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能源局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政策激励 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文摘   2024-12-30 14:20   山西  


2024年,山西省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各部门聚焦发展所向、企业所需,创新推出了多项企业点赞、群众满意、社会反响强烈的务实举措。为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案例,推动各部门互学互鉴,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现设立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专栏,予以刊发。




政策激励 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山西作为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致力于通过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奋力推动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煤炭产业一体化发展,助力实现我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煤矿智能化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在推进全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同时,省能源局同步推行煤炭项目管理“争资提质行动”,在推动制定煤矿智能化标准规范的同时,主动与相关厅局沟通对接,积极争取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资金与智能化煤矿相匹配,用政策优势、资金优势激发调动煤矿企业智能化建设的积极性,切实提高企业的收获感和满意度。



做法成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印发了《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职责分工、推进举措。二是发布了《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行动计划(2025—2027年)》,超前部署分阶段智能化建设工作任务。三是修订了《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定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智能化评定管理工作。

(二)强化标准引领

一是根据近年来煤矿智能化工作的发展趋势对《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导手册》进行了修订,指导煤矿分类开展智能化建设。二是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发布了《山西省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年版)》,为健全我省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体系奠定基础。三是组织制定发布了《综采工作面数据共享规范》等6项地方标准,进一步丰富了智能化建设标准。

(三)强化政策驱动

一是探索政策优化空间,激发企业建设活力,在全国率先将智能化煤矿纳入先进产能。二是对智能化煤矿优先畅通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差异化支持生产组织,用政策杠杆撬动企业积极性。三是积极争取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资金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政策倾斜,2024年安全改造预算内投资拨付我省煤矿智能化建设2.2亿元,减少了企业的投资压力。

(四)推进典型示范

一是持续推动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截至目前,我省10座示范煤矿已全部建成。全省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200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577处。二是向全省征集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上报国家,我省16项案例入选《全国煤矿智能化典型案例汇编》,同时征集印发了《山西省煤矿智能化典型案例汇编》。



经验启示

人民至上、为民服务是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始终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首先对灾害严重煤矿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减人、提效、增安,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

政府牵头,各方协同是做好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的有力保障。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政府必须承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责任,全面统筹、有序推进,凝聚各级、各部门、各煤炭企业合力,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稳扎稳打,有序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各项工作。

因矿施策,久久为功是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的制胜之策。我省煤矿地质条件多变,开采条件差异大,装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煤矿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智能化建设方案,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逐步升级,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推动智能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创新驱动,试点先行是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法宝。当前煤矿智能化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着技术不成熟、场景不丰富等各方面的问题,必须聚焦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选取试点煤矿积累经验,凝练出可复制的智能化建设模式等,向类似条件煤矿进行推广应用。

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是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煤矿智能化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要对标对表全年既定目标任务,逐一分析研究、逐项抓好落实,同时要按照“力争全省各类煤矿在2027年全部实现智能化”的总目标,超前谋划、提前部署后面几年智能化煤矿建设。(煤炭生产技术处提供)




山西省能源局
宣传山西能源发展,提供政策解读,服务行业群众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