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哈工大助力黑龙江向“新”而行!

文摘   2024-12-24 09:00   黑龙江  

【转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微信公众号报道】12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推出报道《黑龙江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焦我校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和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大卫星)助力黑龙江向“新”而行。


相关报道如下:

建好生态圈,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25家科技企业入驻,储备入孵项目20余项,10家入孵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投资意向约1.74亿元,这是成立一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交出的成绩单。

哈尔滨灵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在黑河市的大田里,其研发的形似面包车的激光除草机器人自如穿梭,对杂草看、识、瞄、打,顺利完成首次应用验证。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提供全要素保障,让企业科研团队负责人付宜利心无旁骛,“我们可以专心于技术迭代、产品升级,加快把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是黑龙江探索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的缩影。黑龙江提出建设环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7个创新创业生态圈,全力支持生态圈内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各类创新要素全面互动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目前,生态圈内高校院所通过作价入股等方式新生成企业81家,向省内转移转化技术成果159项。

聚焦人工智能、商业航天、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黑龙江谋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今年,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已有7颗卫星上天。装配测试试验中心里,柔性化卫星平台技术体系高效运行,大大降低了成本。“航天生态体系正在构建,已吸引省内20多家配套企业加入产业链。”公司负责人曲成刚说。

报道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412/23/content_30047590.html

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23年12月,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哈工大扎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创新举措。作为环哈工大创新创业生态圈的重要承载区和起步区,先研院隶属哈工大,围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和未来产业领域的产业集群,开展概念验证、小试中试、项目孵化、企业培育、金融对接等成果转化全周期工作。2024年至今,先研院已举办规模化路演20余场,与5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合作,培育技术经理人100余名,吸纳入驻企业26家,2024年新生成企业15家。所举办的“先行龙江 研领未来”系列科技成果对接会、“才聚龙江·技通未来”2024年度哈工大技术经理人训练营等成效显著,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先行龙江 研领未来”系列科技成果对接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专场活动

“先行龙江 研领未来”系列科技成果对接会

新材料领域专场活动

“先行龙江 研领未来”系列科技成果对接会

环哈工大创新创业生态圈项目专场活动

 “才聚龙江·技通未来”2024年度哈工大技术经理人训练营开班仪式

工大卫星总部

工大卫星产业基地

工大卫星产业基地

作为哈工大培育孵化的商业航天公司,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工大卫星)成立于2020年,现已具备通、导、遥卫星整星设计、批量化制造及在轨交付能力。截至目前,工大卫星已承担10余个型号、百余颗商业卫星批量生产任务,成功将“微厘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S4试验卫星和“龙江三号”通信试验卫星等送上太空。今年10月,工大卫星受到《新华每日电讯》专题报道关注,《工大卫星:脚踏实地逐梦浩瀚深空》一文聚焦工大卫星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工大卫星制造的一颗颗卫星被送上太空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为引领,扎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密围绕强国战略部署和龙江振兴发展急需,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集成优势,持续推进航天第一校“尖兵”优势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培育优势,助力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打造哈工大科技成果龙江转化“首发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更好服务龙江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概念验证、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企业成长、产业培育、科技金融、链条聚集、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具有市场化属性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成果转化创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