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今天
是个值得每个中国人
骄傲和铭记的大日子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
在新疆罗布泊荒漠
闪过一道强烈亮光
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
巨大火球转为蘑菇云
冲天而起——
浓缩着许多人
汗水与智慧结晶的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了!
成功的背后
是一段艰辛的历史
和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英雄
在外人看来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
一缺技术二缺资金
想要研制出核武器
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事实真如他们所想吗?
任何人都不能低估
中国人的决心和信念
在那个创造奇迹的时代
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
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
投身到这项
挺起中国人脊梁的事业
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
建立基地
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
默默无闻地工作
邓稼先在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时的资料图。
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
在中央档案馆保存的一份文件中
仿佛依然能听到邓稼先肯定的回答
1958年秋
组织找到当时在中科院工作的邓稼先
对他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
你愿不愿意参加这项
需要严格保密的工作?
邓稼先全家
加入这项工作
意味着结婚才5年的他
将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子
开始隐姓埋名
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生活
但邓稼先没有犹豫
义无反顾接受了这一重任
成为中国原子弹研究工作
理论设计负责人
邓稼先曾说
“做好了这件事情
这一生就过得很有价值
就是为它死也值得!”
邓稼先所率领理论部
在一无权威资料
二无实践经验的条件下
开展了大量运算
他们用手摇计算机、算盘和钢笔
夜以继日地把原子弹的设计轮廓
勾勒出来了
因此,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还有个更为形象的名字
——争气弹
王淦昌
1961年4月
当从苏联奉调回国的王淦昌
听到“因涉及国家安危
必须严格保密
隐姓埋名
断绝一切海外关系
你要有心理准备”时
他毫不犹豫地表示:
“我愿以身许国!”
从此,王淦昌改名“王京”
在国际物理学界消失了17年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
“以身许国”的誓言
王承书
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
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
理论奠基人
当国家原子弹的研制
进入攻坚期时
核心燃料高浓铀研究
却进展缓慢
作为原子弹燃料的浓缩铀
当然是重中之重
于是王承书告别丈夫和孩子
悄悄来到中国第一座
浓缩铀生产工厂
但当时铀炼厂的状况
可谓惨不忍睹
苏联为中国提供的铀提炼厂
还没有建成
就撤走专家、带走图纸
设备被丢弃在大西北的荒原之中
几乎成为了一堆废铁
这一切都需要王承书
和她的同事们“起死回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64年1月14日
504厂成功取得
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
为原子弹爆炸
提供最根本的燃料保证
……
其实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
除了科学家们的努力付出
还有许许多多
来自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
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这其中的典型就有
原公浦
原公浦还原加工第一颗原子弹时的情景
原公浦
因顺利完成了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核心部件的加工
成为中国核工业发展史上
有名的“原三刀”
甚至被钱三强形容是
“一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
1959年
来自上海汽车底盘厂的原公浦
被选派到四〇四厂
(我国最早、最大的核技术生产科研基地)
并在2000多人的车工技术比武擂台赛中
斩获第一
当时
原子弹中的核心部件
必须依靠人工切割
以满足引发爆炸的高精度要求
1964年4月30日上阵的时候
原公浦心理压力很大
只剩下最后三刀时
原公浦的压力来到了极限
这关键三刀不能车多
也不能车少
多了,整个核心部件就报废了
少了,达不到标准
原公浦神情极其专注
紧盯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心脏”
旁边的技术员则
实时测量切割数据
第一刀切下去
停下来,量尺寸
第二刀车完
再停下来仔细测量
在机床的切割声中
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目不转睛地盯着原公浦手中的
切割刀靠近核心部件
当最后一刀车完后
负责检测的技术员
激动地大喊了一声“行了”!
原公浦则浑身一软
瘫倒在地
后来
原公浦回忆说
“那几乎是用我生命刻划的三刀”
正是有了这些先辈们
义无反顾的献身与付出
60年前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才得以
横空出世
也正是在前辈们
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
鼓舞和激励下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60年后的今天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航母舰队依次入列
神舟飞船遨游太空
……
只要秉持
先辈们的这种精神
相信未来
我们定将创造出更多
中国奇迹
致敬先辈!
来源/新华网、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编辑/字芳红 李华香
审核/李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