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新春走基层】在监区度过第六个春节

政务   2025-02-10 17:48   黑龙江  

记者采访手记


当我们谈论监狱,常常想到的是铁窗、高墙、铁丝网。但在这里,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整洁的监舍,温暖的灯光,活动室的书法绘画……这些细节告诉我:生命的光芒,能穿透最坚硬的高墙;人性的温暖,能融化最寒冷的坚冰。


清晨八点,站在七台河监狱的大门前。冬日的寒风中,铁门打开的声响格外清脆。一群白鸽在高墙上空盘旋,翅膀划过天际,留下一道优美的弧线。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座特殊的建筑,心中不免忐忑。迎接我的是段子羽温和的笑容。十年的警营生涯,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严峻的印记,反而让他的眼神愈发温暖。


午后的阳光格外明媚。站在监区的高处,我望着段子羽巡查的身影。他走得很慢,时而驻足,时而俯身。那身影与高墙、铁窗、围网交织成一幅特殊的画面:在这座肃穆的建筑里,有人用温暖的心融化坚冰,用真诚的爱点亮希望。这座高墙,既是约束,也是保护;既是惩戒,也是救赎。而像段子羽这样的监狱人民警察,正用他们的坚守,诠释着这份职业的意义。


走出铁门时,我回头望去。暮色中的监狱,不再显得冰冷。那一盏盏亮起的灯光,像是黑夜中的星辰,照亮着每一个迷途者的归途。

  点击观看  ▾


2025年1月24日,腊月二十六。早上8点,一夜未眠的他走出监区,朝着家的方向走去。要过年了,他要利用节前最后这个休息日,置办年货,看望老人,陪陪老婆孩子。


他叫段子羽,一个八零后监狱人民警察。曾荣获省直监狱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被记“三等功”。


从2020年至今,他已连续5年在监区与服刑人员一起度过除夕。今年春节假期,他又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在监区连续值班三天。


教育改造不断创新



十年前,他以管教员的身份走进七台河监狱,入警时间不算长,但他在多个岗位历练过——狱政干事、狱侦干事、教改干事、刑罚干事、指导员、分监区长,他成了七台河监狱最年轻的“多面手”。2023年,组织将七监区改造副监区长的岗位交给了他。


从分监区长到改造副监区长,管理的服刑人员骤然增加,工作压力陡然上升,但这位35岁的年轻警官眼神依然坚定。


“每个服刑人员都是一个个案,背后都有一个需要救助的家庭。”这是段子羽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他的工作日志中,详细记录着每一位服刑人员的改造过程,其中黄某和冯某的改造经历让他记忆深刻。


黄某,一名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的服刑人员。不幸的是,他腰部以下截瘫,生活难以自理。初到监区时,他自暴自弃,拒绝一切帮助。通过细心观察,段子羽发现黄某的床单上有异常污渍,经了解才知道他身患严重褥疮,臀部溃烂,且因腰部截瘫导致大小便失禁。


“生命面前,没有旁观者。”段子羽立即联系狱内医院会诊,并协调转诊社会医院。经过十多天的精心治疗,黄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此期间,段子羽发现黄某与家人,特别是与儿子的关系紧张。他多次与黄某谈心,又主动联系其家人,终于架起了父子沟通的桥梁。


在段子羽的帮助下,黄某重拾生活信心,主动要求参与力所能及的习艺劳动。如今的黄某,已经成为监区里积极改造的典型。


另一个案例是多次服刑人员冯某。初到监区时,冯某经常与他人发生争吵,且有明显的伪装行为。面对这个“难啃的骨头”,段子羽颇费心思。转机出现在冯某突发右臂疾病时。当得知冯某手臂肿大、疼痛难忍,段子羽第一时间联系狱外医院,亲自与外科专家沟通病情,及时为冯某安排了前臂引流手术。术后,他抽空就去看望冯某,询问病情,嘱咐注意事项,逐渐让冯某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


“教育改造工作,关键是要解决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段子羽说,“只有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关爱,才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在他的工作理念中,每一个服刑人员都值得被关注,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正是这样的理念,让段子羽在教育改造工作中不断创新方法。他建立服刑人员个性化档案,实行分类管理;开展心理疏导,化解思想顽疾;组织文体活动,营造改造氛围。这些务实的举措,为服刑人员的顺利改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用心用情教育转化罪犯



“要用心用情教育转化罪犯。”这是段子羽的工作信条。


段子羽深知,要做好改造工作,必须多管齐下。狱政管理方面,他严格落实各项监规制度,带领民警规范执法;狱内侦查上,他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刑罚执行中,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原则;教育改造上,他注重因人施教,实行分类管理;生活卫生方面,他推动监区环境改善,让改造氛围更加温馨。


在段子羽的推动下,监区文化建设呈现新气象。“一楼、一品、一区、一主题”的理念在这里得到生动实践:各楼层设置不同的文化主题,打造特色文化长廊;开展技能培训,让服刑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建设特色文化园区,用文化的力量感染人心;设立主题教育专区,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作为党支部纪检委员,他带头改善民警办公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只有让民警工作顺心,才能让改造工作顺利。”在他的努力下,监区面貌焕然一新,民警队伍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3月,段子羽被省局再次荣记“三等功”。“


要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希望。”段子羽常说。在他的带领下,监区实现了分监区监管改造“四无”目标,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不断提高,真正形成了“人人都有改造机会,个个都能重获新生”的良好氛围。


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2020年4月,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七台河监狱实行封闭管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段子羽主动请缨,带头坚守岗位。然而,就在他连续值守第56天时,一个噩耗传来:母亲被确诊为非小细胞腺性肺癌。


“你安心工作,妈有我呢!”关键时刻,妻子扛起了家庭重任,给了他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在母亲手术后的第三天,段子羽就回到了备勤区。“监区管理不能松懈,我必须回去。”这样的选择,让他获得了省直监狱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爸爸,今年能陪我过年吗?”女儿稚嫩的问话,总让段子羽心头一紧。从2020年到2024年,他已经连续5年在监区与服刑人员一起度过除夕之夜。


每当看到同事们轮流回家过年,他总是主动要求值班。“让他们回去陪陪家人吧,我已经习惯了。”在同事眼中,段子羽是一位特别能吃苦的年轻警官。每逢重要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重大节假日,他主动承担值班任务;服刑人员生病,他随叫随到。这些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选择了这身警服,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段子羽说,“我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意义重大。每当看到一个服刑人员真心悔改,一个家庭重获团圆,我就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来源|黑龙江监狱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琦

校对|金琳琳

审核|王乐移 米娜

黑龙江省司法厅
弘扬宪法精神 共建法治社会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