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1!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创佳绩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详情↓↓
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教学竞赛单元”现场教学展示评审结果公示结束,学院思政教学部杨玉秀老师荣获一等奖,是学院教师在该赛项上的重大突破。
赛后,教育部召开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活动入围教师代表座谈会,全国共选取12名代表。作为代表,杨玉秀老师从建立全国思政课教师交流平台、全国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举行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联盟签约活动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详情↓↓
3月14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和津南区教育局共建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联盟签约仪式在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举行。学院分别与区教育局,以及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咸水沽第一中学、咸水沽第七小学、津南区第三幼儿园等10所学校签订了共建协议书
美育联盟吸纳了大中小幼在内的教育单位,也是企业行业单位参与的美育平台。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美育新格局,为推动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建设贡献“海运智慧”和“海运方案”。
全国智能感知与能源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成立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详情↓↓
4月20日上午,全国智能感知与能源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在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正式成立。
共同体是在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指导下,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共同联合上下游企业、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的新型产教融合组织。
截至目前,成员单位已达121家,覆盖了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共同体以提升智能感知与能源装备行业关键能力和相关院校办学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旨在依托智能感知技术赋能能源装备行业发展,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携手并进,共担当,齐作为。
百日冲刺促就业 挺膺担当逐梦想——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举办2024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2025届毕业生实习双选会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详情↓↓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146名青年志愿者顺利完成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志愿服务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详情↓↓
这位人民日报点赞的好姑娘
毕业于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详情↓↓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详情↓↓
9月7日,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揭牌活动暨中国(天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教育合作圆桌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举行。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并与师生亲切交流。
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由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与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共同建立,是我市在海外建设的第24个鲁班工坊,采取“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聚焦“数字乌兹别克斯坦—2030”战略,开设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2个专业。陈敏尔实地考察鲁班工坊教学中心,了解教学场景、培训方式、教材配备、实践效果等情况,与乌方师生互动交流。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主机
和轴系安装调试组争夺赛圆满落幕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详情↓↓
10月30日,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承办,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协办的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调试组争夺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共设置42个赛道,分争夺赛、排位赛、总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其中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调试组吸引了来自全国20个省级行政区的35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各展其能,办赛规模和参赛人数均刷新历届纪录。在全体参赛院校、指导教师、选手和裁判员、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赛事取得圆满成功。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4所院校荣获金奖、6所院校摘得银奖,另有10所院校获得铜奖。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详情↓↓
11月21日,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在天津国展中心圆满收官,经过激烈角逐,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代表队凭借卓越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获得本次比赛的亚军。
学院代表队的“船舶主机轴系负荷数字化测量及调整”项目聚焦海洋领域,攻克了船舶轴系安装精度的难题。通过自研的数字化定位和角度采集工具,三名参赛选手邵长旭、崔芠桤和陈奇兵成功将测量误差降至最低范围。
此次大赛为培养船舶行业大国工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鼓励船舶行业积极探索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新工艺、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应用到实际课堂和生产一线,为我国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此次比赛促进了国际交流,在促进中国学生学习国际先进教学理念、训练方法和比赛模式的同时,也积极向世界展示我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教育成果和技术实力,促进全球船舶专业技能人才的共同成长。
“津彩行”——天津海运学院 “青年使者交流学习(YES)项目”圆满闭营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详情↓↓
12月1日,由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共同举办的“津彩行”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青年使者交流学习(YES)项目”闭营仪式顺利举行。
“津彩行”天津海运职业学院“青年使者交流学习(YES)项目,旨在为外国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的机会,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更是搭建中美青年友谊桥梁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培养师生国际视野,增进相互认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