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头条|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文摘   2025-01-15 15:44   黑龙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何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育壮大“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成为今年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

为企业定制技术

省政协委员刘挺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黑龙江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78所,创新底蕴深厚,高校创新成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校企横向科研合作、专利的转让和许可、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创办公司。”省政协委员刘挺介绍,“哈工大2023年与黑龙江省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经费比2022年提高了80%;2024年比2023年又提高了65%。对于龙江企业以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挺委员建议,高校在科研业绩评价中把校企科研合作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激发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的积极性,为本地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技术赋能,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助力龙江打造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壮大新质生产力创新主体,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振兴发展“最大增量”。

因地制宜锻长板

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省政协委员张荣旺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航空航天产业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新质生产力产业之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未来产业。”省政协委员张荣旺说,“黑龙江特别是哈尔滨的航空产业基础扎实,在哈尔滨市平房区有东轻、东安、哈飞等一批数十年扎根航空产业研发与生产的央企,这些企业均有着深厚的技术底蕴,娴熟的产业工人队伍和管理队伍,还有一批广联航空、安宇迪等机制灵活、反应快速的民营企业,有一批知名高校,通过企业与高校联动,形成产学研用为一体的良好产业研发生产生态链,助推航空航天产业做大做强。”


张荣旺委员建议,本着锻长板扬优势的工作思路,应当加大对航空航天产业的重视和投入,通过政府推动,政府搭台,企业主导,企业落实,共同谋划发展,打造一流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助推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应用绿色低碳技术

厚植新质生产力底色

省政协委员陈志清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省积极加快先进绿色科技推广应用,以绿色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石油分公司高质量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打造‘冰天雪地’中的绿色库站,129座加能站通过绿色企业验收。深化‘光伏+’应用,累计打造‘碳中和’加能站2座,建设光伏发电站31座,促进新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协同发展。”省政协委员陈志清介绍,“我们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统油气业务提质增效,在省内布局了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智能加油机器人,在120秒内全自动完成无人加油,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延链强链。”

陈志清委员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新质生产力为动力,主动对接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以‘综合能源+综合服务+数字经济’为发展思路,在服务龙江经济发展中争当央企能源转型的引领典范。”

建设双万兆体系

5G+赋能千行万业

省人大代表王传宝

“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科技创新只有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省人大代表王传宝说,联通作为哈尔滨亚冬会官方通信及云服务合作伙伴,以新质生产力护航亚冬、以科技创新力点亮亚冬。在亚冬会场馆和关键场景上建设了5G-A网络,在万兆光网方面,大力推动400G核心骨干网,建设了“一朵云、四张网”。这些举措不仅为亚冬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了强大的通信保障,也展示了科技创新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价值。

“正在建设的双万兆将科技赋能工作进一步升级,在双万兆体系下,社会生产环境、生产模式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提升全社会生产效率,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数字龙江建设也会取得全新成效。”王传宝代表建议,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在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创新资源向新兴产业集聚。

深度培养应届毕业生

成为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

省人大代表赵金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愈发关键。”省人大代表赵金晓说。为此,他建议,深度培养应届毕业生成为新质生产力所需人才。

赵金晓代表建议,本科及高职应届毕业生提前一年进入企业开展深度培训,通过深度参与研发、生产、实施、售后等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为未来职场筑牢实践根基。政府应出台专项政策补贴,鼓励科技型企业深度参与高等院校教育。企业凭借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参与实训标准制定与学生培养,提供实习岗位与技术指导,让学生接触真实场景与先进技术。相关企业依据自身业务与发展规划,提出技能人才定制化需求,与高校和实习培训机构深度对接,确保高校和实训企业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科技人才,并优先录用通过深度实训和考核的学生。这既能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创新主力军、助力企业构建人才梯队,也能提升就业质量、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可持续振兴发展。

(来源:龙头新闻)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打造哈工大科技成果龙江转化“首发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更好服务龙江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概念验证、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企业成长、产业培育、科技金融、链条聚集、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具有市场化属性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成果转化创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