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绪不好,是因为思维不对

文摘   2025-01-15 17:01   西班牙  

作者:每晚yebo

来源:每晚一卷书(JYXZ89896)


导语

过分思考,庸人自扰。


心理学家罗斯林,曾做过一项关于情绪问题的研究。


他走访了数百位饱受负面情绪困扰的人,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行,他发现:


那些喜欢抱怨、发牢骚的人,总是习惯性地否定身边的一切;


经常焦虑的人,则通常会把事情往坏处想,一味地放大事实的严重性;


而伤心绝望的人,总爱咀嚼过去的烦恼,不断回想曾经的痛苦……

于是罗斯林得出结论:人的情绪都是来自于想法,它是思维方式在一个人身上的投射。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挑战与困境。


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对,你就会产生错误认知,从而做出不当应对,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痛苦。


一个人情绪不好,常常是因为以下3种错误思维。


1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脑海里却还在反复播放白天的糟糕画面。


被领导批评,和同事起争执,与伴侣闹矛盾……


仅仅一晚,就将过去的痛苦嚼了无数个来回,最终彻夜辗转难眠,内心更加煎熬。


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反刍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会有不顺心的事,过不去的心结。


但一直揪着过去反复咀嚼,无异于往以前的伤口上撒盐,自己折磨自己。


作家刘墉,讲过一个工程师老朱的故事。


老朱是行业里的扛把子,对公司生产的机械设备,向来很自信。


一次,他向买方介绍产品时,突然被对方打断:别吹了,我听说你们的机器会爆炸。


老朱听了,赶紧澄清说,这肯定是竞争对手散布的谣言,怎么能信呢?


对方却不听解释,不待老朱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本来也没什么,不过是一个恶意揣测,过段时间自会消失。


可老朱却坐立不安,他一会儿揣测是谁在背后捣乱,一会儿又气恼客户的态度。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心工作。


他反复咀嚼客户的话,越想越气,情绪也变得愈发暴躁,最终在工作中出了一次重大失误,被扣除了当月工资。


这时他才醒悟,自己的耿耿于怀,不仅没用,反而带来痛苦。


于是他彻底放下此事,让内心逐渐回复了平静,工作也重新步入正轨。


巴尔扎克说,人生不忘记许多,生活便无法继续。


有时候,人之所以活得煎熬,就是被过去困住了。


总是咀嚼伤痛,人就跳不出回忆的牢笼;和过往纠缠不休,也只会让自己受尽委屈。


事情发生了,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事过翻篇,能忘则忘。


别让过去的事来扰乱你的心绪,将糟糕的回忆及时斩断。


戒掉反刍思维,凡事向前看,一直往前走,才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


2



媒体人许可说:“你感受到的痛苦,其实都是来自你的推理。”


现实里,很多人总是忧虑不堪,但凡某些事有些风吹草动,都能脑补出一场灾难。


对事情的灾难化想象,导致生活的一粒尘,落在你心头,就会变成一座山。


很多时候,那些稀松平常的事情,本不会带来什么恶果。


自己吓自己,不断自我放大、拉扯引发的担忧恐惧,才是让人痛苦的根源。


作家哈默写过一篇小说,主人公是16岁的男孩格里芬。


格里芬想申请去一所暑期学校就读,进入这所学校对上一所好大学有帮助。


离申请日期还有半年,他却一直摆脱不掉申请失败的想法:


若申请失败,上不了这所学校,就意味着上不了好大学;


很有可能,也会因此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女朋友,过不了好的生活……


这些挥之不去的想法,使得格里芬整日唉声叹气,活在烦闷苦恼中。


等到申请日,他竟害怕得不敢提出申请,最终和这所学校失之交臂。


想起张学友唱过的一句歌词:“过分思考,庸人自扰。”


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想得太多,把简单的事往复杂处想,往坏处想。


不切实际地假设最坏的情况,一味放大后果,只会不断加重内心负担,让你情绪崩溃。


在这世上,困惑本无源,不究自轻松。


遇事不妨轻松点,停止无限放大,多往好处想,你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松弛平和。


3



在撒哈拉沙漠里,生活着一种土灰色的沙鼠。


每当旱季来临时,它们就会开始囤积草根,整日忙忙碌碌。


但奇怪的是,就算草根已经足够,它们还是会继续分秒必争地寻找,一刻也不得停歇。


于是到最后,沙鼠辛苦囤积的草根,大部分直到腐烂也没有用上。


在其他动物享受悠闲时光时,只有沙鼠活得疲惫又焦虑。


生活中,很多人也和沙鼠一样,经常担惊受怕,总觉得下一秒危机就要来临。


你若总是杞人忧天,就只能整日提心吊胆,饱受内心的焦灼。


心理咨询师史蒂夫,讲过一个叫朱莉的客户。


当时朱莉向他求助,说自己这段时间常常愁得彻夜失眠。


因为她的生活有数不清的麻烦:


两个孩子马上进入青春期,即将变成无法控制的“猛兽”;


丈夫随时会丢掉工作,她将成为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对未来的担忧,让她的身心疲惫不堪,也让生活变得一团糟。


史蒂夫就建议她说,不要提前操心,你焦虑的事不一定会成为现实。


半年后,朱莉再次拜访。


她高兴地表示,自己曾担心的事,确实一件都没发生。


孩子虽然大了,但还是很听话;丈夫不仅没失业,反而得到了提拔……


讲完这个故事,史蒂夫说:


“只要你不过度忧虑未来,世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关卡,也没有不放晴的雨天。”


人生充满了变数,谁都不知道未来的列车会开往何方。


为将来的事情担忧,除了让自己深陷焦虑、内耗的泥淖,没有任何意义。


那些厄运与不幸,该来的躲不掉,不该来的也不会强加到你的头上。


与其为不确定的明天胡思乱想,不如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


放宽心态,心里没了顾虑,你自然能甩掉精神上的包袱,过上轻松自洽的生活。



作家樊登曾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的生活出现了烦恼,相信我,一定是你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情绪上的困扰,其实都是认知上的缺陷,和思维上的扭曲。


在错误思维的影响下,再小的事,也能变成彻底压垮你内心的巨石。


情绪变好的第一步,就是扭转思维,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当你用更高级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你情绪上的起伏。


重塑自己的思维,你终会收获一个轻松愉悦的人生。


Photo by Tim Marshall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好文推荐】

学习的本质:极致的重复

帮你忙的人,不要请吃饭来报答

拿捏人性的12个小技巧


【必学线上课程】

《八项基本管理技能线上Plus版》

《步步为赢 学激励》

《层层解码 领导力》


【全面专业系统的管理服务体系】

陪伴企业成长——帮助企业持续管理能力改进

辅导/微咨询/实践工作坊/定制服务


为组织赋能——帮助企业管理绩效提升

线上/线下课程/专题内容


详情请咨询:

电话: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获得更多管理思想与实践。

德鲁克博雅管理
将管理实践落地,百万管理者学习的选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