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再创新高,黄金股 “杀疯了”!还能买吗?

财富   2025-02-11 11:14   广东  


近期除了火出圈的DeepSeek外,黄金也 “杀疯了”。Wind数据显示,2月11日,现货黄金刷新历史新高至2920美元/盎司,今年累计涨超11%。①

金价强势突破历史新高,带动A股黄金板块掀起新一轮热潮。作为黄金投资放大器的黄金股 ETF(517520)规模快速攀升。截至2月10日,其最新规模突破20亿元大关,规模稳居同类第一;今年以来单日成交额多次超2亿元,流动性位居同类ETF前列。②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在黄金中长期逻辑强化、金矿企业估值修复的背景下,黄金股投资机遇值得关注。本次规模突破20亿元,标志着资金正借道这一工具抢占 “黄金赛道” 的先机。

金价为何持续狂飙?
长短期逻辑交织推升韧性

短期因素来看,近期金价再创新高主要受三大因素驱动。首先,美联储降息预期触底反弹,美元指数与美债收益率止涨回落,对黄金形成利好。其次,地缘与经济不确定性升温,特朗普正式就职后,其政策路径尚不明朗,叠加全球制造业复苏分化,避险需求激增。最后,近期现货流动性收紧,大量黄金回流美国,导致伦敦现货黄金市场流动性短期内急剧收缩,进一步助推金价上涨。

长期因素来看,全球央行购金是一个长期趋势,2024年四季度中国央行重启购金,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购金的力度也超出预期,对金价的长期中枢形成重要支撑。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带动全球实际利率下行,特朗普上任后其政策或引发二次通胀、赤字率上行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均对黄金形成长期支撑。

2025年黄金能否再续辉煌?
上升空间仍不容忽视

永赢基金认为,近期来看,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开启,有望进一步点燃黄金板块行情。本次保险资金新增黄金投资规模上限不容忽视,据其测算或可达2000亿元左右(规模与中国央行2022~2024年的购金总量接近),有望在黄金的需求端形成可观增量。从中长期来看,黄金三大逻辑未改:首先,全球 “去美元化” 进程加速,央行购金与民间需求形成合力;其次,债务货币化风险升温,主要经济体财政压力倒逼宽松政策,实际利率长期承压;最后,地缘冲突常态化,能源转型与大国博弈加剧资源争夺,黄金战略地位提升。

黄金股ETF
放大金价上涨的投资利器

相较于实物黄金,黄金股ETF(517520)通过投资金矿龙头公司,可进一步放大金价上涨收益。历史数据显示,黄金股的上涨弹性大于金价,隐含杠杆约1.6倍,彰显“金价放大器”效果: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月31日,过去五年黄金股相比现货黄金的贝塔约1.2倍,上行区间的贝塔约1.6倍。

从当前来看,一方面,金矿龙头公司业绩高增,近期紫金矿业、赤峰黄金等龙头企业发布2024年业绩预增公告,受益于金价上涨与产能释放,多家公司净利润增幅预计超50%。当前龙头金矿公司按市盈率估值计算仍处于历史中枢下沿,后续估值修复可期,未来有望在量价齐升的戴维斯双击周期中继续起到 “金价放大器” 的作用。

另一方面,机构人士分析,“当前黄金股的逻辑已从‘避险脉冲’转向‘长期重估’,产能扩张与成本优化将进一步释放业绩弹性,黄金股是把握金价中枢上移的高效工具。

在全球经济从 “低通胀” 转向 “高波动” 的新范式下,黄金的战略配置价值愈发凸显。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波动或是中长期布局的窗口,黄金产业的 “戴维斯双击” 周期或刚刚拉开序幕。

注: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①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2/11。②规模及成交额数据来源wind。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2/10,永赢黄金股ETF规模为20.06亿元,为两市规模最大的黄金股ETF。

注: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指数(“标的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及/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中证对于标的指数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不因标的指数的任何延迟、缺失或错误对任何人承担责任(无论是否存在过失)。中证对于跟踪标的指数的产品不作任何担保、背书、销售或推广,中证不承担与此相关的任何责任。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永赢黄金股ETF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永赢黄金股ETF属于中高风险(R4)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测评后结果为成长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基金风险等级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对照表详见永赢基金官网。投资者通过代销机构提交交易申请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敬请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仔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CIS)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基金报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 “在看” 行不行!!!

 


中国基金报
关注中国基金报,即时获取深度理财资讯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