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个中心”: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潜能
学院紧紧围绕“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核心目标,致力于培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心理品质,强化其岗位认知与社会适应能力。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序开展,传递温暖的“爱的抱抱”心理体验活动、启迪思维的心理主题辩论赛、凝聚团队力量的团体辅导、释放创意的手工工作坊,以及用手语传递情感的《玫瑰花开》手语操等。值得骄傲的是,学院学子排演的原创剧目《网络伪君子》在第六届辽宁省高校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荣获二等奖,位列第七名;《沉默的花》也在学校心理剧大赛中喜获三等奖。这些活动将实践与学生的亲身经历紧密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与成长。
秉持“二育融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学院始终坚持育心与育人协同共进的理念,精准实施心理专题辅导,定期开设家长课堂,并有序开展班导师与导师培训,从情感关怀、学业指导、职业能力培养等多个维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融入到学生、家长与教师的教育与培训之中。
学院成立“向日葵”二级心理工作站,通过“专业帮助+朋辈互助+家长协助”的心理育人三维支持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专业帮助:专业心理教师与兼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指导与干预,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朋辈互助: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内,为本科生精心匹配朋辈辅导员,开展“一对一”贴心辅导;为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组建心理支持小组,有效缓解科研压力,促进学生间的互助成长。
家长协助:学院通过寒暑假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将学校的关爱传递至家庭,增强协同育人共识;同时,召开2024级本科新生家长会,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助力学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
构建“四联一体”:完善心理育人机制
学院坚持四级联动,完善“学校—学院(社区)—班级(楼层)—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坚持四队联合,辅导员—班导师/导师—“向日葵”工作站朋辈心理互助组织—家长,组建学院“向日葵”二级心理工作站;坚持四方联通,构建家校协同干预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健全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诊疗机构同心同向的整体合力;坚持四个联贯,创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育心育人联贯统一的工作路径。在此基础上,学院制定并实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实施方案》,有效维护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秩序,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安全。
推进“五育并举”:打造心理健康品牌
学院精心策划并打造两项心理健康品牌活动,助力学生塑造坚韧心理品质,舒缓内心压力。
心“事”界:借助公众号文章、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激发学生对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培育积极心理品质。
“青心向阳乐成长”心理健康主题活动:通过班会与“一站式”社区活动双轨并行,融合团体辅导、电影赏析、未来规划探索、手工创作等多元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巧妙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心灵成长。
回顾2024年,电气工程学院在心理育人工作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与实践,虽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我们深知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未来,学院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完善心理健康育人工作体系,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助力他们在青春的道路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图文来源丨电气工程学院身心素质拓展部
指导教师丨马梦瑶
图文排版|刘恒裕
图文一审一校|富耀影
图文二审二校|岳金月
图文三审三校|韩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