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呈现的方式上,我问大家一个问题,照片打印的尺寸要多大?在从前照片只发表在报纸和杂志的时代,不需要摄影师去思考这个问题。在如今的时代,建议每个人对作品的尺寸有一个强烈的概念,大家在日常的创作中,要去多多尝试照片的打印和装裱。”——工作坊导师陈荣辉
6月6日晚,陈荣辉在与学员交流。本期工作坊也出现了很多慕名前来“取经”的摄影爱好者。刘继章 摄
“徐肖冰杯”青年摄影工作坊推进到第3天。当晚,学员们拍摄归来,就发现讨论室内多了一位“新伙伴”——一台照片打印机。接下来的2天,导师一直在鼓励学员通过打印、观看实体照片的方式,深化对自身创作的审视。
此前,面对还没有找到拍摄方向的学员,陈荣辉提议,不要戴着耳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去拍摄。他让大家要把听觉、触觉、嗅觉、视觉放开,充分去感受,不用刻意去寻找一个主题,主题也许就会随着你丰富的感受而逐渐浮现。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学员们获得更为丰富的观察方式,为后续的拍摄和思路调整注入新的灵感。
在观看作业的过程中,几位导师也在不断“敲打”学员,对他们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纠正。在一组想要表达“天真感”的作业里,有一张孩子抱着小狗对镜头笑的照片。孙京涛说:“你想要表达天真感,于是拍了一个人对着镜头笑,看起来很合理,其实照片的端正感已经瞬间被消解。”正如孙京涛之前提到的,当代摄影是“后退一步”的艺术,直视镜头的笑容所具有的社交属性,使其成为表达关系的媒介。而表达关系的摄影,则很容易落入叙事的窠臼,反而会消解作品的艺术性。
孙京涛与常河两位导师在进行交流。刘继章 摄
在拍摄对象的限定上,陈荣辉要求他的学员,要学会说不:“摄影爱好者喜欢拍的东西,如小景、小趣味、玩弄光影的视觉趣味图像,咱们学员不要拍。勇于说不,才能知道自己坚持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摄影爱好者面对美景,都生怕错过,非要赶紧拍一张才行。这种心态对摄影的伤害性很大,它让你不能认真去思考。”
陈荣辉对学员拍摄内容的限定十分关注。刘继章 摄
在“聚焦主题”这个问题上,可能没有人比常河更加“狂热”。常河要求自己的学员“第一,你要清楚知道自己的主题能不能站得住脚,是否可以自圆其说;第二,把所有精力调动起来,让要表达的主题清晰可见;第三,让别人能够理解、猜得出你想表达的东西。这个过程相当于我们学写字,然后学造句,最后写出文章,而文章是一定要有中心思想的。”
讨论现场呈“三足鼎立”之势。刘继章 摄
回到一开始提到的照片观看方式,在当晚讨论行将结束时,一向诙谐风趣的孙京涛在大家的簇拥下向学员们介绍了四种“他一般不会告诉别人”的照片观看方法(本报记者也打算回去以后试试“疗效”):
1,把画面缩小后观看,往往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一组照片的结构感是否统一;
2,把画面倒过来看,往往能发现很多之前忽略的线条和构图细节;
3,把眼睛眯起来看,可以理解为模糊地看。此时照片变为色块,色彩的统一性得以更好地被观察到;
4,退远了看,就像很多画家作画时的习惯一样,在观看细节和整体之间迅速切换。
本期工作坊的“进度条”已经过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员们又会遇到哪些瓶颈?3位导师又将如何对学员展开新的“折磨”?本报将持续跟进工作坊的现场动向,敬请大家关注。
文字:刘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