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救济争低保到“腰板硬”主动退——上流水村:中国农民的自信,从骨子里透出来了

文摘   2024-12-24 08:01   宁夏  
中卫市中宁县徐套乡上流水村,宁夏中部干旱带久负盛名的贫困乡村。这里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多年前,生活困顿的村民要救济、争低保是常态,但近年来,这里的土地迎来新生,村民靠发展特色产业“拔”掉了穷根,靠供养子女上学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从生活上、思想上到“骨子里”发生着巨大转变。
12月16日,冬雪中的上流水村远远望去银装素裹,村民杨永智一大早就前往地里忙活,他想给种植硒砂瓜的农田再加一层“雪花被”,为来年春耕储备更多水分和能量。
杨永智个头不高,但干起活来却浑身是劲,看不出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他麻溜地干完地里的活计,又返回家拾掇院落里堆放的玉米。
杨永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考上大学后在外地工作,小儿子在吴忠市同心县城做生意。两个儿子事业有成,老两口农忙时在乡下种地,农闲时就回到城里享清福。这些年,靠种植硒砂瓜和玉米,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特别是今年雨水好,硒砂瓜行情好,近百亩瓜“卖美了”!
“今年瓜和玉米加起来,过百万了吧?还想要救济吗?”上流水村党支部书记马汉录路过杨永智家门口,看着满院黄灿灿的玉米棒子,算起杨永智家的“收入账”,笑着和他打趣。
“七八十万吧。”杨永智毫不掩饰,过去没钱,有俩钱也不敢说,生怕别人知道了要不上救济。现在不一样了,地里产的、儿子挣的,吃用都够了,咋还好意思要救济?
“老杨现在‘飘’得很,别说要救济,乡政府大门朝哪开怕都不知道。”邻居杨永伏凑过来打趣插话。
“老杨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说实话,以前咱们等着政府救济,腰板不硬,人也不自信。现在政策这么好,大家脱贫致富了,腰板挺直了,说话都硬气了么。”马汉录笑着感叹道。
上流水村有367户1382口人,今年硒砂瓜收入最高的过百万元,最少的也有十几万元。马汉录说,全村户均年纯收入达到20万元的占到一半多,人均年纯收入在1.9万元以上。
除了产业致富,教育脱贫也是上流水村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上流水村是远近闻名的“学霸村”,从2000年开始,24年来连续考出300余名大学生,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吃轻省饭”的人。
村民马树海、马小兰夫妇一家原是贫困户,但夫妻俩下定决心“不能让娃娃当睁眼瞎”。这些年,在国家惠民政策的扶持下,马树海夫妻靠种植特色产业脱了贫,还把家里的“五朵金花”一个一个送进了大学。如今,大女儿马燕从江苏大学毕业,在宁东当老师;老二马萍大学毕业后在外地经商;老三马琳南京大学本硕博连读,毕业后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工作;老四马佳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工作;老五马洋目前在中国海洋大学上学。马树海家成了全村乃至全乡远近闻名的“教育示范户”。
令人动容的是,大女儿马燕工作后,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是带父母到村委会,申请把自家唯一一个低保名额取消。这在方圆百里传为佳话,也有效带动了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引领乡风文明持续好转。马树海说:“过去要救济要低保是没办法,现在生活好了,再吃低保会被村里人笑话。”
“主动申请取消低保,若放在过去那简直就是傻子。”马汉录说,过去生活所迫,村里人为要救济、争低保,那真能打起来。现在没人要救济了,倒是有人主动提出退低保,主要是家里出了“文化人”,农民腰包鼓了、腰板硬了。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农村群众物质和精神都富有了,农民的自信,从骨子里透出来了。
记者手记:中国农业和农村的自信,源自中国农民的自信。上流水村的故事,是中国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典型缩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农民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看到了他们从依赖到自立自信的转变。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脱贫,更是精神上的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当从农民的自信开始,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深入实施,我们相信,在中国大地,越来越多的乡村将像上流水村一样,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作者:全媒体记者 保永琴 王平 马进军 梁旭强

编辑:邱丽琼

▌审核:张长春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创刊于2005年4月28日,以“高端、公信、亲民”为办报宗旨,以“强化新闻意识,凸现读者观念,彰显时代特征”为办报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