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日前,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三医”协同十大便民惠民举措。
一、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尊重疾病诊疗客观规律,有序推进全省各级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汇聚形成省域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大数据库。健全完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规则,设置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质量控制监控指标,实现对医疗机构互认情况智能监管。
二、推进“一次挂号管三天”。持续推进医院检查检验能力提升,二级及以上医院无特殊情况,原则上检查检验结果当天发报告。针对检查检验结果无法当天获取,或获取后无法在当天复诊的患者,医院应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惠民举措,患者三天内(含首诊当天)可携带检查检验报告到同一医院的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复诊,参照当日就诊患者方式进行排号,享受免缴普通门诊诊查费(挂号费)政策。
三、推行“预住院”模式。为减少患者因床位等待而产生时间、费用负担,提升诊疗服务效率,在省市三级公立医院推行预住院模式,在暂时无床位的情况下患者可先办理预住院手续,完成相关检查检验。预住院期间,不收取床位费、诊疗费等费用,医保支付范围内的术前检查检验等相关费用均可纳入医保结算,为全省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医通道和优质服务。
四、推进卫生监管首违不罚和轻微免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轻微不罚和首违不罚等法律法规及优化我省营商环境要求,结合卫生监管工作实际,明确卫生监管轻微违法行为和初次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具体事项清单,指导基层落实好“首违轻微不罚”等法律要求,助力打造更加公平、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五、实施“码”上投诉马上办。研发“涉医投诉受理”小程序,分批分层逐步实现纠纷投诉受理、分发、办理、回复、督办、数据分析全流程智能化闭环监管。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急诊、住院、诊室等主要场所,主动张贴“涉医投诉受理”二维码,群众通过扫码反映相关问题,直达医疗机构和同级卫生健康监管部门,原则上医疗机构当天与患者或其家属取得联系,能当场核查处理的,应当立即查明情况、现场处理并及时反馈,不能立即查明的投诉事项,在10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
六、倡导停车一小时免费服务。倡导医院对在院就诊(含出入院)患者,可在医院免费停车一小时。鼓励医疗机构在保障医院用车停放的基础上,将离医院门诊、医技检查近的位置喷涂为爱心车位、无障碍车位,为就医问诊的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车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为其提供代泊车服务。
七、优化药事服务模式。推进区域内共享中药房建设,推行中药饮片处方在线审核、调剂、煎煮、配送服务,与所在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对病情稳定且自主管理能力较强的老年人,实施慢性病长期处方制度,减少老年患者多次往返医疗机构就医取药问题。鼓励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等方式,为老年患者提供复诊、药品配送、用药咨询等服务。
八、推进集采中选药品“三进”行动。在全省范围开展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进零售药店、进村卫生室、进民营医疗机构”行动,进一步巩固药品集采政策落地成效,增强集采药品可及性和群众购药便捷性,引导有关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九、开展两品一械“你点我检”为民服务活动。群众对在省内市场购买的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质量存疑、有检验需求的,通过拨打电话(0791-88153637)、登录省药监局网站(进入首页“你点我检”信息征集专栏)、关注省药监局微信公众号(通过右下角“在线互动”,进入“你点我检”专栏),通过与工作人员电话联系或在线填写点检信息方式后,省药监局根据群众提供的产品信息及时组织开展抽检,告知抽检结果,并在省药监局官网公布。
十、推动医保经办服务“适老化”。对江西智慧医保APP进行“适老化”改造,上线大字版,同时设立“亲情代办”业务专区,直系亲属绑定亲情成员后,可代为办理跨省异地就医自助备案、跨省异地就医自助备案撤销、异地备案信息查询、参保信息查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停参保、“双通道”药品使用备案查询等7个服务事项,更好满足老年人线上办理医保业务需求。
值班主任:胡煜坤
值班编辑:吕志彧
编校: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