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纹样遇上生肖蛇,中国人的顶级审美具象化了。

文化   2025-01-31 19:36   北京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纹样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宝相花纹、连钱璎珞纹、

四季花卉纹、如意纹……

当传统纹样遇上生肖蛇

交织出中国人的顶级审美

创意动画里的每一帧都是中华文化



综合型宝相花纹

(取自唐代藻井)


宝相花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

从莲花、石榴花、牡丹、菊花等

多种花中分别提取

花瓣、花苞、叶子等造型

经过艺术加工融合而成



四季花卉纹

(取自柿红盘绦朵花宋锦)


四季花卉纹

以代表四季的花卉组合为特征

以同株、团花、折枝、缠枝

或者绘画方式

将花卉并为一景

寓意一年四季繁荣昌盛



三交六椀菱花

(取自故宫太和殿的窗棂)


这种纹饰的特点是

中间的直棂、两边斜棂交于一点

将立面分成六等分

而每个等分的边界做成菱花纹

总体来看就像六个碗

整体呈现出韵律之美


牡丹纹


牡丹纹以牡丹花为描绘对象

牡丹寓意着

家庭幸福美满、国家繁荣昌盛

牡丹纹大多呈现为牡丹盛开的状态

常作为主体装饰纹样出现

并与缠枝纹、鸟兽纹等组合



鱼纹

(取自黄地粉彩花卉鱼纹瓶)


鱼纹是民俗文化中

寓意吉庆的动物纹样

多以写实为主

鱼纹常用作生活器物的装饰

人们用其谐音来表达

年年有余、连年有余、

吉庆有余、金玉满堂等吉祥寓意



连钱璎珞纹


钱纹又称铜钱纹

一种外圆内方的纹样

钱纹是财富的象征

也是代表镇灾、吉庆的符号


云纹


云纹是贯穿于中国历史的

经典纹样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

衍生出不同的形态

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

织绣、工艺品等

寓意瑞祥吉兆、步步高升


如意纹

(取自蓝地梅花织锦)


如意纹取自如意的造型

如意纹表达了人们

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期盼未来事事顺心,事事如意



花蝶纹

(取自掐丝珐琅胡人进宝式熏炉)


蝴蝶纹风格偏向于写实

蝴蝶纹的不同组合

有着不一样的寓意

蝴蝶与花卉组合成“花蝶纹”

呈现出蝶恋花的意境

人们常以“花蝶纹”来象征爱情


中国传统纹样代代相传

始终不变的是

中式美学的浪漫

和每个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祝大家蛇年大吉

“巳巳”如意!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策划:余秋雨 钟金叶 岳小乔 皇甫凌雨 冯慧文,资料来源:《故宫纹样》《故宫经典纹样图鉴》《中国经典纹样图鉴》《中国喜事纹样图鉴》

本期编辑:胡程远、林帆



春节假期听着歌看着文字,让时间慢下来

一起享受此刻宁静时光



鸟瞰故宫就是一个长方形,沿着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将所有的宫殿和主要建筑都置于这条轴线上,构成齐整肃穆的面貌,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故宫是皇帝和他的家人们生活起居的地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窗一檐,都匠心独韵。
整体的建筑样式更是气宇非凡,是我国最具代表性且独一无二的文化标志,也是东方建筑的集大成者。
我们常常惊叹于故宫建筑的巍峨辉煌,但除了建筑主体,那些一幕幕华彩纹章,一件件琳琅装饰,同样令人惊叹。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那么几只可可爱爱、奇奇怪怪的神兽,列队整齐的端坐在威严庄重的宫殿屋脊上,这些i兽,被称为蹲脊兽或小兽。


最前头做领路的是骑凤仙人,关于骑凤仙人的传说很多,有的认为这一形象源于春秋时期,齐国泯王战败后逃至江边,幸有神鸟相助,负其过江的故事。
后面依次是龙、凤、狮、天马、海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

“仙人指路(骑凤仙人)”:一人骑在凤形的兽上,位于角脊的最前端,表示前方已经无路,只能骑凤飞行,寓意逢凶化吉;
“龙、凤”:都是瑞兽,在此代表帝、后;
“狮子”:为兽中之王,突出皇权地位尊贵;
“天马”和“海马”象征皇帝的威德通天入海;
“狻猊”:是能食虎豹的猛兽,象征皇帝君临天下;
“獬豸”:是一种似龙有尾、似狮有角的神兽,可以明辨是非,象征皇家的光明正大;
“斗牛”:是一种有龙的神态而外形似牛的异兽;
“押鱼”:是海中的异兽,与“斗牛”皆可兴云布雨,寓意防火防灾;
“行什”:形如生双翅的猴子,因形象酷似传说中的雷公,故有避雷的寓意。



