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之初就有目的地收集材料,积累了上百万字的专属数据库 | 北大历史系2024届优博王栋:博士论文写作心得

文化   2024-09-29 14:27   江苏  



优秀博士论文写作感想

历史学系2024届毕业生王栋


我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王栋,导师为党宝海老师,研究兴趣为蒙元史、民族史、军事史,博论题目为《蒙元马政研究》。目前我的论文还很不成熟,师友们提出了大量宝贵的建议也尚未完全吸收。但在写作过程中我确实走了不少弯路,故借此机会分享给大家,哪怕仅有一条能帮上大家,我想这篇小文就是有意义的。


一、选题准备,避免“撞车”


苗润博师时常叮嘱我们,“前人研究的终点,是我们研究的起点”,然而当前学界的成果产出,就数量上看十分惊人,其中每年的硕博论文更是数不胜数。选题首先要掌握既有成果的概况,厘清前人研究的边界,尽量同前人拉开距离,详人所略、略人所详,尤其要避免选题“撞车”。历史是已经画上句号的过去,而当前新材料的发现速度,已跟不上学者的研究速度,尤其在中国古代史领域,因此选题接近、撞车的现象,之后可能会成为常态,研究同样的议题,使用同样的关键词,在同样的数据库检索材料,甚至会引发“抄袭”纠纷。这要求我们广泛收集相关的研究信息的同时,还要加强同其他高校师友的交流,理清某选题有谁在关注、已做到何种程度,确认是否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目前,蒙元史的前辈学者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从今年开始,“中国元史研究会”的公众号,开始推送各院校蒙元史方向硕博答辩情况,以避免撞车。论文涉及元代相关问题的师弟师妹们,请务必多加留意。专著及期刊论文的相关数据库自不必说,此外还应活用“中国国家图书馆学位论文查询系统”“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等学位论文查询系统,当然还有如港中大“CUHK Electronic Theses & Dissertations Collection”、新国大“Academic Exercises, Theses & Dissertations by students from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日本各大学“學術リポジトリ”等高校数据库。总之,类似的学术信息应多加关注,不可马虎。


二、时间安排与材料积累


目前历史学系博士培养虽为四年,但要按时完成一篇十余万甚至数十万字的论文,时间颇为紧迫,因此论文题目宜早定,之后便可有目的地阅读前人研究、收集相关材料。同时,最好及早了解北大学位论文的字体格式等模板,从一开始就严格按照要求写作,避免最后调整费时费力。就我个人而言,论文题目在入学前就已基本敲定,申请博士时提交的研究计划,也是围绕马政陈述了一些理解和设想,党老师对此也比较满意,并支持我继续做下去。于是自入学之初,我就开始有目的地阅读材料,辑出自己需要的部分,做史料长编,每天强迫自己整理一点,就当是聚沙成塔,遗憾的是我最后动笔太晚。一些老派学者习惯做卡片,我使用的是某品牌的云笔记,个人感觉效率更高,手机、PC互通,随想随记,随用随调,OCR检索,且云备份也不易遗失,同时一些图像史料也材料更容易收集,例如我曾将中古史中心的16册《元画全集》拍摄传至笔记,这样调用查看颇为便利。恰如达克效应所指出的,随着所收集的材料逐渐增多,反而越意识到自己尚未掌握的材料也越多,尽管如此,目前也积累了上百万字,我将之视为自己的专属数据库。当然,材料的积累不拘泥于某一特定工具,“草木竹石均可为剑”,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研究综述


关于研究综述的重要性,我想已无需多言,不止一位老师强调过“综述并非简单梳理和回顾”,同时也不是单纯为了评述而评述,而是要重视宏观研究与自己学位论文的相关度。我们之所以要评述这些研究,目的是撰写自己的论文,因此综述应有较强的目的性,在“批评”前人研究后,更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观点,无论是新材料、新观点还是新方法,这些才是新的学术增长点,而不应仅满足于批评前人的局限性。对此,找一些优秀范文进行学习或模拟,亦不失为一种良策,我个人常在北大学位论文库翻阅苗师的博士论文,《重构契丹早期史》出版后,便将之摆在床头,时时翻阅,获益无穷,倦怠之时,甚至还有激励士气之奇效,真真妙不可言。


四、“学术性”与“可行性”的平衡


博论无疑要重视学术价值及牵动性,抓住同前人对话的点,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时刻反问自己为什么要选这个时代、这个区域、这个议题,有何特殊的价值,不能因为我是学元史的,所以在元代这个问题就重要。除学术性外,可行性似乎更为重要,若缺乏可操作性,即便是再有价值的议题,亦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会直接影响毕业。因此针对某一题目,现有材料能否支撑起一篇博士论文,核心材料所涉及的语种能否做到运用自如,所设想的框架能否按时完成,这些都是应反复斟酌考虑的问题。以蒙元史为例,越来越多年轻学者的视角,开始由东向西,讨论四大汗国的问题,这就需要精通相关语言。语言的学习贵在积累,难以速成,我虽然也学习过一些内亚史研究中常用的语种,但除蒙古语学习相对较早外,波斯语、突厥语等语种入门颇晚,仅能进行个别词句的翻译、对勘,达不到如读报纸的程度,且我个人更喜欢传统中国史的研究范畴,对西边兴趣不大,故将重心放在了东方。因此,欲在某一研究领域深耕,应及早学习相关语言,打好基础,解决可行性的问题。当下是一个获取知识十分便利的时代,通过一些视频网站,能轻松检索到蒙古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等语言的视频教程,行之以渐,持之以恒,必有所成。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外语、翻译材料的正反馈较多,付出即有回报,因此很容易陷入单纯介绍、翻译材料的陷阱里,李鸣飞老师就曾指出,我们毕竟是历史学系,而不是外国语学院,还是应当研究、讨论具体的问题。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学习成本较高的冷门语言甚至古代语言,AI翻译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因此纯翻译工作的可替代性较强,似乎不宜牵扯过多精力。


