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车这一年

时事   2024-12-29 10:54   安徽  

12月29日

安徽日报“元汽车”专

推出特别报道

焦安徽汽车这一年

↓↓↓
2024年,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也预示着整个产业链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起步阶段到如今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这背后是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安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今年前11个月,全国汽车出口534.5万辆,同比增长21.2%,其中,近四分之一为安徽造,安徽正在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版图上的造车新力量。
全省上下在汽车产业中积极作为,从产业链的完善、众多整车企业汇聚、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逐步落户,到人才的集聚、科技创新的推进,再到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不断壮大,如今的安徽省正大步迈向汽车强省。

“链主”闪耀

汽车是典型的龙头带动型产业,链条长,拉动能力强。整车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居于“链主”位置。锁定整车企业招大引强,进而带动产业链企业集聚,是安徽近年来发展汽车产业的成功经验。
目前,安徽已集聚奇瑞集团、江汽集团、蔚来、合肥长安、比亚迪合肥、大众安徽、汉马科技等7家整车企业,拥有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全系列产品。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汽车产量245.5万辆,与去年全年相当,其中新能源汽车110.8万辆、较去年全年增加24万辆、在全国占比超过1/8。在各市中,合肥表现尤为亮眼。截至10月21日,合肥市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万辆,同比增长74%。
从产值来看,前三季度,安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1%,比上半年快3.3个百分点,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21.9%。
2024年,安徽本土整车制造企业持续发力、向上成长。
今年前三个季度,蔚来品牌在中国30万元以上的纯电汽车市场稳居第一,占据超40%的市场份额。12月1日蔚来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蔚来公司累计交付新车190832台,同比增长34.36%。截至目前,蔚来已累计交付新车640426台。
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蔚来销量的增长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
资料图:蔚来新能源汽车合肥生产基地。王世保 摄
出海业务是奇瑞的长板,也是中国汽车品牌新的增长点。今年11月,奇瑞刷新了中国车企最快达成年内百万辆出口的新纪录。
在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3000多名外宾在现场围观奇瑞展台。此外,作为“出海一哥”的奇瑞,邀请海外嘉宾分批乘坐高铁赴奇瑞参观。
“在汽车出口方面,上汽和奇瑞就做得很不错,在中国车企出海属于第一梯队。”在今年举行的“领航者征途”2024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论坛上,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比亚迪目前应该是第二梯队里做得算是最好的,要向上汽和奇瑞学习。
在李云飞看来,虽然比亚迪在出海方面遇到不少挑战,但最终逐一攻克,一方面是用好技术、好产品赢得市场,就像很多中国消费者开了新能源汽车之后,就不会再开燃油车;另一方面,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越来越认可,202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这无疑是最佳佐证。
据奇瑞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集团累计出口汽车约104.6万辆,同比增长22.4%。截至目前,奇瑞的业务已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汽车用户超过1540万,其中海外用户达到440万。奇瑞在海外建立了本地化组织和人才体系,开展本地化制造、本地化研发、本地化销售等。在跨国合作层面,奇瑞与西班牙EV MOTORS合资工厂的首款产品EBRO品牌S700也已经下线。
另一家安徽本土车企江淮汽车2024年的表现同样不俗。
11月26日,华为和江淮汽车深度合作的超豪华尊界品牌正式亮相,首款车型是大型轿车尊界S800,预售价100万至150万元。12月16日,江汽集团与华为合作建设的尊界超级工厂在合肥正式落成,预计尊界超级工厂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超豪华行政轿车向来是属于迈巴赫、劳斯莱斯、宾利等国外豪车品牌的领地。随着尊界S800的亮相,经过几十年拼搏奋斗的中国汽车工业,终于向产业链价值链最高端地带发起了冲锋。

县在“上车”