蹲脊兽的数量越多,说明宫殿的等级就越高。清朝规定除了骑凤仙人,蹲脊兽依次递减的数量应为奇数,如乾清宫的走兽数量为9个,坤宁宫为7个,东西六宫为5个,但有一个宫殿较为特殊,那就是位于整个建筑群中心的太和殿,这里不仅是紫禁城的中心,也是明清时期的政治中心,太和殿的蹲脊兽有十个,如此规格的宫殿仅此一座,可想而知它的等级有多高。

在蹲脊兽之后翘首昂视的叫戗兽,他是戗脊顶端的龙形装饰,取自螭龙之形,一对弯钩长角,长髯飘逸,金鳞满身,威武雄浑。


在屋脊最两端有两只张着血盆大口,好似要把屋脊吞掉的神兽最为惹眼。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他们叫“正吻”或“龙吻”,民间俗称“吞脊兽”。


相传正吻的形来自龙的第九子螭吻,他阔口好吞、喷浪降雨,这只吻兽最奇特的是背后插着一把宝剑,似乎被镇压于此,也许是作恶多端,以替人消灾,保一方平安来受罪,算是将功补过,回头是岸吧。



这些神兽不仅来头大,作用也不小呢,中国古建筑以木构覆瓦为主,那么房屋檐角最前面的瓦片很容易掉落,人们在固定檐角的过程中,不断衍生出了蹲脊兽、戗兽等建筑造型,并赋予了驱凶避邪,防火降暑等各种美好的神力。


这些屋顶上的神兽历经百年仍旧熠熠生辉,自然少不了琉璃瓦的功劳。明清两代琉璃瓦可是宫廷专用、民间禁用的建筑材料,宫殿等级不同,琉璃瓦的颜色也不同。


如太和殿,交泰殿,乾清宫等重要宫殿使用黄色琉璃瓦覆顶,黄色在五行居中,至高无上的天子自然也是天地的中心,同时黄色也代表这土地,万物的生长离不开对土地的依赖,土地也是江山社稷的基础。

而南三所的太子宫,则用绿琉璃,五色中青、绿为树木萌发生长之色,太子宫的绿琉璃象征着皇族血统的延续,如春天的草木般繁盛蓬勃。



故宫的梁枋上几乎全有彩画。镂金铺翠、艳色耀目,彩画的构图由中间的枋心、两边的藻头及末端的盒子组成。宫廷彩画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三种。



旋子彩画在明代盛行。最大特色为藻头部分由青绿色的旋瓣团花装饰,常常为一个完整团花纹搭配两个半圆团花纹。枋心部分主要填饰龙纹、凤纹或锦纹。


整体构图左右对称,以青绿色为大色,与门窗的朱红色形成鲜明,端庄大气,此外旋子彩画采用沥粉贴金,用金量越多,等级越高,然而清代时和玺彩画的出现使得旋子彩画退居次位。


和玺彩画是清代建筑上最高等级的装饰彩画,就连纹样的绘制都有高低之分,二龙戏珠盘旋于枋心之中,藻头与盒子皆绘有龙纹,所有龙纹都用大片金箔装饰,金光闪闪,耀眼无比,这就是重量级的金龙和玺彩画,只用于皇帝理政、登基的殿宇,如太和殿、皇极殿。

其次就是龙凤和玺彩画,以龙凤为主体做枋心,西番莲纹或灵芝纹做藻头,沥粉贴金,犹如神来之笔,活灵活现,它们被用于坤宁宫、永寿宫等皇帝与嫔妃宫殿的装饰上。


最后是龙草和玺彩画,金龙吉祥草组合,一般为绿地画龙红地画草,吉祥草又与法轮搭配简称“轱辘草”。样式相较简单。用于城门、宫门、楼阁较多。
龙门、凤门消耗如此巨大的用金量,不得不说真是吞金兽本兽。



苏式彩画源于苏州,在融合了宫廷彩画配色的同时也保留了江南地区的绘画风格。

苏式彩画的构图与前两者的稍有不同,分别有枋心式、海墁式和包袱式。


苏式彩画惯用的纹样多为梅兰菊竹、缠枝花草、文人仕女、博古、山水等极具风雅的主题。与宫廷推崇的龙凤瑞兽等厚重华贵的纹饰大不相同,苏式彩画调性素雅、灵活轻快,因此多用在皇家园林建筑中,秦晚期,慈禧太后就钟爱苏式彩画,她住的长春宫,储秀宫中比比皆是。

已上部分图文来源: 念宁的成长笔记
(素材来自于纹藏)

这个春天,故宫的花上热搜了。


但在故宫,有另一种“花”,90%的人可能会忽略。


绵延数千年,集东方审美之大成,大到雕梁画栋的宫殿,小到精致的瓷器和文物、帝王将相与后宫嫔妃身着的服饰……无数美到惊叹的图案,遍布在这座华丽宫殿的每个角落。


那就是纹样。



站在设计金字塔顶端的故宫纹样是什么样子呢?


