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中国首批开展TIR业务的海关,满洲里海关积极发挥共建“一带一路”节点海关作用,助力企业抢抓TIR运输“蓝海”机遇,积极打造“第四物流通道”,促进国际物流运输方式多样化发展。2024年,满洲里海关共办理TIR运输业务831票,搭载进出口货物1.14万吨,贸易值5.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倍、4.2倍、6.23倍,实现货运量、贸易值双提升,“中俄快线”运行规模居全国前列。满洲里十八里海关关员对TIR车辆进行监管。曹中印/摄
TIR即《国际公路运输公约》,是建立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公路运输,获得TIR运输资质企业的车辆可在各缔约国之间便捷通关,全程“一次申报、一车直达”,有效减少货物在口岸换装及理货时间,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目前,《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在全球已有78个缔约国,基本覆盖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有国家。TIR运输不仅节省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而且提高了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海关的监管互认水平,方便企业将业务拓展到欧洲国家。为进一步推动TIR国际公路运输高质量发展,满洲里海关积极支持TIR运输扩线提质,立足满洲里口岸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主动与内地海关对接,通过智慧赋能、内外联动、优化服务,实现TIR运输业务大幅提升,2024年TIR线路增至12条,“第四物流通道”成效进一步显现。同时,强化先发意识,主动走访企业,宣传TIR“一箱到底、运得高效、走得安全”运输特点及优势,为国内各运输企业解答TIR运输业务咨询30余次,在提升企业选择TIR运输意愿的同时助力中国TIR持证人规模不断扩大。“TIR运输实行一车直抵、一证直达,中间不换车、不开箱检查,节省企业成本,海关保驾护航,越来越多的企业想通过TIR国际道路运输模式将产品销往海外。”郑州弘依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军乐说。下一步,满洲里海关将深入推动TIR国际物流运输新通道发展,为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物流运输方式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释放TIR国际道路运输潜力,谱写跨境公路运输新的篇章。供稿:满洲里海关
作者:徐欣欣
编辑:孙伟如
校对:刘云松
审核:孙伟如 侯帅
投稿采编平台:http://tg.hgc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