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通常被称为“中风”,在冬季是中风的高发期,可能会导致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然而,人们往往会忽视一个相关的并发症: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大约30%的卒中患者会遭遇抑郁症状。年龄、性别、卒中的严重程度以及社会支持等众多因素都可能对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产生影响。对于卒中患者来说,除了关注其身体康复,维护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早期识别和干预卒中后抑郁,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今天,我们来探讨卒中后抑郁及其预防措施。
01
为什么会出现卒中后抑郁?
中风后抑郁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多个方面。一些因素可能与患者的生物遗传、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有关,而其他因素可能与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等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引发卒中后抑郁的原因:
1
心理因素
脑卒中发生后,大多数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会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这些缺陷可能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引发抑郁。
2
生理因素
脑卒中对脑细胞的破坏会影响情感调节相关神经递质的分泌,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状。
3
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不足、家庭关系紧张、工作和社交能力下降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当家属未能认识到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反而对患者进行指责或辱骂时;同时,社会对中风患者的关注和支持不足,也可能使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
4
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条件也可能诱发患者的心理问题。例如,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以及社交活动的匮乏和自然环境的缺失,都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卒中患者中抑郁的发生率。
02
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1
影响康复进程
卒中后抑郁可能减缓患者的康复速度,影响其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
2
增加复发风险
抑郁情绪可能导致卒中患者不遵循医嘱,从而增加卒中复发的风险,影响长期健康。
3
社交功能障碍
抑郁情绪会影响卒中患者的社交互动,导致孤立感增强,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4
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可能加剧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的损害。
03
卒中后抑郁的表现有哪些?
1
情绪变化
卒中后抑郁患者常表现出持续的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曾经喜爱、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或不再感到愉悦。甚至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行为。
2
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决策能力下降等认知功能受损的表现。
3
睡眠障碍
卒中抑郁患者常伴有失眠或过度睡眠,睡眠质量差,影响日常生活和恢复。
4
食欲和体重变化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或增加,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与情绪波动有关。
这些症状是抑郁症患者的主要表现,应在神经心理学医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自评或他评量表进行临床诊断。
04
辅助检查方法?
1
脑部影像学检查
通过MRI或CT扫描,可以观察脑部结构变化,帮助诊断卒中后抑郁。
2
神经心理评估
医生可以用一些专业的工具评估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以辅助诊断卒中后抑郁。
3
血液生化检查
检测血清中的神经递质水平,如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为诊断提供辅助信息。
05
为什么会出现卒中后抑郁?
除了在医院接受治疗,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规律服药、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之外,预防卒中后抑郁同样至关重要。以下是预防卒中后抑郁的几项措施:
1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照料,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鼓励患者在能力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同时,家庭成员需留意自身情绪的调控,避免向患者传递负面情绪。
2
社会支持
构建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同事、朋友、社区等,确保患者感受到接纳与关怀。社会支持同样有助于解决患者生活中的具体难题,从而减轻其负担。
3
康复治疗
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如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能力恢复等,有助于患者重建自信与生活技能,同时缓解抑郁症状。
4
心理辅导
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识别和调整消极情绪,提升应对卒中的能力;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组织卒中患者参与团体活动,通过分享经验、相互支持,减轻孤独感,增强社会归属感。
5
适量运动
运动可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状态。患者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例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6
自我调节
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如放松训练、冥想等,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中风后,患者出现抑郁的概率较高,且其症状常常不易被察觉,这导致部分患者未能及时获得诊断。这需要家属更加紧密地关注患者,协助他们清晰表达情感需求,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此外,为患者制定一套全面的康复计划至关重要,以确保患者能够积极地参与康复治疗,尽可能地恢复身体功能,提升生活品质,从而减轻抑郁症状,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
文字:于龙娟 甘丽芬(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