花卉纹、飞鹤纹、白鹭纹、龙凤纹、梅花纹、柿蒂纹……


千载东方文明与审美、掌故与传说、巧思与神技,统统凝结在线条之间,穿越时空,来到我们面前。


文物无声,纹样有色。



传统纹样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和财富,遗憾的是,由于工艺和传承的限制,很多纹样正逐渐消失,或正被我们忽视。


大家在捍卫民族文化尊严的同时,也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绝美的中国传统纹样,怎么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发扬光大呢?


所幸,还有一群人一直在努力。


故宫纹样书籍


纹藏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纹样的转译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并记住故宫纹样,团队60多个伙伴的热爱与探寻,1000多个工作的日日夜夜,设计再创了几万张纹样数据文本……



将这本绝美的《故宫纹样》送到读者的面前。



在上百万件文物中,《故宫纹样》以织绣、织毯、瓷器、珐琅和建筑为五大载体,精选了其中最为经典的117幅绝美纹样,呈现出一场5000年的视觉盛宴。


“中国最美的书”设计师操刀设计,书籍十分精美。



并做了限量刷边版普通版两款,供喜爱纹样的朋友礼赠、收藏。



刷边版特地选取了故宫和玺彩画中的龙凤花卉卷草纹,经过多次打样,与经典故宫红色书封搭配,相得益彰。



每本书都附赠一双吉鹤杯垫与一对喜上“梅”梢书签。



文物无声,纹样有色。


提起写书的初衷,纹藏团队在书的前言中写道:


“纹样——这是来自中华血脉里的自豪,是我们每一个国民刻在骨子里的浪漫。


我们仍然希望,熠熠发光的祥瑞符号能继续充盈人心,鼓舞精神,被更多不同的中国人遇见、感知、拥抱。



在喜庆节日的春联、灯笼中,在合家团聚的饭桌旁,在故乡房屋的梁栋上……



如意云纹、福字纹、喜字纹、回纹、灯笼纹,装载着华夏祖先美好心意,带给每一个中国人吉祥的祈福与祝愿。


普通版

刷边版


这是来自中华血脉里的自豪,是我们每一个国民刻在骨子里的浪漫。



古人审美有多绝

看看故宫纹样就知道了


《故宫纹样》中包含117幅纹样,以“织绣”“瓷器”“织毯”“珐琅器”“建筑”五大极具故宫标志性的载体,展现服饰、器物、布艺、建筑等物件上的多元纹样。



织绣

宫廷服饰,汇聚了当时最高级的工艺技法。


书中精选故宫珍藏的服饰纹样,无论是单袍上威严生动的团龙纹、衬衣上鲜活清丽的花卉纹还是马褂上典雅华贵的如意纹,都尽收眼底。



瓷器

中国创造的瓷器,集历代工艺、审美于大成,成为中国向世界递出的绝佳名片。



瓷器最能体现一位帝王乃至一个时代的审美气质,而配色与纹样则是古人写下的信笺,娓娓诉说着历史之美。


元代缠枝牡丹纹的花瓣微卷,缠枝连续交错,展现雍容姿态。


明代的兔纹线条刻画简单、直率,寒寥釉色似乎又赋予了它可爱、生动的情态。



织毯

中国古代织毯在美术方面是一笔低调而庞大的财富。皇家还开设了传习所,大规模培训编织织毯的人员,所编成品供皇家使用。


所以大部分织毯上都会出现龙纹、凤纹、麒麟纹、牡丹纹、卷草纹、宝相花纹、如意纹等纹样,风格十分华丽。



珐琅器

相比前面提到的瓷器和织毯,珐琅器的实用性更强,其上的纹样更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缀,寄托着使用者的美好祝愿。


如明晚期朝冠耳炉上的摩羯纹,摩羯口衔一大朵莲花,似叱咤于云海间,海水浩荡,四合如意云密布其间,极具壮阔之气,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浩荡之美。



建筑

雕梁画栋、红砖碧瓦,内藏乾坤。故宫里的建筑物本身就和其中的藏品一样,有着说不尽的学问。



纹样让建筑更加辉煌壮丽,让人分不清游走在现实还是画间。


书中在再现纹样的过程中,对主题和寓意进行解析。每个纹样均附有精美的设计图样、完整的线稿以及117例CMYK色值。


让神秘的古代东方艺术能够为今天的创作提供灵感,无论是设计艺术、绘画临摹,还是服饰配色、家装组合皆可参照。



故宫纹样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南朝沈约在《宋书》中写道:“符瑞之义大矣。”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成为中国传统纹样的文化基因。古人对生活的愿景、对亲友的祝福,都凝聚在这千变万化的纹样里。



