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文摘   2025-02-02 19:00   黑龙江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作者:笙歌墨玉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不知不觉间,一月送别冬寒,二月春风送暖。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一般出现在阳历的2月3日或4日。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所以古人重视立春,在古时有迎春之仪。



中国古代一些著作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以后,白天逐渐增长,气温慢慢回升,土壤由下层开始化冻,这期间仍有强寒潮侵袭,天气干旱,常有大风和降雪。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春耕大忙季节,农业生产仍要预防低温和雨雪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抓紧对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防冻保苗。


立春,也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彩饮食讲究和民俗民谚,这其中也凝结了祖先们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谚有: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立春这天,在我国北方地区,每逢重要的节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毕竟有句话讲得好“好吃不过饺子”!


很多地方立春有吃春芽的习俗,春芽指的是那些春天特有的芽菜类食材,比如头茬韭菜、春笋、荠菜、香椿芽等等。春季气候干燥,多食清淡,有益健康。


在南方的很多地方有立春吃春卷的习俗。在《岁时广记》当中记载:“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这里的春蚕指的就是我们今天所吃的春卷。


立春之后,天气回暖,大地复苏,正是一年当中最佳的郊游时间,所以在立春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踏春的习俗。大家如果感到疲倦,不妨到郊外走走,看看风景,放松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立春以后,虽然天气回暖,但是气温还是会忽冷忽热,在此提醒大家:还是要注意防寒保暖,饮食上多注意,少油腻多清淡,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春节的团圆,春天的灿烂!



作者简介

笙歌墨玉,原名阿依莎~武金玉, 黑龙江鹤岗, 写作爱好者, 喜欢在阅读中感悟人生, 在文字中品味生活,用我生活的点滴向您传播正能量,握紧智慧的笔抒写诗和远方。

微信on1578333130。

百花诗韵
用纸笔做桨,书写诗和远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