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晓帆
近日,西安的一位残疾人田野绘制的一份无障碍地图,引发了热议。
田野团队绘制的“西安无障碍地图”
绘制这份地图的初心,是田野接触到一些想来西安旅游的外地伤友,他们总是担心自己能去哪玩、怎么玩,甚至不敢出来玩。从2019年开始,他和几位轮椅伙伴一起,跑遍主城区597平方公里,绘制了一份西安无障碍地图。他希望能用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来告诉行动不便的朋友,每个人都能够重拾走出家门的信心和勇气。
武汉公交邀请残疾人体验“无障碍公交出行”
提到“无障碍”,我们总会联想到残障人士。但其实,“无障碍”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孕妇婴儿、受伤的健全人士、机能衰退的老人等等,他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无障碍”的需求。笔者便有过类似的担忧,孩子小要坐车,推车出行考虑最多的便是“无障碍设施如何”,一旦遇到台阶或是坡道有凹陷,本应成为助力的婴儿车反而成为累赘。
存在出行障碍的人群不应受到忽视,他们本应拥有同等出行的权利。但旅途的未知性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对目的地的迷茫和对自身的不自信相叠加,让很多人选择不出行,这无疑是很遗憾的。而令人欣喜的是,像西安田野这样的人不止一位,苏州的“轮椅博士”李麟青研发了涵盖南京、苏州的全景模式无障碍地图,同时,多个城市都推出了无障碍出行地图,除了无障碍道路情况之外,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停车场等信息也包含在内。这在人性化之余,更凸显着城市文明的进步。
福州打造十分钟无障碍生活圈
“字小如蚁”的药品说明书有了大字、盲文等无障碍格式版本;多地影院配置无障碍放映设备,视障观众可以佩戴耳机收听旁白解说;急救电话有了文字报警功能……从2012年我国颁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到2023年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再到现在无障碍建设的普及和规范,可以看到,这些条款正从文字变成无处不在的社会细节,让有出行障碍的人群内心更加温暖、更加坚定。
“有爱无碍”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一座城市要想加快无障碍环境的建设,除了依赖于制度和硬件上的加持之外,更离不开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参与。不占盲道、不堵坡道、尊重导盲犬等等,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组成了这个社会的无障碍环境,都是这座城市“无障碍地图”的纽带,都足以让这份尊重和爱护在细节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