规模大、链条长、带动性强……这是汽车产业的显著特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创造出大量新需求,带动相关企业、产业实现新发展。
在保隆科技宁国园区安徽拓扑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新建3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内,该公司新购买的加工专机正在高速运转。设定好程序,原材料毛坯进入机器,成品出线,一组机器在短短的一天之内,能够产出3.5万个成品。而在过去,一天的产量只是这个数字的几十分之一。
拓扑思是保隆到宁国市(县级市)的第二家公司,主要的产品是气门嘴、平衡块。作为产业链的重要龙头,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现有保隆安徽、拓扑思、隆威3个厂区,主要生产汽车排气系统管件、汽车结构件、气门嘴、平衡块等系列产品,目前该公司气门嘴、尾饰管全球销量第一、胎压监测系统全球销量第三,2023年实现产值近18亿元。
对于汽车供应链而言,如今集群化特征更为明显。
出于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供货周期、提高协同能力的目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般选择在整车厂附近区域设立生产基地,因而产业布局集群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形成了以整车厂为核心,并在一定区域内搭建配套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在宁国,这种带动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从用于新能源汽车空调的电加热产品到电池隔膜,从电池及电机密封件和电池温控系统到制动皮碗、制动卡钳和转向金属件,都有“宁国造”的身影。
在德特威勒密封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车间,数台该公司新购买的自动化注射机正在运作。这也是一家位于宁国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的制动系统橡胶密封件占据着全国40%的市场份额,主要为汽车主机厂配套生产,客户有采埃孚、博世、大陆、比亚迪等全球知名企业。
如今,这里经常会上演这样一幕:由上海洋山港进口的原材料,经长江水运至芜湖,再经数小时陆路运输后到达宁国。随着产线的轰鸣,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制成的汽车零件或在本地进一步加工成为附加值更高的汽车部件,或直接送往位于长三角及周边区域的整车厂。
“当前整车企业布局基本形成,而整车企业的壮大发展,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重大机遇。”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主任、安徽省智能汽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炳力告诉记者,近年来,安徽坚持差异化发展路径,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形成了横向各市错位发展、纵向汽车全产业链同时发展的格局,而汽车零部件产业是连接整车和后市场的重要环节,不仅是整车制造的上游,也为汽车维修、改装等领域提供支撑。
“在整车产量飙升的同时,安徽正着眼于‘整零结合’,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升级打造,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逐步提升。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要超过70%的目标,更是给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资料图: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经济开发区内一家汽车生产企业总装车间,工人正在流水线上装配汽车。胡卫国 摄
今年8月,安徽省汽车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联合印发《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通过建设整车带动型、群主引领型、培育发展型“三型”产业集群,实施“七大工程”,加快促进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新能源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力争县域成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生力军,全力服务和支撑制造强省建设。
这一行动方案提出“两步走”的路径和目标,力争到2027年,安徽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5000亿元左右。
宁国市正是《行动方案》中提到的“群主引领型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行动方案》指出,“群主”“链主”企业是支撑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重要力量。“群主引领型”县域,要依托“群主”“链主”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加快形成具有特色的群主引领型零部件产业集群。同时,以县域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为载体,聚焦“三电”系统、轻量化材料、检验检测等领域,靶向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零部件产业集群能级整体提升。
如今,安徽广阔的县域正依托整车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不断发展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

