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学科风采 | 生物学

时事   2024-12-18 17:00   黑龙江  

编者按

讲好黑大故事,传播黑大声音。近年来,学校各项办学事业成效显著,为了全面展示办学成果,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全媒体中心系列报道《学科风采》今天为您带来《学科风采——生物学》。



学科带头人寄语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地球之变,生物之谜。生物学是探索生物学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革命为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思路,同时生物学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绿色食品、生态环境、医学等领域,在促进社会进步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黑龙江大学生物学学科以建设国内一流特色生物学学科为目标,面向国家、立足龙江,充分发挥对俄合作优势,以新质生产力驱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学科带头人:李海英

01



学科发展历程

黑龙江大学生物学学科始建于1996年,2000年获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同年获批黑龙江省“生物学”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016年开始以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开始招生。

02



优势特色

生物学学科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4567”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指导,立足于黑龙江省寒区特色生物资源丰富的区域特点和对俄发展战略,注重学科交叉融汇,强化生物技术赋能,形成了具有鲜明学科特色和发展优势的5个研究方向,包括“寒区植物多组学研究及关键基因挖掘利用”“寒区特色植物重要性状分子调控与种质创制”“功能微生物代谢调控及资源化利用”和“微生物大分子合成机制及功能开发”4个核心方向,以及“寒地特色药食同源生物次生代谢物活性研究与利用”1个特色方向,形成了“4+1”的方向布局,为赋能龙江新质生产力建设积极贡献黑大力量。

03



学科平台

生物学学科主要科研支撑平台有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寒区植物基因工程与生物发酵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微生物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食药用植物与微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黑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中美联合蛋白质组学实验室、中俄联合生物活性物质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开放合作基地、黑龙江大学安泰生物省级研究生创新(示范)基地、生物基础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省级示范区、黑龙江省蛋白质组学学会、研究生产教融合工作站、科技小院、华大基因研究生培养工作站等。
生物学学科依托的科研创新平台

生物学学科人才培养平台

04



师资队伍

生物学学科现有成员50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3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2%,大多数教师毕业于国内外重点高校。学科现有二级教授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人才10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省级教学新秀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1人、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同时,学院聘请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美国科学院院士Harry J. Klee、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通讯院士Dmitry Olegovich Zharkov、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巴维尔·卢卡扬诺夫教授等在内的2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企事业高级工程师作为客座(兼职)教授。

生物学学科聘请的客座教授

05



人才培养

生物学学科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自身特色与优势,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省级研究生创新示范基地等,聚焦生物产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对俄办学优势,培养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扎实专业基础理论、探索实践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服务龙江生物经济发展的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学科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各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获批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课程1门,获省级和校级教学竞赛、课程思政建设等教学专项奖10余项。近三年,在校生作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80余篇,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奖项4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项、省级项目15项。

生物学学科获得的省级教学成果奖

生物学学科建设的优秀课程
生物学学科获得的教学竞赛、课程思政建设等教学专项奖

生物学学科学生获学科竞赛奖项

06



科研成果

生物学学科面向东北寒区生物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对俄发展战略,通过协同创新、重大项目牵动,以基础带应用、以特色带经典,围绕优势特色方向开展国内外联合攻关和各学科交叉合作。
近三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其中面上项目7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84篇,其中SCI论文54篇;研究成果荣获黑龙江省首届专利银奖1项,获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制定地方标准1项、审定新品种1个、授权发明专利26项、成果转化9项、技术服务21项。以登录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的L-乳酸酸菜、审定推广的“绿色超级稻-黑M171”水稻、高产高筋的“西藏6号”黑木耳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成果转化龙江大地,诠释了梯队“资源挖掘-种质创制-成果转化-服务龙江”的核心要义。

生物学学科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07



国际交流与合作

生物学学科依托学校国际化办学新战略、新契机,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深化对俄办学特色,继续推进和强化与俄罗斯等国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长期科技合作,深化特色方向的研究内容。邀请国际著名学者来校讲学、任教、合作培养研究生,鼓励教师赴境外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努力打造国际化的研究队伍。近三年,成功举办国际、全国学术会议5次,邀请专家学术讲座40余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NSFC-RSF)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1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2项、省级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4项。依托作为法人和理事长单位的黑龙江省蛋白质组学学会,2024年获批黑龙江省科协海智工作站,积极搭建我校海外技术合作新平台,为推进学校对俄国际化办学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生物学学科承办的学术会议

生物学学科省科协海智工作站揭牌

08



学科发展展望

生物学学科以国家、黑龙江省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为指导,立足于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坚持自主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落地转化,使学术环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团队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培养出一批高端技术人才,服务龙江地方经济与发展战略,力争将黑龙江大学生物学学科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一流学科。

—— 往期推荐 ——

图文来源 | 生命科学学院

排版 | 张鹏宇

责任编辑 | 张笑雷 李牧 邵明琛 王思聪 孙晟伟 金松琦
审核 | 肖博宇

黑龙江大学
这里正在发生... 黑龙江大学官方新闻平台 期待你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