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翔浅底——龙泉青瓷中的鱼,中国的“锦鲤”!

文化   2024-10-13 00:02   广东  



中国古代鱼装饰起源很早,早在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的陶盆中就有出现,是先民们祈福氏族子孙繁衍昌盛的象征。汉代时,鱼纹开始出现在铜洗上,时常伴有“保子宜孙”、“富贵昌宜……”等铭文,唐宋时期,鱼纹较多的出现在金银器、陶瓷器、铜镜等各种材质的器物上,成为一种常见的装饰纹样。

因为“鱼”与“余”谐音,于是期盼收成的“年年有鱼”成为人们美好的愿望。鱼从而具有了“富足有余”的含义,成为吉祥美满的象征。


元代,双鱼洗是最常见的品种。其它还有一些特色品种,如大盘、大碗、大罐等型器,器物圈足更大更厚,这是因为元朝皇室喜食牛羊肉而出现的特殊器型。龙泉窑青瓷还大量销往海外,如小罐、小壶、鱼形砚滴、双鱼洗等。

 

明代早期,在龙泉大窑窑址出土了皇室订烧的御用青瓷器皿,釉色呈梅子青,釉层较厚,制作工整。龙泉窑青瓷的鱼纹装饰让人耳目一新,有模印鱼纹、露胎鱼纹、刻划鱼纹、雕塑鱼纹等。


刻划鱼纹是一种最传统的装饰方法。宋代刻划双鱼碟二件,在口径只有10厘米的小小天地中,生动地再现了鱼儿在水中游弋的姿态。一对鱼儿头尾相对,正在划水游戏。一对鱼儿整齐地面朝一个方向,宛若悄悄对话。


龙泉窑青瓷中的鱼纹在元代是最为突出的,主要为模印与雕塑。虽然装饰技法不多,但鱼儿的特性表现淋漓尽致,鱼纹的器型也占有很大比例。宋代鱼纹多为刻划法,或是用来装饰瓶的双耳。早期刻划风格继承越窑的精细与流畅,晚期以素纹为主,明清两代鱼纹不多见。


龙泉窑青瓷中的鲤鱼纹,是源于中国文化传统中对鲤鱼所赋予的文化内涵所决定的。唐代诗人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今河南嵩山)云秦(长安)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这首诗是李商隐写给长安故友令狐绹,他此时正任右司郎中。“云”和“树”寄寓思念,“双鲤”代表书信,抒发收到信后的喜悦。


鲤鱼在唐朝时更是身价百倍。李姓皇帝与“鲤”字同音,使得鲤鱼顿时也尊贵了许多。史书记载,唐朝时兴以鲤鱼为佩饰,兵符也改用鲤符,而百姓捕到鲤鱼必须放生,民间避讳“鲤”字,鲤鱼在此时被奉为神物。


在现代,龙泉青瓷更是大放异彩,在2018年9月10日,由中国浙江省文化厅、丽水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龙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人类非遗·中华经典”——2018龙泉青瓷巡展·纽约站,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联合国总部大厦四楼举行,此次展览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充分诠释龙泉青瓷文化脉络,重现“青瓷之路、开放之路、辉煌之路”。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化参赞李立言


龙泉市人民政府市长吴松平谈到,龙泉青瓷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使者。


近年来,龙泉青瓷相继在G20杭州峰会等国际大会亮相,得到了广泛关注。漂亮的鱼纹赋予了我们美的享受,寓意吉祥祝福,更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祥瑞之物。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务合作与服务  


手机  13318740373 (微信同号)






各位朋友,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改版
如果不星标「收藏大咖汇」
您将无法接收最新古玩收藏资讯
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星标我们,让我们继续相伴精彩收藏路




你点的每个在看
都成为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收藏大咖汇
网罗收藏界头条资讯,整合收藏大咖优质资源,活跃古玩收藏交易市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