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职业”好不好干?听听“过来人”的故事

财富   2024-11-26 17:14   北京  
向“新”、向“数”、向“绿”……近年来,我国新职业加速涌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既反映出人们思想观念、职业选择的新调整,也折射出经济业态、社会分工的新变化。
人工智能训练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民宿管家……近日,记者走近三位新职业从业者,聆听他们的故事。
人工智能训练师:让人工智能更“懂”人类
通过“投喂”海量文本和数据,不断调整训练,使人工智能模型变得更加智慧可靠——这是四川百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杜越和他所在的腾讯云(自贡)数字经济产业基地里250多名人工智能训练师每天的工作内容。
“人工智能就像孩子,通过不断地训练、调整、培养,‘智商’才会越来越高,逐渐能够认识东西、处理问题,而人工智能训练师就是它的老师。”杜越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2020年2月,人工智能训练师成为一个“国家认定”的新职业。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先后发布多批新职业目录,不久前入列的19个新职业名单中,“数字职业”占比近一半,这既是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也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迁。
在腾讯云(自贡)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几位人工智能训练师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对全国各地的道路实况进行精准线型绘制,将实景采集照片转换为数据。
在腾讯云(自贡)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人工智能训练师正在工作。
“这是人工智能训练师们正在进行智能驾驶的训练。智能驾驶中需要让智能机器模型自动识别道路及道路当中所遇到的障碍物,我们在图片数据中通过框选、标线等多种标注方式,将道路及各种类型障碍物进行编辑,并赋予障碍物相应的类别属性。然后,将处理好的图片类数据传输给智能机器模型进行训练,多次接受此类数据训练后,智能机器模型就能够逐渐自动识别道路场景,达到无人驾驶的应用效果。”杜越说。
面对人工智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需要具备哪些技能?“首先需要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日常工作中人工智能训练师需要处理不同的项目,涵盖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这就需要他们熟悉相关专业知识。”杜越举例,“语音转写”等项目对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英语水平还有一定要求。
杜越是一名“95后”,在大学期间读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对行业发展嗅觉敏锐。在察觉到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态势和巨大市场潜力后,他选择进入数字产业,学习数据标注等相关知识,很快适应人工智能训练师这个新岗位,并在短短几年间迅速成长为一名管理者。
“在这个行业,基础作业员的月薪为3000—4000元,而经验丰富的高级作业员月薪能达到2万元以上。”杜越介绍,基地投入运营近一年来,已经落地了无人驾驶、AI大模型训练、文本内容审核3大业务,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不少员工是“90后”甚至“00后”,有自贡本地的,也有周边城市的。未来三年,这里将建立以数据标注业务为主的腾讯云(自贡)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人才培育中心、企业孵化中心、数据交付中心,提供人工智能训练师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
对于这个新职业的发展前景,杜越很有信心。“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智能家电、无人驾驶等行业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我相信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杜越说。
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量化”老年人的能力和需求
“您今年多大年纪啦?您能画一个时钟出来吗?……”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金城医养中心的评估室里,院长李小霞一边提问,一边在一叠表格上打分。
通过观察与提问,为新入住的老年人进行生活能力、精神状况、认知功能的能力评估——对于李小霞来说,给老年人完成一次这样的评估,需要1个小时以上。
“2019年11月医养中心正式运营后,能力评估工作一直都存在于对老人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但当时我用的量表比较简单,有时候不能把老年人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李小霞说。
2020年7月,人社部向社会发布了9个新职业。自此,“李小霞们”有了个“官宣”的新身份——老年人能力评估师。2022年,经过学习和培训,李小霞考取了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证书。
随着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的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养老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在老人入住养老院、申领政府补贴、申请长期护理险时,能力评估结果都是重要依据,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一新职业应运而生。
“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专业性强、对综合能力要求高,评估师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同理心和耐心也是不可或缺的。”李小霞说。
在基层医疗机构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李小霞干起这一行业得心应手。对老年人进行基本评估后,她还会根据评估结果与医护人员一起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需要进行心理康复的,心理咨询师要介入;需要进行功能康复的,康复师要介入;如果只是需要日常生活照料,要向护理员交代清楚,这位老人的照料重点在哪里。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金城医养中心的评估室里,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李小霞正在为老人进行能力评估。
常年与老年人打交道,李小霞对这个新职业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她记得,就在今年夏天,她上门评估了一位84岁、因车祸受伤卧床两年的老人,并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方案。依托该方案,入住医养中心一个多月后,老人就能扶着床站起来了,目前已经基本康复出院回家了。
“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估、指导和精心的护理,这位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看到老人康复后的笑脸,李小霞感到很欣慰,“这就是这个职业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吧!”
在李小霞看来,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养老服务需求增长很快;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各级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这为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这个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就需要评估师上门进行评估,然后才能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由专业护理人员上门照顾。这样一套科学的流程走下来,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面临的潜在健康风险。”她说。
尽管前景广阔,但这一新职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困境。据统计,未来5年养老市场对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的需求将超过300万人,而目前从业者还不足10万人。
针对上述结构性矛盾,各地一项项有力举措陆续出台。例如,2023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保障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作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按规定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补贴等政策。
“期待养老产业各领域的市场越来越成熟,从业者的待遇得到进一步提升,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李小霞说。
民宿管家:点亮乡村的“诗与远方”
乡村振兴的春风之中,民宿管家在美丽的新农村,描绘出了他们的诗与远方。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风景宜人,历史悠久,近千家民宿坐落于此,带动当地旅游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宿行业蓬勃发展,民宿管家群体也逐渐壮大。2022年6月,人社部向社会公示18个新职业,“民宿管家”赫然在列。据了解,短短几年,民宿管家的规模便实现了由“0”到“百万”级的跨越。民宿管家成为受认可的新职业后,促使更多中青年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徐郎跃在莫干山经营着一家名为“芷水”的民宿,同时他也是一名民宿管家。2019年,感受到家乡蓬勃的发展活力,从事外贸行业多年的徐郎跃回到家乡,将老房子修葺一新,打造成现代风格的民宿,正式对外营业。
“现在我们有11间客房,在莫干山地区的单体民宿中,属于体量较大的。”徐郎跃介绍,莫干山景区的旅游旺季大概在5—10月,7月和8月高峰期,他的民宿入住率能够达到90%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民宿管家这个新职业?在徐郎跃看来,与传统意义上的酒店不同,民宿的风格和理念是以民宿主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节奏让人们回归乡村,期待静下心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民宿管家就是旅客与乡村之间的那座桥梁。
“制订旅游计划、做旅游向导、策划活动、打扫房间、制作咖啡和小点心、绿植养护……”徐郎跃笑称,民宿管家是“万金油”,从业者需要“文武双全”。
夜幕降临,芷水民宿的客人们聚在一起看露天电影。
芷水民宿里还有两位“00后”民宿管家。“他们每月的工资都能达到5000元以上,还会有一些提成收入,我们也为他们缴纳社保。”徐郎跃认为,年轻人干民宿管家很适合,由于民宿客户偏年轻化,年轻管家与客人之间的沟通会更加顺畅,年轻人的创意和想法也更多。
在徐郎跃的民宿经营理念里,“人文关怀”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会定期组织民宿管家实地考察和体验景点,梳理出哪些景点适合亲子游玩,哪些适合中老年人,哪些适合年轻人拍照‘打卡’。对于体验感不佳的景点和项目,我们也会帮助客人‘避坑’。”徐郎跃介绍,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院子里每天都会播放露天电影,大家聚在一起,度过一个闲适的夜晚;天气凉下来,围坐在熊熊的篝火旁,客人们在欢声笑语中能够体会到另一种温馨与浪漫……
徐郎跃认为,这些年民宿业发展火爆,离不开乡村旅游市场的支撑和政府部门的大力帮扶。“莫干山景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从上海出发,自驾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同时还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再加上当地政府不断地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落地了不少配套项目。疫情期间,县里还面向游客发放了消费券,所以我们的经营并没有受太大影响。”他说。
进入11月份,莫干山仍然一片生机勃勃。“冬天不是莫干山景区传统的旅游旺季,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变化,这里的民宿到冬天也会迎来一个客流‘小高峰’。”徐郎跃说。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短评