“四化”攻坚

科技创新一直都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燃油时代如此,新能源时代亦如此。2024年,依托科技创新,我国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汽车科技创新也逐步进入“深水区”。
今年,全球掀起了一场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的技术争夺战,固态电池行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消费者的期待以及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关注,各家企业争先发布固态电池落地时间表。
5月17日,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在第13届科技大会上对外发布三款最新电池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国轩发布了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打造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比传统的液态三元锂电池提升40%以上。
这也意味着,国轩高科正式进军全固态电池领域。
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达到500Wh/kg。与传统的液态锂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放弃了液态电解质,转而采用固态电解质材料。这一差别使得其拥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和温度适应性等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首选方案之一。
但是,一直以来,固态电池制造工艺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点。
在当天的科技大会上,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项目总工程师潘瑞军分享了团队在微纳化电解质分散技术、电解质膜转印技术、创新层叠技术和电芯致密化技术等制造工艺方面的突破进展。
此外,在2024奇瑞全新创新大会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高新华也透露,奇瑞正在研发固态电池,2026年将投入定向运营,2027年将批量上市,届时纯电动汽车续航将突破1500公里。
资料图:在芜湖奇瑞新能源爱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进行组装作业。肖本祥 摄
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新赛道上,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加速重构,智能网联汽车对芯片的技术和计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7月27日,蔚来宣布全球首颗5nm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流片成功,中国车企首次掌握的全球领先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正式全量发布。
据介绍,“神玑NX9031”采用5nm车规工艺制造的高阶智能驾驶芯片,其芯片和底层软件均已实现自主设计,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该芯片采用32核超强CPU架构,并集成了高性能图像信号处理器ISP和各类推理加速单元NPU,能够灵活高效地运行各类AI算法。此外,它还支持LPDDR5X内存,速率可达8533Mbps,具有毫瓦级功耗控制、超低功耗特性。
“谁说奇瑞没有灵魂,奇瑞的灵魂是智能化。”今年上半年,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未来5年,奇瑞将投入200亿元用于智能化转型,全力提速智能化战略。
若从2010年奇瑞开始搭建智驾平台,设立芜湖市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算起,奇瑞已在智驾领域走了14年。
“大卓将围绕全球1300万奇瑞用户,打造市场、用户、产品、运营的商业闭环,全速推进未来三年奇瑞的智能化转型,用五年时间走完十年智驾路。”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大卓智能CEO谷俊丽博士表示,大卓将迅速建立起全球领先的“三个一”技术优势——一个端到端大模型,实现“感知+认知”智能的融合协同;一个极致智价比的全球化平台,支持多功能、多场景、多产品、多车型的开发适配;一个全球通用的大数据闭环体系,支持全球百万量级的智驾量产和产品迭代。
资料图:在芜湖港码头泊位上,一艘滚装货轮在装载出口海外的奇瑞汽车。肖本祥 摄
场景多维布局、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近年来安徽省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出台一系列政策方案,竞逐新能源汽车下半场,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今年7月,工信部等部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合肥市入选。
截至今年10月,合肥市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4批、单向总里程1096公里。依托高铁南站、骆岗中央公园等应用场景,发布场景机会清单、能力清单。向28家测试主体发放测试牌照275张,涵盖公交接驳、无人物流等场景。今年新增主体测试车辆21台、累计285台,覆盖清洁、巡检、配送等多领域。支持整车企业参与,建成大众国内首个智慧物流园、全省首条5G+智能网联公交示范线。
资料图: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在合肥启用城市测试跑道。王世保 摄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今年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宣布成立安徽省未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
此次成立的安徽省未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是战略咨询委员会开展工作的实体化运作机构,由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四方组建。
创新中心的成立有个很明确的目标——充分依托战略咨询委员会的智力资源,广泛链接科技成果“供给侧”与市场应用“需求侧”,旨在建设面向未来、立足安徽、辐射全国的汽车领域科创中心。
围绕此目标,创新中心将集聚高端智力资源,围绕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经济生态建设,对相关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是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方向,智能网联化是汽车产业变革的‘下半场’。”张炳力说,电池由液态到半液态半固态再到固态,必定是发展的方向,而AI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运用,包括智驾以及车内座舱场景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张炳力认为,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智驾的分级中,处于L4级别,而现在大家所驾驶的具有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能源车,智驾的级别多在L2或L2+,尽管市面上大多主流车企都能够实现L2级别及以上的智驾技术,但由于责任主体的划分和界定尚存在不明确性,市场面临一定困境。随着政策和技术方面的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开展,下阶段重点在于更高级别的智驾落地应用,L3的装车率或将形成一定规模。因此,智能网联化必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来源:安徽日报
文字: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常诚
编辑:琚常佳

推荐阅读


安徽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安徽明确:纳入医保支付,元旦起执行!

明年1月1日起,调整!

交工验收!合肥“大外环”北环线离通车更近一步

安徽日报
主流权威,引领舆论,把握全局,及时发布,关注大事,关切民生, 展示安徽形象,凝聚发展力量。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80001
 最新文章