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伊始,捷报飞传。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淮安高职校、淮阴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团队一路过关斩将,技压群雄,分别夺得中职组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农机检修赛项金奖第一名,并取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排位赛资格。
这是淮安能工巧匠在世界舞台的一次惊艳亮相,也是淮安深挖产业工人队伍人才“蓄水池”的一个成果缩影。近年来,作为推动产改工作牵头部门,淮安市总工会锚定“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生力军目标定位,聚焦服务“五大支撑”发力方向,通过建设工匠学院、举办技能大赛、健全激励机制、推进产教融合等多种方式,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让产业工人有奔头、有甜头、有劲头,为淮安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磅礴力量。
“国家政策好,将来我们的工作也会越来越好。”8月13日下午,清江浦区长西街道上海路社区“工会驿站”热闹非凡,淮安市总工会邀请全国劳动模范何明智为“快递小哥”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深入浅出的话语,让大家深受鼓舞、干劲满满。
思想是力量之源。淮安把产业工人思想引领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探索思政宣讲新路径、新模式,用党的创新理论凝聚职工,用劳模工匠典型鼓舞职工,用喜闻乐见方式感染职工。
“点”上深入——组成以“劳模工匠和思政教师”为成员的宣讲团,深入百家重点企业,联系千个车间班组,覆盖万名产业工人。同时,组织开展宣讲比赛、知识竞赛、阅读诵读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将“高大上”的宣讲变得更加“接地气”,让职工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确保党的创新精神深入人心。
“线”上推进——坚持车间领导、班组骨干率先垂范,职工轮流参与的宣讲模式,利用好“班前十分钟”,抓好学习宣传,通过“五分钟劳模故事”等,将宣讲变成常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进职工心中,浸润基层职工。
不久前,由淮安工匠学院承办的淮安市总工会智能制造培训班顺利结业,经过系统培训,24名员工将怀揣新知识、新技能,投身生产一线,为淮安“7+3”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贡献力量。“这一趟没白来。”受训学员小倪说,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提高技术,通过这次培训,提升了能力,开拓了眼界,受益良多。
技术是力量之基。2022年11月,淮安市总工会与淮安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成立淮安工匠学院。各县区也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大型骨干企业成立8家淮安工匠学院分院,重点围绕机电、数控、模具、计算机、物联网等专业开展技能培训。
培训“航母”,战果初显。目前,淮安每个工匠学院拥有至少1个特色工种品牌,每个工匠学院每年培训职工不少于500人次,培训职工人数每年增幅达10%以上,累计培训产业工人、工匠、技能人才3000多人次。
淮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6年,全市将重点打造“1+30+N”工匠学院体系。“1”是淮安市总工会与淮安市有关中高职院校建成一批市级工匠学院,“30”是依托县区(产业)建成30家左右工匠学院,“N”是依托企业建成若干个企业学堂,构建覆盖全市、服务职工、特色明显、技能培训能力突出、工匠人才培育成效显著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工匠学院网络。
检查工具、固定车辆、拆装零部件……近日,淮安技能状元大赛成功举办,在汽车技术竞赛现场,选手们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一旁的评委老师则紧盯选手操作,根据评判细则,逐项进行打分。“开始有点紧张,但手上有活儿,慢慢就放开了。”一位参赛选手说,通过比赛,加强了对汽车修理技能的掌握,也发现了很多不足,收获满满。
竞技是力量之窗。淮安市总工会联合淮安市人社局在智慧产业、电子信息、新业态行业等产业中,开展技能竞赛,加大奖励力度,调动职工岗位练兵、提升技能的积极性。2024年,共有62项比赛纳入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涵盖信息通信网络维护、数字化转型工程师、网约配送员、劳动关系协调师等多个新工种,为产业工人赋能强技、展现自我搭建平台。
以赛代练,成绩斐然——
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赛项江苏选拔赛上,淮安选手王之顺、胡喆双双斩获三等奖;
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项江苏选拔赛、南京都市圈人工智能训练师邀请赛上,淮安选手张薛伟两次获奖;
2024年全国橡胶轮胎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上,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职工葛崇业、孙海翔、孙立锁、王继兵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及鼓励奖……
“产改”赋能,向“新”而行。淮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促进产业工人职业素质由劳力型向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转变,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淮安市总工会
编辑:陈诗雅
责编: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