他们住的宿舍三房一厅,没有过多装饰,把客厅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图书馆。
杨绛说:
没有书,就像生活里没有阳光,沙漠里没有绿洲。
无论何时,书籍都是杨绛源源不断的能量源。
阅读,让她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也对抗无常。
即使在女儿和丈夫相继离去的晚年。
她也能够通过阅读,排遣孤独,保持创作的热情。
对她而言,亲人没有离去,他们只是睡着了,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了她的生命里。
阅读,能够不断丰富阅历,提升认知。
阅读,可以和大师对话,走到人性最深处。
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让人始终保持对世界和自身的观察。
阅读,能够让人变得深刻,淡然,不争。
生命短暂,不能荒废,有限的时间要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03
一个人之所以会无趣,是因为对生活的感知不够。
而阅读可以打开感知力,提升语言的魅力,让灵魂变得有趣。
民国才女林徽因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灵魂。
林徽因从小饱读诗书,涉猎广泛,哲学、文学、经济学、美学、艺术……。
这些精神营养,让她总是有话可说。
无论面对的是政治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家还是经济学家,她都能主导话题。
林徽因所到之处,总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成为焦点人物。
每个人都喜欢听她说话。
林徽因学识渊博,幽默风趣,有态度,有见地。
就算她的批判很犀利,也没有人记仇,因为这是纯学术性的。
她能够传递新知。
大家都会惊叹于她的才华,享受她的妙语连珠,口吐莲花。
也难怪才子徐志摩都拜倒在她石榴裙下,哲学家金岳霖为她终身未娶。
她嫁给了梁思成后,在她告知丈夫她同时爱上两个人时,梁思成说尊重她的选择。
一个女人有何等的魅力,能让三个男人为她倾倒。
这就是读书的魅力,腹有诗书气自华。
魅力和气质,与美丽无关,而是由内而外的高贵和有趣。
《奇葩说》的辩手詹青云的辩论风格被大家喜爱。
她能够从生物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出发,旁征博引、行云流水。
然而,詹青云是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
她从小学到高中,先后转学6次,在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倒数,以至于老师告诉她妈妈:“这孩子肯定考不上高中,还是送技校吧。”
如果到此结束,詹青云这个名字也不会如此响亮了。
家里欠债百万,送她去哈佛读书。
她游历了20多个国家,可谓是行万里路了,可这一切都源自于她读了万卷书。
詹青云从小就爱读书,什么书都读。
妈妈给她买的书,很快就看完。
实在供应不上了,妈妈干脆把她带到图书馆。
结果到了高中,这孩子成绩突飞猛进,读到了哈佛博士,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同学们评价她:詹青云好像看过世界上所有的书,什么都知道。
可见,一个有趣的灵魂是由万卷书积累而成的。
读书和不读书的差别太大了。
很多人会把博士想象成书呆子,可是爱读书的博士就完全不一样了。
读书,能够让人博学,任何话题都能侃侃而谈。
不但如此,读书越多的人越谦虚,越不会咄咄逼人,会让人如沐春风。
詹青云的成功,也让很多父母看到:
从小不是学霸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学霸。
前提是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一旦爱上读书,一个人的未来不可限量。
孩子的幸福感不仅仅是物质带来的,还有精神。
有趣的灵魂走到哪里都能悦己悦人。
在我看来,教育的第一任务,应该是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
这就对父母有很高的要求,父母爱读书,才能营造阅读的氛围。
民国才女大多有个共同点,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她们从小就爱读书。
阅读杨绛的传记,对父母们会有启发。
比如,如何创造孩子阅读的氛围,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提醒:公众号改版,没有星标就容易错过推送! 快来给【财经策论】点个星标 从下方点开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点赞】【分享】是对文章最大的赞赏— 点击👇名片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