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出神片,这反转绝了

体娱   2024-08-25 23:57   陕西  
系列大卖超20亿的“误杀”系列第三作《误杀3》前段时间已官宣杀青,将于年末贺岁档上映。

 

剧情缜密、烧脑反转、情绪拉满已成系列的标志风格,首作《误杀》更是一部难得的翻拍佳作,也让很多观众感叹原版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在剧本原创力上的强大。

 


《误杀瞒天记》IMDb评分8.2


 

今年上映的又一部烧脑印度犯罪片,则再度引起了当年如《误杀瞒天记》一样的话题度:同样高能的剧情反转,同样刺激的悬疑氛围,同样动人的亲情暗线……


来看看这部豆瓣评分8.4,直接打进IMDb TOP 250的年度黑马新作——

《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以一桩古怪的入室抢劫案为原点展开:

主人公马哈拉吉来到警察局报案称,有三名劫匪趁夜闯入他家;他们殴打并制服了马哈拉吉,但却离奇地只抢走了家中的一个垃圾桶。


 

在接警的探员的再三追询下,马哈拉吉仍旧一口咬定家中只有一个平平无奇的垃圾桶失窃。

被拒绝立案后,马哈拉吉在警局大耍无赖,把警局搅得鸡飞狗跳。



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很快就为报案人马哈拉吉招来了一顿无情的重拳出击,但是他非但没有就此退缩,反而发动“钞能力”,向警方给出了50万印度卢比的高额悬赏。

 

在丰厚酬金的驱策下,警方终于能冷静下来聆听马哈拉吉的诉求。



马哈拉吉的故事中,那个被劫走的垃圾桶承载着一段不寻常的往事:

当年家中遭遇事故,正是这个铁皮垃圾桶从架子上掉下来,奇迹般地罩住了年幼的女儿,才使她免遭灾难。


自那以后,马哈拉吉就将这个垃圾桶供奉起来,父女俩给它取名为“拉希米”,将其视为家中的守护神。

马哈拉吉对垃圾桶的视若珍宝让警方犯难。同时,对于那三名不速之客为何要抢走一个普普通通的垃圾桶,警方更是绞尽脑汁也找不出合理的犯案动机。


 

破案困难重重,想要拿下悬赏,警方只能另辟蹊径,采取一些非传统手段。

他们跑遍五金市场,企图制造一个与失窃垃圾桶完全相同的复制品,以此瞒天过海地糊弄马哈拉吉。



 

警方还联系了一名长期合作的线人伪装成当天的劫匪顶罪,从而营造出人赃俱获的假象。为了更逼真还原,警方甚至又找到马哈拉吉重新做了一遍更详细的笔录,确保在最终的现场指认环节不会出现任何破绽。

 

但让人意外的是,在装模作样的现场指认环节之后,曾经为了追凶大费周章的马哈拉吉,却选择撤案并和假小偷达成了表面上的和解。



 

故事发展到这里,看起来就是一个无厘头的黑色幽默,加上一帮为了赚钱而造假证据的贪心警察。

但故事真的这么简单吗?那个神秘的垃圾桶,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其实上面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故事A”,是马哈拉吉自己讲述的故事,事实上还存在一个“故事B”,也就是真实的故事。



在那天晚上,其实被袭击的并不是马哈拉吉自己,而是他只有十几岁的女儿,三个匪徒不仅攻击了年轻的女孩,还侮辱了她。

为了找到侵害女儿的凶手,同时保全女儿的名声,更重要的,是为了亲手结果这几个混蛋,马哈拉吉才精心计划了谎言,开始了寻找凶手的过程。

 

直到气氛最紧张焦灼的那场现场指认中,失主和嫌疑犯和解后,警长瓦拉达拉杰仍旧咄咄逼人地不停质问马哈拉吉:“你真的原谅眼前的人‘所有’的罪行吗?”


在一遍遍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压抑不住怒火的警长终于讲出了掷地有声的那句“即使他强奸了你的女儿?”

到此,整个案件的内幕这才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警察原来早就发现了马哈拉吉的企图,他们选择了站在正义一边,默许了马哈拉吉的复仇。


 

而随着马哈拉吉一个一个解决掉仇人,一步步逼近凶手,我们会发现在一切看似单纯的善恶对立之后,原来还有一个更加复杂和唏嘘的故事……

《因果报应》以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将大量零散的片段编织进垃圾桶失窃案的主线里。

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这些伏笔和线索都渐渐交汇在一处,在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反转中,拼凑出这桩荒唐的失窃案所掩盖的极具戏剧性和宿命感的残酷真相。


 

片中最大的反转当属主人公马哈拉吉的人设,“老实人”外表之下的他被塑造成了一个“John Wick”式的杀神。

马哈拉吉精心策划了针对强奸犯的复仇行动,而垃圾桶失窃案只不过是他周密计划中的一环。

马哈拉吉的追凶之路贡献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动作打斗场面,精心编排的血腥戏展现了宝莱坞对暴力美学的独特见解。



 

“愤怒的父亲”是复仇题材中非常常规的一类主角,这一经典范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又有不同的演绎:

连姆·尼森主演的“营救系列”塑造了好莱坞特色的“超级英雄”式的前特工父亲,而拍出《老男孩》《彷徨之刃》等作品的日韩电影更聚焦父爱和人性在复仇重压之下的压抑、扭曲乃至崩溃。



 

国产犯罪片近年来的创作则更侧重于探讨谜团之下的社会议题、原生家庭话题。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默杀》在复仇故事中编织了校园霸凌、家庭暴力、儿童性侵、宗教洗脑等社会焦点,却因为元素太满不够深入而口碑两极分化。



更早上映的《涉过愤怒的海》将矛头对准“愤怒的父亲”自身,从为女儿复仇的故事线延伸出对原生家庭创伤的思考以及对传统父亲形象的解构。



 

相比较下,《因果报应》更直白地将复仇这一核心事件,导向了法外正义的伸张。

马哈拉吉手刃仇人后带着女儿重新回归平静的生活,这样的happy ending无疑给观众带来了一种非常过瘾的情感体验;这一过程中警长的微妙立场和暗中助力更大大满足了世俗善恶观中“法不外乎人情”的期待。


 

此处设定与改编自“德里黑公交案”的《一个母亲的复仇》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结尾警察、恶人与复仇母亲三人的对峙中,警察最终选择将手中的枪交给母亲并说“如果你要杀了他,就用这把最合适的枪”。



 

《因果报应》等犯罪悬疑片之所以敢于直面并探讨这些灰色地带的敏感话题,得益于印度电影界相对宽松的创作尺度。

这种开放性上也为宝莱坞电影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在传统歌舞片之外,犯罪悬疑、古装历史、时装动作等都已成为能够打入全球市场的强势类型片。

这部剧本设计精彩的《因果报应》,会不会被国内创作者翻拍或借鉴呢,接下来一起揭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猜你喜欢】
点击即可阅读

全球霸榜,《黑神话:悟空》凭什么大爆?

上映后评分还在涨,冲到9分

葛优「教科书级」表演


西安万达影城
活动推广、影片介绍、答疑解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