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 赋能哈尔滨621栋老建筑“前世今生”

美食   2024-11-01 19:06   黑龙江  

  欢迎点击“哈尔滨市人大”持续关注我们         


日前,“哈尔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数字化生态体系构建”项目在首届“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牵出历时3年的哈尔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研究——数字孪生 赋能621栋老建筑“前世今生”。




正阳大街、秋林公司、中国大街……曾经的哈尔滨老建筑老街区,在数字技术加持下复生,穿越时空展现在人们眼前——这是“哈尔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数字化生态体系构建”项目中的一个缩影。


10月25日,该项目凭借先进全息测绘技术、虚实互动的业态构建模式以及普惠多元的应用效果,在2024年全国首届“数据要素”大赛中,荣获文化旅游赛道发展潜力奖。其背后,是哈尔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组在传统保护与数字化保护中的探索与创新。历时两年多,在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市资源规划、文化旅游、市委史志研究室、档案馆、数据局等十余家单位和部门参与的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组为哈市621栋历史文化建筑制作三维模型,以数字孪生的方式,为哈尔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建筑全方位保护与活化利用奠定坚实基础,用数据要素赓续历史文化建筑血脉。




数字扫描实现老建筑“超时空穿越”


哈尔滨具有极富特色的地域文化,这里既是享誉世界的音乐之城,又是国际级冰雪旅游胜地;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驰名中外的冰城夏都。正因其具有多元混合、叠加折中的文化兼容性,使哈尔滨的建筑具有精彩而又多样的形态,且因为建筑形成历史的曲折、多元、独特,每一栋历史文化建筑又和当时的人、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耐人寻味、极具内涵的城市人文篇章。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同时,也为了发掘好、保护好、利用好赓续城市文脉的老建筑,2022年起,哈尔滨市开展了“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研究。

“数字化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必由之路。”据课题组技术团队负责人、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陈祥葱介绍,通过系统开展数字化测绘建档、城市规划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地方保护法规以及保护传承管理体系等研究工作,探索传统保护与数字化保护的有机结合。

研究人员将数字化体系以构建历史文化建筑数字孪生为导向,利用无人机、激光扫描等空天地一体测绘技术,采集高精度激光点云、实景模型、正射影像,建立历史文化建筑数据库,制作621栋历史文化建筑数字孪生三维模型,实现了历史文化建筑的1:1复刻

在对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进行扫描时,工作人员采用空地一体化数字采集方法,构建可视化三维数据模型,真实的建筑容貌以数字影像的方式“重获新生”,与观者实现了超越时空的“对话”。



“凝固乐章·可品读”提升老建筑文化价值


点开“城市有温度”小程序,搜索哈尔滨友谊宫时,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瞬间将观者的思绪投射到这座建筑作为中苏友谊馆存在的年代……

“当老建筑以数字的方式重生后,如何让冷冰冰的建筑更具感性与文化价值,成为课题组研究的方向。”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甄鑫强介绍,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课题组充分利用“数字政府”各类平台,通过数据要素流通实现数据价值、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协调。

城乡规划方面,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优化保护规划与利用的业态布局;公众服务方面,开发了“凝固乐章·可品读”、“畅游哈尔滨、打卡老地图”等公众平台,并对所有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二维码挂牌,形成13条特色旅游线路,在数字空间进行引流……课题组希望建立起全领域、全行业、全民参与的历史文化建筑大保护格局,让数据成为历史文化价值、城市管理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的融合载体,以价值流通实现保护利用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动态发展。

凭借先进技术与应用效果,10月25日,在由国家数据局牵头,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等联合主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我市“保护·赓续·传承——哈尔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数字化生态体系构建”项目从近2万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文化旅游赛道发展潜力奖,项目提供了资源与数据相互转化创造综合价值的实施路径,阐述了“数字孪生”与现实世界共同创建历史文化全要素、全生态的无限前景。



数据赋能挖掘历史文化名城“金山银山”


本次获奖是哈尔滨市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利用数字要素助力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之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市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的专项课题研究工作组的策划与推动。

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相关地方性法规并开展监督工作,设立“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为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法治保障,推动构建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牵头组织建立起城市级多部门联动的课题研究工作体系,组织专家通过研究文献、对比考证、现场勘查等多种途径对历史文化建筑基础信息进行了全方位梳理、研判,彻底解决了历史文化建筑基础信息不实和部分空白的问题,建立了丰富详实的信息资料库。同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转化,构建起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良性生态,将历史文化建筑等都市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功能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数据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的有效转换,赓续城市文脉,为哈尔滨“四季长红”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完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时代使命。

据了解,今年年末,我市将启动第二期哈尔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将继续开展各区县剩余的历史文化建筑数字化测绘建档和信息采集,做到市域范围内空间全覆盖和要素全囊括,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数据库,全面构建的数字化利用保护生态,提供跨领域、多平台驱动、多主体共赢、多元价值转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数据赋能深挖历史文化“金山银山”。


来源:哈尔滨日报

编辑:杜媛媛

审核:王 哲

觉得文章不错
就点个“在看”吧   ↓ 


哈尔滨市人大
宣传人大制度 讲好人大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