例如,大家每天都能见到的防盗窗,实际是中国传统纹样“方胜纹”。方是舟的意思,两个方的纹路,意味着同舟共济。出现在窗上,代表着家庭幸福美满。


再如,纹样里常出现这一形象。飞禽被视为天上与人间联结的信使,鹤神秘优雅的形象也使它成为仙鸟、长寿之鸟的代表。



鹤纹常与松纹一起使用,松柏常青,仙鹤逍遥,表达松鹤延年的美好意象。


在西方文化中,四叶草象征幸运,而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四叶草”——柿蒂纹就出现在了剑器上。


四瓣样式,“一尖两弯”的柿蒂文,因形似柿子成熟后的花蒂而得名。



古人认为,柿子树是所有树木中树根最坚固的一种。柿蒂纹因此常用在建筑上,象征坚固不倒。用在织物或其他器物上,则代表“柿柿如意”。


除了方寸图案中凝聚的心愿与企盼,在故宫纹样中,我们也能窥见几千年来历史与审美的发展气脉。


新石器时代,纹样多为寄托“万物有灵”原始思维的“图腾”:太阳纹、蛙纹、龙凤纹。两汉时期,出现了展现“神游天外、羽化登仙”想象的仙人纹,以及伴随丝绸之路开通而丰富纹样世界的“新皮肤”:石榴纹、葡萄纹。




而到了宋代,花鸟则褪去华丽,摇身一变成传递隐逸情趣的“自然极简”风。明清时期,松竹梅、人物戏文也加入“纹样宇宙”。


纹样日益包罗万象,自成世界。


斗转星移,气质各异;传承有序,终成洋洋大观。


普通版

刷边版


这些传统纹样是5000年历代沿传下来的美丽瑰宝,浸染着中国人的审美。


纹案律动如诗·风物摹绘闲美·寓意吉祥无殃·是为故宫纹样。



不可错过的宝藏工具书

礼赠、收藏最佳选择


600年故宫,5000年华夏,那些熠熠发光的美丽符号,当下依然具有充盈人心的力量。


《故宫纹样》从文物中提炼纹样之魂,可以为当代设计、家装充实东方灵感。



仙鹤纹,可谓是今年来国潮文化产品中最火热的符号之一。


黑底金鹤纹样,气质低调、审美简雅高级,香包、帆布提兜、新中式服装……它的众多可能性,等我们来开掘。



这件宁夏地区所制的地毯,红、橙、黄配色的锦花纹,彰显出浓郁、热烈而神秘的异域民族风。


将这一纹样融入当代衣料、布艺,气质复古,低调优雅。



“夔龙”,是古代人幻想中水神一般的动物。用夔龙纹装饰现代家具再合适不过,从商周走来的“镇宅”灵兽,实现风调雨顺、吉祥平安的“加持”。


对于传统文化爱好者来说,《故宫纹样》带来的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盛宴。


对于美术、设计等行业从业者,这是一本中国审美宝典。


故宫

纹样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就在于上百张矢量化故宫纹样图片,包括器型图、平面图、单独纹样、线稿等等,最大程度彰显纹样细节,不损传统匠心。


将文物上无法“带走”的纹样化作独立的设计元素,开辟美术图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融合再造可能,为作品注入东方灵感。



这是一本将百万件文物精华浓缩纸面的藏品级图书,更是集中华民族五千年奇诡幻想、美好心愿与顶级审美的符号大全。


外盒礼盒包装,防护升级,精致纹样搭配典雅烫金,凸显细节和美感;



中国传统纹样多是吉祥、美好的纹样,红色既是吉祥美好的颜色,也是故宫的代表色,所以选取专色红为底,也能侧面反映出这本书的美好寓意。



16开大开本,高清大图四色印刷,提供舒适阅读体验;细腻哑粉,高质量还原纹样的精度和色彩,也便于手绘临摹。


这是一本将百万件文物精华浓缩纸面的藏品级图书,更是集中华民族五千年奇诡幻想、美好心愿与顶级审美的符号大全。


普通版

刷边版


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服饰、布艺、瓷器、珐琅、建筑的美之灵魂——几何式的极简、中正、和谐,世间风物的灵动、缤纷、诗意,色彩线条的精妙、多元、奇丽,每种看似寻常的组合,都藏着东方思想文化的深厚底蕴。


《故宫纹样》,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全新美学视角,为你“重构”故宫,为当代设计创造新的传承可能,也为故宫之旅开辟新的亮点。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

就下手吧

国庆期间可以快递发货


▼ 扫描下图二维码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故宫纹样》!

中式营造
中式营造是一个以设计师主体运营的【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传统建筑文化交流的公众信息平台。通过公益沙龙分享、设计类主题讲座、创意文化展览、出行游学、田野调查等方式让我们拓展专业视野和提升设计修养,平台涉及传统文化、艺术、设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