职业“上新”照见发展“跃新”
本报记者 张思楠
人工智能训练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民宿管家……这些颇具新意的职业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新职业不断涌现并获得认证。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先后发布了多批新职业目录,至今已有6批93个,其中,“数字”“绿色”“民生”等成为关键词。
新职业数量的持续增长正在悄然改变职业结构,折射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一方面满足了生产生活新需要,另一方面为劳动者带来更多就业新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新职业匹配的新兴产业往往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关乎科技进步、民生保障以及美好生活。例如,“人工智能训练师”“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数字特征明显的新职业的涌现,与新技术的应用息息相关,有力彰显了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照护师”等专业人员走进百姓生活,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的生动实践;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很多人乐于为美好生活方式付费,“民宿管家”“旅游定制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新职业如同一面镜子,照见的是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是我国经济不断实现自我迭代的内在活力,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新职业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社会也要为新职业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土壤。未来,要进一步规范和推动新职业发展,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撑,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中国财经报
记者:张思楠
编辑:傅博
邮箱:cjbxmt@163.com

中国财经报
财政部主管的全国性财经媒体,致力于为您打造一个全新平台,快速了解财政领域发生的大事新事,洞悉财经政策,明察财经万象,把握财经大势,同时营造一片宁静温馨的生活家园和心灵港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