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昌邑新农村,感受村美民富“乡味”浓

美体   2024-11-02 09:39   山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小龙河畔秋意浓。和美乡村建设,催生了遍地开花的乡村特色经济,厚实着乡村振兴的基石。近日,记者从柳疃起程自驾穿行在昌邑的乡村,主干道平坦整洁,行道树整齐划一,小菜园内葱葱茏茏,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留住乡愁的村史馆……处处显现着全市村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乡村颜值和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示范片区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关键载体。近几天,柳疃镇“碱地生金·沃野粮仓”和龙池镇“红色记忆·赤诚龙乡” 两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赢得社会各界和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视频来源:昌邑市农业农村局)

赵金华/摄

村庄有“颜值”  产业有“奔头”



龙河湾湾,流水潺潺。小龙河是柳疃的母亲河,清末民初,勤劳勇敢的柳疃人从这里背着绸包,上北洋,下南洋,让柳疃丝绸享誉全球。为了赋予小龙河新的时代内涵,柳疃镇投资600多万元,打造了龙溪湿地观光带,进一步改善河流生态,让小龙河旧貌换新颜。

村在景中、景在村里。依水而立的东陈村,道路宽敞、村庄整洁,各类墙绘传递着村庄的文化底蕴,房前屋后的绿植给村庄增添了生机,东陈梅园、亲水平台、乡韵广场、文化连廊等景观及惠民工程日益完善,村容村貌实现大变样。 中午时分,在该村的“长者食堂”,三五成群的老人缓步走进食堂,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边等着饭菜上桌。而村里的广场、连廊等也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大家在广场赏景散步,孩子们在廊道内嬉笑玩耍,亭台楼阁,相映成趣。 

   (视频来源:昌邑市农业农村局)

东陈村还依托小龙河景观带以及村庄优美环境,深入挖掘丝绸文化,大力发展文旅经济,打造出“灯光秀”“畅游东陈”“东陈大牌档特色餐饮”等热点卖点,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实现富民强村。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在青阜一望无际的农田里,一派满目葱茏的生态田园景象。以前,青阜村周边是大片撂荒的盐碱地,农业产出低,“满眼盐碱地,只长野草不长粮”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通过盐碱地综合改良,粮食亩产量从不足700斤跃升至2000多斤,青阜村村民凭借土地入股增加了家庭收入。

赵金华/摄


村民富了、集体收入多了,青阜村甩开膀子推进村庄建设……柳疃镇以示范片区为引领,以青阜农业综合体项目为支撑,带动周边村庄参与,对10.2万亩改良土地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做强了产业、优化了环境、富裕了群众,趟出了“碱地生金·沃野粮仓”示范片区建设新路径。

  (资料图  来源:大众网)


如今,产业兴旺、生态优美、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写照。生态福地变成了富足乡村,群众的幸福感日益提升。



赓续历史文脉  厚植发展底蕴



除了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昌邑市还非常注重挖掘和培育乡村特色文化。在龙池镇,“红色记忆·赤诚龙乡”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精心打造了齐氏牛街、龙乡客栈、马渠赁铺胡同等特色文旅项目,培育了乡村民宿、休闲旅游、研学教育等多种业态。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村民收入。

齐西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有保存完好、被列入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清代古民居52处,是全市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国家级传统村落,入选首批“省级乡村记忆工程”。村里的清代古民居,大多采用青砖、灰瓦、青石建造而成,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近年来,龙池镇对古民居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改造提升了金钥匙、旗杆台等6条胡同以及元宝大道、迎宾大道等3条主干道路,让整个村落散发出独特的历史韵味。围绕做好齐西古村乡村旅游文章,龙池镇按照建设“农村中的景区、景区中的农村”理念,对村庄内外进行了美化绿化,建设了村史馆、民俗馆、剪纸馆、美术馆、制盐馆和齐氏私塾,打造了集祈福文化、姓氏文化、休闲娱教于一体的龙文化生态观光园,已成功举办了八届龙乡文化节,齐西古村成为示范片区的一张亮丽旅游名片。