五、论文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在论文写作初期,党老师常教导要我尽早动手,哪部分思考相对成熟就写那部分。进入到写作后期时,则应把精力放在整体的架构上,将一些片段性的成果,连缀成一个整体。博士论文毕竟不是论文集,不能随意把几篇论文攒在一起,各章节之间应有内在联系,除时间之外,当有一条“研究主线”,起码要体现在各个标题上。当然,每个人的研究对象不同,内容结构也千差万别,关于整体性与完整性,李心宇师兄曾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心宇师兄在博论写作时思虑周详,行动力强,党老师常以师兄为榜样激励我,师弟师妹们可在历史学系公众号检索师兄23年的优博分享。


六、注释及参考文献


注释及参考文献的质量,可以反映出论文作者的基本功是否扎实、态度是否端正,而且每逢答辩时节,无论是外审专家还是答辩委员会成员,都要面对巨大的阅读压力,参考文献往往是老师们必看的部分之一,故要格外重视。例如影印出版的古籍,是否已注明具体版本及具体的册数;注引时如“叶二背”“叶2b”等格式前后是否统一;如《至正直记》作者“孔克齐/孔齐”,是否尊重所引点校本的原书;参考文献排序时,解姓作者是否被排到了拉丁字母J的一栏;论文集是否注明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及页码;繁简转化时“著”是否转为“着”;西文是否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及标点;西文书名、刊名是否已用斜体;西文论文名是否已加引号;西文作者名姓之间、页码(p.)或注释(n.)和数字之间,是否有西文空格;注释中西文作者名在前、姓在后,在参考文献中是否改为名在后、姓在前;日文汉字是否标准,字体是否统一,OCR复制粘贴时片假名长音是否与汉字“一”混淆,ソ是否与拨音混淆,つ是否与促音混淆;З、Б等部分西里尔字母,是否同阿拉伯数字或拉丁字母混淆;回鹘体蒙古文、八思巴文、波斯文等文字,在更换设备或办公软件时,是否出现断开或乱码;蒙古文三个常用属格是否显示正确等等。以上都是我在写作过程中,曾经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不一而足,类似的低级错误让党老师操碎了心,希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荣老师的那本学术规范,每次提交论文前都可翻阅一下,使之烂熟于心。


七、常用工具及其他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据库检索等手段的历史虽不长,但已成为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我们应拥抱变化,学习各类新工具,为论文写作服务。谈迁编撰《国榷》时,因手稿失窃,只能重写,而在今天要备份几十万字的文档,无疑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我个人习惯使用某山的文字办公软件写作,时时云端备份,不易丢失,还可回看不同时间节点的版本,完成当天写作后,则会在某网盘二次备份,并注明时间版本,以求万无一失。若在打印店打印完成后,一定记得删除文件。

以MDict为代表的电子词典,已经可以轻松应对蒙、藏、满、梵等各种语言,日本东北大学的满、蒙语言检索系统功能也十分强大,比起厚重的纸本词典,要便捷得多。一些办公软件往往自带文档校对插件,相比仅用肉眼校对,显然更有效率。此外,以Gemini、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人工智能系统,很可能是下一次技术革命的抓手,其发展与普及,一定会给历史学研究带来巨大影响。就目前而言,AI在史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还相对有限,但已经可以帮我们校对文字,识别语病,润色行文,简单句读,以及古-今、中-外文本的翻译,尤其是AI的翻译质量十分之高,译后文本基本只需微调即可。

博论写作并非自娱自乐,终究要给同行审阅,且答辩前亦有外审环节,这要求我们要尊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尽量使用简短语句、常用词汇,准确、朴实地陈述观点。对此,陈希师姐有相关经验分享,可在系公众号参阅师姐21年优博感想。教育部外审时,论文可能会分配至非历史学专业的老师手中,因此还要照顾其他学科读者的感受。此外,虽然绝大部分外审专家都是认真负责的,但不得不承认,的确也存在相对消极、敷衍的现象,民族、地域、观点、立场、师承、研究风格、学术背景等因素,多少也会影响评判结果,不少优秀的师兄师姐及同学,辛苦写就的高质量论文,却得到一些不甚合理的外审意见。当然,注重读者感受,不意味着要过度取悦、迎合外审专家,未来外审制度的改革,或许会提上日程。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博论写作是一次漫长的长跑,途中难免有疲倦懈怠之时,英卡尔师姐曾激励我,即便精神状态再差,也不能停步不前,假如今天确实一个字也不想写,可以试着做一些相对机械但迟早要做的工作,如调整字体格式,修改注释体例,史料繁简转换,整理相关引文等,忍人所不忍,方能为人所难为。

以上是我在博士论文写作期间,一些微不足道的经验或教训,供同学们参考。道万里而不以为远,陟千仞而不以为高者,志焉而已矣,衷心祝愿大家都能顺利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


作者简介



王栋,山东日照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专业蒙元史,导师党宝海老师。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或待刊学术论文、书评7篇(CSSCI来源期刊、集刊4篇),参与科研项目2项,曾赴东京大学东洋史研究室交流学习,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历史学系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长奖学金、三好学生、学术创新奖、冠昊海外交流奖学金、北大三等奖学金、实践公益奖、西域史语所首届“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力行计划社会实践优秀团支书等奖励。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版权属于原作者(机构),仅用于学术分享


近现代史前沿
专注于近现代史知识的普及与提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