马渠村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原昌北县委驻地,是“渤海走廊”的重要枢纽,为保卫昌北县委县政府和“渤海走廊”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为深入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先后整修了陈挺旧居、魏坚毅故居等10余处名人故居,集中展现马渠红色历史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红色动能。

昌邑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1处,昌邑县抗日殉国烈士祠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福泽故居、王滨故居、西海军分区后方医院、马渠村革命旧址等入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量居全省首位。

厚植文化底蕴,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持久的精神力量,农村不仅仅是现代化的农村,更是被文化赋予了厚重感和生命力的“老家”。


深挖资源禀赋  擦亮文旅品牌

在龙池镇潜龙河东岸,一座小门楼的飞檐青瓦之下,“牛街”二字赫然入目。青砖大街两侧,是灰砖白墙的几套旧式宅院,一条特色美食街映入眼帘,这里便是“齐氏牛街”所在地。

“牛杂巷牛杂巷我这边再来一碗牛杂。” 齐氏牛肉包店长齐丽娜正通过对讲机让隔壁店的工作人员派送牛杂汤到她所在的店铺。“每天中午这里都要排队,不少游客专门从外地驱车赶来,只为品尝一下我们的牛肉包。”齐丽娜自豪地向记者讲述“齐氏牛街”的热闹景象,“牛肉包、牛肉粉、牛肉饺子、香酥牛肉饼等特色美食在这里非常受欢迎,其中牛肉包更是供不应求。”龙东村党支部书记齐百川说:“我们村以示范片区建设为契机,倾力打造牛街项目,形成了“吃、住、研、学、游”文旅产业链条,年营业额达20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50万元。” “十一”假期,牛街日均人流量达到1.5万人次,成为周边地区“美食新地标、旅游新热点”。

文旅餐饮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集体收入,还为本村和周边困难群众提供了200多个工作岗位,就业人员年收入达四万余元。


“好生态”带来“好效益”。在柳疃镇北西高村,每到夏秋时节,村内种植的1000多株紫薇花迎风绽放,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一抹绚丽色彩,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园村”。南五甲村积极融入青阜农业综合体项目,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将村内闲置房屋改造成乡间民宿,对房屋院墙进行以“七夕”文化、浪漫爱情等为题材的墙体手绘,设置秋千、卡通座椅、雕塑等设施,激活了空置农舍、农家餐饮、乡村人气,打造“宿在民居、乐在乡间、游在青阜”新产业、新业态,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青阜农业综合体在做强现代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农业观光、农耕体验、休闲垂钓、亲子教育等,吸引更多游客体验田园生活,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在昌邑南部的“梨花水镇·智赋田园”示范片区,依托省内树龄长、规模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梨树群,推动周边山阳、山阴等村庄抱团发展旅游经济,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带动收入1500万元。同时建设高端数字化高效农业示范园,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获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为了进一步点燃消费活力,昌邑市今年以来,还规划“红色之旅”“丝绸之旅”等片区研学线路,成功举办丝绸文化节、龙乡文化节、万人马拉松赛等节会活动,高标准承办省“村BA”鲁中赛区赛事,打造绿博园亲子营地、大陆枣蛙基地等“夜经济”新场景,文旅消费增长80%。

一路走来,满眼是村美了、民富了、文化韵味更浓了的生动图景。昌邑市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把村庄清洁行动与和美乡村建设同步推进,一个个美丽村庄加速蝶变;农村经济多业态、新模式遍地开花;农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尽情创造着拥抱着新时代新农村的美好生活。

来源:今日新昌邑,版权归原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警示通报!事发昌邑北孟镇…

重要通知!昌邑市户籍适龄妇女免费“两癌”检查!

2024年度昌邑市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公告

昌邑生活帮
昌邑人昌邑事儿,我们致力于为网友提供昌邑生活热点、本地便民信息等服务,打造一个真实、丰富、温暖的昌邑网络社区。在昌邑,就看昌邑生活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